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回顾拓展七》ppt课件(第十册)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
文质彬彬:【解释】: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仪表堂堂:【解释】:仪表:人的外表,风度;堂堂:仪容庄严大方的样子。形容人的容貌端正。
虎背熊腰:【解释】:背宽厚如虎,腰粗壮如熊。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身强力壮:【解释】:形容身体强壮有力。
黑旋风李逵  文质彬彬拳王泰森   仪表堂堂班级自选人名 虎背熊腰班级自选人名  身强力壮
连线
由这四个成语,你还想到了哪些人?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
眉清目秀   明眸皓齿  闭月羞花   沉鱼落雁 
道貌岸然   国色天香  婀娜多姿  衣冠楚楚 
亭亭玉立   鹤发童颜  面黄肌瘦  面如土色 
面红耳赤   蓬头垢面  瘦骨如柴  大腹便便 
尖嘴猴腮
拓展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神采奕奕:【解释】: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满面春风:【解释】:春风:指笑容。比喻人喜悦舒畅的表情。形容和蔼愉快的面容。
垂头丧气:【解释】:垂头:耷拉着脑袋;丧气:神情沮丧。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目瞪口呆:【解释】: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上台表演,根据表现说成语。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目不转睛    呆若木鸡  眉开眼笑  愁眉苦脸 愁眉紧锁    嬉皮笑脸  精神抖擞  炯炯有神 
笑逐颜开    嫣然一笑  声泪俱下  满面春风 
忍俊不禁    目不转睛   聚精会神
拓展
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
健步如飞:【解释】:健步:脚步快而有力。步伐矫健,跑得飞快。
活蹦乱跳:【解释】:欢蹦乱跳,活泼、欢乐,生气勃勃的样子。
大摇大摆:【解释】: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形容自以为了不起的傲慢神态。
点头哈腰:【解释】:比喻虚假的恭敬或过分的客气。
请学生上台表演这些成语。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
抓耳挠腮   拳打脚踢    辗转反侧  东倒西歪
一瘸一拐   手舞足蹈    上窜下跳   踉踉跄跄身手敏捷    风驰电掣     动如脱兔 举目眺望 大步流星    张牙舞爪
拓展
描写人物语言的成语
低声细语:【解释】:形容小声说话。
巧舌如簧:【解释】: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娓娓动听:【解释】: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语重心长:【解释】: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
选择上面的成语填空:
A.王明很害羞,在学校说话总是                       的。
B.王老师对我们真是和蔼可亲,当我们犯了错误时,她总是                 地给我们讲道理,他讲得                   ,大家都听得心悦诚服。  
C.这个罪犯真狡猾,面对警察的提问,他                     ,总是东拉西扯,将一些题外话说得滔滔不绝,当警察将一些证据放在他的面前时,他开始变得支支吾吾,在警察的一再追问下,罪犯张口结舌,只得交待了作案的全过程。
低声细语
语重心长
娓娓动听
巧舌如簧
喋喋不休  天花乱坠   海阔天空      高谈阔论 
甜言蜜语  花言巧语   夸夸其谈      侃侃而谈 
伶牙俐齿  有声有色   绘声绘色     口若悬河 
滔滔不绝
你知道描写人物语言的其他成语吗?
描写人物心情的成语:
喜出望外 心旷神怡 心花怒放 忐忑不安
 心急如焚 望穿秋水 火冒三丈 怒发冲冠 
心惊肉跳 心惊胆寒 心事重重 喜上眉梢 
悲喜交加 忧心忡忡 心烦意乱 心乱如麻 
伤心欲绝 痛心疾首
拓展
了解王羲之
东晋书法家,写下《兰亭集序》,有书圣之称。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
东床快婿 :二十岁时,有个太尉郗鉴派人到王导家去选女婿。当时,人们讲究门第等级,门当户对。王导的儿子和侄儿听说太尉家将要来提亲,纷纷乔装打扮,希望被选中。只有王羲之,好像什么也没听到似的,躺在东边的竹榻上一手吃烧饼,一手笔划着衣服。来人回去后,把看到的情况禀报给郗太尉。当他知道东榻上还靠着一个不动声色的王羲之时,不禁拍手赞叹道: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于是郗鉴便把女儿郗浚嫁给了王羲之。这故事便成了「东床」和「令坦」两个典故。
有关王羲之的其他故事
东床快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