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9.阿长与《山海经》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 9.阿长与《山海经》

  • 格式: 
  • 大小:     
  • 时间:  2017-03

阿长与《山海经》《我的信念》教案及练习

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该文件


《阿长与<山海经>》 

《我的信念》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一. 学习重点: 

通过典型事例塑造典型人物。 

  

二. 学习难点: 

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三. 学习过程: 

(一)相关文学常识: 

1. 关于鲁迅(1881-1936) 

(1)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他生于浙江绍兴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却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个党外布尔什维克。参加发起并领导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2)评价: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3)代表作品: 散文集《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小说集《呐喊》(《狂人日记》是“五四”时期发表的第一篇白话 

小说。《故乡》《社戏》)  

      《鲁迅全集》        《彷徨》(《祝福》) 

                          《故事新编》 

                     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 

诗文集《野草》 

2.《山海经》简介 

汉书艺文志,列入数术略(古代关于天文历法、占卜的学问。)形法类十三篇。最初见于《史记》大宛传论,但未言谁人所做。今本十八篇,卷首有汉刘秀校上奉,称为夏禹、伯益所作,不可信。大约成书于战国,又经秦汉,有所增删。书中记叙各地山川、道里、部簇、物产、祭祀、医巫、原始风俗,往往参杂怪异,保存远古的神话传说和史地文化材料甚多。近有郭璞注和圆赞;明有杨慎补注;清有郝懿行笺疏。毕沅有新校正本,依郭注而博采书传,多有考订,称为善本。——《词源》 

分《山经》《海经》有巫医、异人、山川、物产、药理、祭祀的记载,是古代神话保存最多的著作,有一百个神话故事。金庸、琼瑶的小说中也有引用。 

3. 选自《朝花夕拾》——早晨的花晚上才去拾——旧事重提——回忆性的 

  

(二)文章体裁: 

回忆性的散文、写人的记叙文。 

  

(三)生字: 

骇hài      惶急huáng      疮疤chuān g    诘问 jié 

掳lǔ      霹雳pīlì         倘使tǎn g      鼹鼠yàn 

惮 dàn     规矩ju         书斋 zhāi         福橘jú  

搁 gē      笨拙zhuō      孤孀 shuān g      陆玑jī     

守寡guǎ     诗画舫 fǎn g      郝懿行 yí                    

毛骨悚然sǒn g 

  

(四)形近字: 

元宵 xiāo         云霄xiāo             和蔼ǎi          暮霭ǎi 

针灸 jiū        炙热 zhì          书籍jí         慰藉jiè            

辫子biàn            辩论biàn            辨别biàn    

渴慕mù                屏幕 mù               暮色mù  

胸脯pú                果脯fǔ           杜甫fǔ                   

黄浦pǔ           花圃pǔ              辅导 fǔ    

樱花 yīn g         马缨花yīn g 

  

(五)多音字: 

长辈zhǎn g        长毛cháng   

折了shé           折腾zhē          折断 zhé        

  

(六)解词: 

1. 掳:枪取。 

2. 悚:害怕。 

3. 惶急:恐惧,着急。 

4. 疮疤: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疤。 

5. 诘问:追问、盘问、责问。 

6. 渴慕:渴望、羡慕。 

7. 霹雳:响声巨大的急雷。常用来比喻突然发生的事件。 

8. 谋死:谋杀。 

9. 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10. 郑重:严肃认真。 

11. 元旦:这里指农历正月初一。 

12. 辟头:开头。 

13. 莫名其妙:也作莫明其妙。没有人说得出其中的奥妙。表示事情很奇怪或说话表达不清,使人不明白。 

14. 全体:全身。 

15. 执干戚:拿着盾斧。干,盾牌。戚,像斧一样的兵器。 

16. 郝懿行(1757-1825):字兰皋,山东栖霞人,清代经学家。 

  

(七)分析课文: 

1. 文章主要讲的是什么事? 

明确:长妈妈给“我”买《山海经》的事。 

2.《山海经》的故事之前作者还讲了哪几件事? 

明确: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所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 

3. 你是如何判断主次的? 

明确:题目本身;详略。 

4. 通过这几件事分析长妈妈的性格特征: 

明确:从1—5自然段的描写中,可以了解到长妈妈“生得黄胖而矮”;喜欢“切切察察”;对“我”管得很严,喜欢到母亲那儿告“我”的状;夏天睡觉喜欢在床中间摆“大”字,挤得“我”无法翻身。这些描写真切生动,作者采用戏谑的口吻来描写,又显得很风趣,刻画出长妈妈饶舌多事而又不拘小节的性格特征。 

6—17自然段,通过长妈妈塞给“我”福橘的往事,可以看出她的善良真诚。说人死了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这些规矩虽然令人厌烦,但毕竟反映了她是关心爱护“我”的。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又使人看到了长妈妈的无知、淳朴。 

5. 作者主要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通过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的怀念之情。 

6. 由此看到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欲扬先抑。 

——所以,文章内容详略的安排决定于它所要表达的思想。 

  

(八)阿长的性格特征: 

明确:迷信、切切察察(饶舌)、繁文缛节,但又有着憨厚、善良、淳朴无知的心灵,不拘小节,澄澈的美的心灵和助人为乐的品质。 

  

(九)写作特征: 

1. 欲扬先抑   

2. 典型事例表现人物 

3. 生动真实的写人 

  

《我的信念》 

玛丽·居里 

一. 学习目标: 

1. 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的联系。 

2. 学习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 

  

二. 学习过程: 

(一)生字: 

固执        渲染        闲暇    奢望    呵责    蹂躏 

眺望        问心无愧        猝然长逝     

  

(二)解释下列词语: 

致力    渲染    盛名    报酬    蹂躏    呵责    懊恼 

迷醉    沉醉    逆来顺受        问心无愧        专心致志     

  

(三)分析课文: 

1. 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怎样的精神? 

明确:坚忍不拔,有信心。 

2. 本来是“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因为求学时虽然很孤独,她和她的丈夫却能有时间、有精力在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镭。这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3. 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明确:宁静的工作环境,简单的家庭生活。 

4. 怎样理解:我们唯—的希望,是在一个自由的国家中,以—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明确: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平的巧境。自由的精神。 

5. “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就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深的、枯燥的,作者却不这样看。想想这是为什么。 

明确:因为只有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对科学产生兴趣,习能沉醉于当中,有探求的欲望,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科研成果: 

6. 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联系? 

明确:她那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卫队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构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 

  

【典型例题】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 写叔祖的“疏懒”,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这同表现阿长有什么关系?请联系后文简要加以说明。 

答:                                                  

2. 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 

答:                                                  

3. 阿长买到《山海经》后表现得怎么样?把原句摘录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 

答:                                                  

4. “我”听说阿长买到《山海经》后表现得怎么样?(把原句摘录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为什么会这样?(联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 

答:                                                  

答案: 

1. 从侧面衬托阿长。因为后文写道“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后来竟然买到作者渴望已久的这套书。这同叔祖和其他人的漠不关心形成鲜明对比。 

2. 因为她发现作者非常喜爱这套书,而作者又是她最疼爱、最关心的孩子。反映了她的善良。  

3. 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4.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惊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因为他对《山海经》盼望已久,阿长能买来,是万万没有想到的,他原以为阿长没有学问,问也无济于事;对眼前发生的事情感到意外,但又是出乎意料的惊喜所以会有这样的表现。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0分钟) 

父亲的信 

① 父亲来信了,内容非常简单:“慧:你已经离家归队多日,也没有写信说你平安到达,你妈非常担心。每次归队后都应先写信。父。” 

  ② 于是,一种深深的愧疚慢慢弥散在心头。 

  ③ 到远离家乡的辽北当兵,有了写家书的必要。但现在老了点,当军官了,潜意识中总认为与做农民的父亲无话可说,而所谓家书其实只是例行公事地报报平安而已。父亲却认真得很,不但对我每次报平安的信仔细答复,隔一段时间,还会主动给我写信。父亲的信很短,从没有超过一页纸,有时常常是三五句话,无非是告诉我家中一切都好,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等等。 

  ④ 父亲的信又是随意和马虎的,有时写信的纸好像是随手捡来的,正面还有无关的字迹,后面才载有殷殷的嘱托。而且家里好像也没有一支真正能用的笔了,父亲能找到什么样的就用什么样的,所以给我的信中常常有各色笔迹。我曾提醒父亲不要用红笔写信,但父亲“顽固”依旧。战友读到家书的时候,往往都是激动异常,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而我读父亲的信却没有这种感觉。父亲像在无意中写了这些信,从信中我读不到家的温馨,也读不出家里人是否对我有想念之意。我总能平静地读父亲的来信,像读一些与我无关的语句,然后收起来,留意一下这是父亲的第几封信。 

  ⑤ 探家的时候,我开玩笑般对母亲提起父亲的信,想让母亲告诉父亲,如果没事就不必经常写信了。在我看来,父亲那些没有多少意义的信是不值那几角邮资的。而母亲的回答却出乎我的预料:“你爸写这些都成习惯了,到时候如果不给你写信,他就觉得像把你丢了一样。”像把我丢了一样?我一时怔在那里,一种不可名状的东西在心中升起。 

  ⑥ 偶然翻着父亲专用的那个抽屉,意外地发现一沓信封,每个信封都贴好了邮票,而且都写上了我的名字。我随手把信封一字排开,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线。此时此刻,我不由泪流满面:我已是高空中的风筝,或许永远没有回归的那一天;而父亲却在用信拉起一根长长的线,以便知道他的孩子在何处飞翔啊! 

  ⑦ 到部队后,我也买了许多信封,写上了父亲的名字。我知道我也会经常给父亲写信的,告诉他我在部队一切都好。 

(作者:胡智慧    选自《羊城晚报》) 

  阅读后解答下列问题。 

1. 作者在第二自然段里说“于是,一种深深的愧疚慢慢弥散在心头”,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读第三、四段,请你从原文中找出最典型的四个词,概括作者笔下父亲写信的特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 ④_____    __ 

3. 第四段中作者说读父亲信的感觉是____________________(引用原文)。第四段作者认为父亲的信是________________。 

4. 第六段中“我随手把信封一字排开,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线”,这个句子用什么比喻什么?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谈谈对第六段中画线句子含义的理解。  

6. 作品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组织材料,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结合着进行记叙,写由对父亲写信的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1. 因为读了父亲的信,知道老人在为自己担心,认识到自己对老人缺乏理解和关心,深深感到对不起老人。 

2. 认真   主动   随意   马虎 

3.  “父亲像在无意中写了这些信,从信中我读不到家的温馨,也读不出家里人是否对我有想念之意。我总能平静第读父亲的来信,像读一些与我无关的语句”是没有意义的,是不值那几角钱的邮资的。 

4. 用“一条长长的线”比喻“一字排开”的信封。生动形象地写出信封数量很多,对后文的抒情起到垫衬作用。 

5. 要点:① 采用了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满含深情地描写了自己看了信封后,对朴实而真挚的父爱彻悟了。② 抒发了对老人的感念之情。 

6. 父亲的信    不理解   理解   自己决不辜负老人的亲情,也要多写平安家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