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 格式:  DOC
  • 大小:  118K    26页
  • 时间:  2017-03

免费下载原创《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教案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修身正己”,这个单元,这些课文,都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其中编排了三篇教读课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驿路梨花》《短文两篇》,一篇略读课文《最苦与最乐》和一个习作及一个综合性学习。
【教学目标】
1、本单元主要学习略读的方法。
2、通过精读了解某一类文章的特点后,就可以推而广之,去略读许多同类的文章。
3、略读侧重观其大略,粗知文章的大意。略读时可以根据一定的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其他部分的文字则可以快速阅读。
4、注意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主要学习略读的方法。
难点:注意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学法指导】
1、略读法。略读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这一部分内容常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所以重点看标题、导语或结尾,就可大致了解,达到阅读目的。
2、感悟法。理解课文内容时,可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深入思考,反复咀嚼,领悟文中哲理,同时注意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3、探究法。充分发挥主体意识,运用小组交流检测等方法,鼓励学生讨论、探讨。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老师做适时点拨。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含第四单元其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
2.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
3.反复诵读本文,领会文意。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文章,掌握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
2.掌握本文对人物因小见大的刻画方法;
3.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教学重点:学习略读,快速捕捉阅读重点 。
教学难点:理清全文思路,赏析精彩语段。
教学方法设计:注重学法指导,朗读品析,丰富积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也是他教学生涯的最好写照。 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教育家,却时时在反省自己。我们呢?我们是否能深刻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我们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当你离别之时,你希望别人是怎样评价你呢?今天我们一起跟随张中行的目光,看看他眼中的叶圣陶。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检测本课生字词。
(1)读准字音:
丁卯 繁碎 拖延 搀合 沾溉 草率 了事 商酌 冗长 晦涩 譬如 牵涉 遵嘱 锋芒 修润 精炼
(2)理解词语:
简明扼要、草率了事、南腔北调、不耻下问、一以贯之、自顾不暇、街谈巷议、付之一笑、下里巴人、一念之差
2. 简介叶圣陶先生。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汉族人,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3.介绍作者张中行。
张中行,原名张璇,河北省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4、整体感知,自主学习:
(2)速读课文,梳理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谈写作本文的缘由。
第二部分(第2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第3—5段):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
第四部分(第6—8段):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律己严。
第五部分(第9段):谈学习和效仿叶先生品德的思考。

(2)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
叶圣陶先生逝世,作者给他写纪念文。
(3) 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
修改文章
待人厚 送客
复信
律己严 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4)作者用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课文中的原话回答)
“写话”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找出文中的过渡句,并说明其作用。
①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②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
③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简洁有力,深显功力。
2.找出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语句,与同学交流,指出其表达效果。
(1)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万家团圆的除夕夜,叶老走了,鞭炮声所代表的乐景反衬出“我”的悲哀之情,这就是“双层的悲哀”。
(2)晚年,记得有两次是已经不能起床,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总是举手打拱,还是不断地说谢谢。
这里是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叶老尽管患病在床,他仍依旧“举手打拱”,说着“谢谢”,细腻而生动地表现出宽厚待人,虚怀若谷。
3.本文语言呈现出两种不同风格,你能举例加以说明吗?
一方面,行文平易,如用了一些明白如话的句子,如平常的口语,通俗易懂;另一方面,内涵深厚,如引用了一些名句,增强了文章的厚度。
二、理解写法,把握形象。
文章所写的都是关于叶圣陶先生的一些琐事,请举例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他鞠躬,口说谢谢”,这样一些琐碎之事,可见其待人之宽厚。
又如:对于“做”和“作”分工不明的情况,叶老引导明确其区别,并监督执行。由此可见叶老对待学问严谨的程度。
这是因小见大的写法,这些具体而细微的小事,表现了人物的高尚的品德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总结拓展:
1. 总结: 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 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叶圣陶先生做到了,我们能做到吗?通过本文的学习,希望同学们 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习叶先生的品格,宽厚做人,严格要求自己。
2.文中,为了表明叶老在文风上追求“简洁”,作者举了“了”和“太”两个例子。读后,相信你也颇受启发,那么,请打开你的作文簿,看看文字中有无“累赘”之语,并进行修改。
四:板书设计:




驿路梨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
2. 学习本篇顺叙故事波澜起伏、运用插叙表明原委和间接描写物的写作方法;
3.体会本篇巧妙标题的深刻含意。
【过程与方法】
1. 学习课文中记叙的顺序;认真体会并掌握直接写人和间接写人的技法。
2.学习以花喻人,寓人于花的象征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弘扬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教学重点:文章的记叙顺序和写人技法。 
教学难点:对小屋主人和文章中心的理解。    
教学方法:朗读法、品析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春天一到,万物复苏,百花竞放。不必说鲜艳如火的桃花,也不必说粉红似霞的杏花,单是那洁白胜雪的梨花,就能引起人们的无边遐思。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倾其笔力,大绘春花,曾留下许多不朽的篇章。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当代著名作家彭荆风的——《驿路梨花》。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检测本课生字词。
(1)读准字音:撵(niǎn) 驿路( yì) 陡峭(dǒu qiào) 竹篾(miè)
简陋(lòu) 悠闲(yōu) 恍惚(huǎng hū) 修葺(qì)
(2)理解词语:
驿路:又叫驿道,古时为传递政府文书而开辟的交通大道,沿途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驿,这里指过往人所走的道路。
陡峭:形容山势直上直下。
竹篾:劈成薄片用来编织竹器的竹条。
火塘:室内地上挖成的小坑,四周垒上砖石,中间生火取暖。
修葺:修理房屋。葺,用茅草覆盖房顶。
折损:因过分尊敬使人承受不起,客套话。
2、作者简介:作者彭荆风,江西萍乡人。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 本文发表于1977年,是一篇短篇小说,写的是发生在哀牢山中的一个助人为乐的故事。
3、整体感知,自主学习:
(1)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条理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8):主要写“我们”在梨树林中发现小屋。
第二部分(9-12):主要写小屋帮助“我们”解除饥饿疲劳。
第三部分(13-27):主要写瑶族老人述说小屋主人名叫梨花。
第四部分(28-36):主要写梨花妹讲出小屋的来历。
第五部分(37):热情赞美,结束全篇。
(2)、课文中写了哪些人?他们出场的顺序是怎样的?
课文中写的人物及其出场顺序是:“我”和老余、瑶族老人、一群哈尼小姑娘、(解放军)、(梨花)。其中对“我”和老余、瑶族老人、一群哈尼小姑娘,课文对他们言行举止相貌进行了直接的描写,而解放军和梨花刚是通过梨花的妹妹——一位哈尼小姑娘讲述出来的,属间接描写。
(3).这些人为路边小茅屋做了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以上那些人所做的事以及做这些事的目的。(可列表说明)
人物 事情 目的
“我”和老余 给房顶加草、挖排水沟 向哈尼小姑娘学习
瑶族老人 专门送粮食来 方便过路人
哈尼小姑娘 照料小茅屋 向解放军和姐姐学习
(解放军) 建造小茅屋 向雷锋学习,方便过路人
(梨花) 照料小茅屋 方便过路人
(4).按时间顺序说说建造和照料小茅屋的过程。这和课文顺序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①按课文顺序复述:“我”和老余发现小茅屋——瑶族老人为小屋送米——“我们”一起修葺小茅屋——梨花妹妹照看小茅屋——梨花妹妹说十多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并建造了小茅屋——姐姐梨花照料小茅屋。 ②.按时间顺序复述:十多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并建造了小茅屋,方便过路人——哈尼族姑娘梨花照料小茅屋——梨花出嫁后梨花妹妹继续照料小茅屋——瑶族老人借住后送来大米——“我们”路过这里住宿,修葺了小茅屋。 ③试比较这两种叙述顺序,哪一种更好些?为什么? 明确:按课文的顺序写比较好。这样写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三、总结本节课。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叙述的人物、事件以及叙述的顺序,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为加深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作了准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悟文章写梨花与中心的关系,会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2.通过研讨,学会分析词语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3.学习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培养助人为乐、互相关怀的道德风尚。
重点及难点:把握环境描写作用;会分析词语对表现中心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检查、导入:
1.复述课文;
2.说说小茅屋主人是谁?为什么?
二、研读课文,理解感悟:
1、“我们”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现小茅屋的?课文是怎样描写小茅屋陈设的?这样写有何作用?
明确:“我们”在起伏不断的山间行走,天色渐晚,前不着村,后不挨寨的情况下发现梨花,进而发现了路旁的小茅屋,小茅屋的出现给“我们”以惊喜和希望。
明确:课文从外到内描写了小茅屋的陈设:草顶竹茨泥墙,屋里漆黑,门从外扣着,白水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推开门进去,火塘里茨是冷的,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还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这些描写无一不表现出小屋主人的热情周到、细心,可以看出小屋主人那颗助人为乐的热心。那么,这位热心助人的屋主人是谁呢?为了找这位古道热肠的小屋主人,还发生几个有趣的故事呢。
2、课文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的问题写了几次误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围绕“小茅屋主人是谁”的问题,文章叙写了两次误会。
第一次误会: “我”和老余以为前来送米的瑶族老人是屋主人,于是“我”和老金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可是瑶族老人说他不是主人,而是过路人。但瑶族老人从一个赶马人那里打听到是一个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
第二次误会: “我”和老余、瑶族老人正在修茸房屋时,看见了梨树丛中的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面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于是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表示感激之情。可小姑娘说她也不是小屋主人,小姑娘还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原来是十几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修建了小茅屋,小姑娘的姐姐——梨花照料小茅屋,梨花出嫁后,梨花妹妹继续照管小茅屋。
这两次误会的描写,给读者设置了强烈的悬念,也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那么,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呢?(学生讨论后发言)
明确:应该是小茅屋的建造者和所有的照料者。
三、合作探究学习:
1、课文中有几处描写梨花的语句?这些描写起什么作用?
明确:有四处。
⑴.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⑵.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⑶.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馆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⑷.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以梨花美景来衬托美丽的梨花姑娘,以花写人,以花映人,写出了花的美,更突出了人的精神的美。表达出对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的赞美之情。
2、如何理解结尾引用陆游的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驿路梨花处处开  处处开的不仅仅是梨花,而是助人为乐的梨花精神,即雷锋精神,“处处开”就是雷锋精神处处得到了发扬光大。 
——引用陆游诗句作结,作者一语双关,主要是为了歌颂雷锋精神到处发扬光大。既点题又点人,把梨花的自然美与人物的心灵美交织在一起,人花相映,寓意深刻,感染力强,升华了中心思想。 
3.怎样理解课文题目“驿路梨花”? 
①自然界中的梨花;②梨花姑娘;③梨花精神,即雷锋精神。 

四、拓展延伸:
1、归纳本文主旨。  本文集中反映了少数民族地区军民之间,各族人民之间团结互助的情谊和助人为乐的精神面貌,歌颂了雷锋精神,表现出社会主义新风尚在祖国处处都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2、这篇小说所写的淳朴的民风是否让你感动?读完后你对“公德”一词有什么想法?

最苦与最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篇课文应在掌握有关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脉。
2.学习文章流畅凝练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及语言表达能力。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本文丰富的人文内涵,树立对他人社会及自己的责任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重点)
【教学重点】 :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
【教学难点】:苦乐观的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感到最苦和最乐的事吗?师:刚才,我们谈了对“最苦”和“最乐”的看法,那么,还有一个人没有发言,它就是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一字任甫,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广东新会人,出生地主家庭,1895年赴北京参加会试,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他主张“变法”、“育人才”、“开学校”、“变科举”等。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著有《饮冰室合集》 。
整体感知:
2.检测字词:
①读准字音: 契约(qì) 揽(lǎn) 悲天悯人(mǐn)
②结合文中注释解释词语:
失意、如释重负、无入而不自得、悲天悯人
③补充解释词语:
莫若:不如。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契约: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
3、理清文章结构,整体把握:
全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最苦?哪几个自然段写最乐?全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
明确:第一二自然段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第三四自然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第五自然段论述“人生当勇于尽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全文按分总的结构来写。
三、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①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说贫穷、失意、死亡不算苦呢?
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因为贫穷、失意、死亡这些痛苦都有办法排除,而独有责任未了的苦是像千斤重担压在肩头,无处可逃,从而说明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责任未了。
②责任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阐述的?
显而易见,欠钱没还,受恩没报,得罪人没赔礼,这都是我没尽责任的表现。由此推之,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是有责任的。个人是这样、家庭、社会、国家也是如此。
③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完成了责任。
④作者引用古语“如释重负”、俗话“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其目的是什么?作者认为那些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是苦还是乐?
用来比喻尽了责任后的轻松和愉快。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是乐,不是苦呀!
⑤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
作者认为: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得大快乐,尽小责得小快乐。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尽责,想谢却责任将永远痛苦,快乐之权操在你手,苦中有乐,苦乐循环,人间趣味。结论:要在尽责中寻找快乐。
四:拓展延伸:
1、每天,很多同学的父母每天等在校门口,接自己的孩子回家,我想他们是把这种等待化为了一种责任;晚上放学回家,他们必然会准备好热腾腾的饭菜,这是把对孩子的服务当成了一种责任:责任并不是抽象的,它其实体现在点滴的生活细节中。同学们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了吗?
所以“责任是……”,让同学们说一说。
2. 文意总结:
在人生的旅途上,尽管人人盼望快乐,无人喜欢忧伤,但“痛苦与快乐”本是一对孪生姐妹,永远伴随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学习知识也是如此,为了那眼花缭乱的“数字迷宫”,而呕心沥血;为了那令人心痛的作文而费劲心思。这些表面上看来确实辛苦,然而在辛苦的另一端,迎接我们的将是一串欢乐的音符。相信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对责任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切实感受到了自身的责任,那么就让我们在尽责任的同时感受人生的最乐吧!
板书设计:
中心论点: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分论点一: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勇于承担责任 不能逃避责任
分论点二: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 “铭”“说”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品味“片言明百意”的语言。
3.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特征;体会语言特色及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诵读课文,体味骈散结合的语言之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诵读法、批注法、“知人论文”探究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并理解作者高洁的品质、安贫乐道的情趣和豪迈的气概。
2.领悟文中君子的高洁品质,并把其化为自己对崇高道德的追求。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欣赏两文的语言之美,手法之美。
教学难点:
1、辨析《陋室铭》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的含义,及‚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之意;理解类比手法的运用。
2、《爱莲说》文,具有哪些美好品质的人才是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如何辨析‚莲之爱‛与‚菊之爱‛?理解映衬手法的运用。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 “铭”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重点)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品味“片言明百意”的语言。(重难点)
一、导入:
在中国的诸多文化遗迹当中,有很多帝王将相的宫府宅邸,它们或者以豪华气派让人惊叹不已,或者以设计精巧让人流连忘返。但有一处居所,它既小且陋,却因主人的一篇铭文而传颂千载。这就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下面让我们学习《陋室铭》,一起走进“陋室”,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
二、背景介绍,检查预习:
1、简介作者:
2、题解: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判官,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光,搬了三次家,刘禹锡想,这狗官也实在太不像话了,想作弄我,我偏不买你的账,你要我愁,我偏乐,于是,愤然提笔,写下了这篇《陋室铭》,并请大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石,立于门前,以示“纪念”。
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3、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三、初读美文,整体感知:
1.准确朗读全文,要求:
①读准字音,如“馨xīn”、“牍dú”。
②要把节奏韵律读好。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③要把韵脚读好。
铭文一般都要押韵,读课文,看这篇课文押的是哪个韵并找出所有的韵脚。
韵脚: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韵母:ing
2、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三、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陋室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这美好的德行表现在陋室的哪些方面呢?
明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环境的清幽、雅致。反映出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志趣。“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朋友的贤良儒雅,反映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情怀。“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生活的高雅脱俗,反映出室主人不为琐事萦怀的心态。
2、“孔子云:(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为什么只引用下句?有什么深意?
明确:这是作者向深处开拓主题。采用类比,用历史上诸葛亮和杨子云的名室同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他们居住的本也是陋室,只因主人的才德而名扬天下,只要我继续修身养性,我的陋室也将被后人称道,我本人也会和诸葛亮、杨子云那样被后人景仰。
四、拓展延伸:
1、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刘禹锡安贫乐道,追求自我品德的高洁,这种重视个人品德修养,追求道德自我完善的追求,在今天仍有进步意义,其流露出的清高、孤芳自赏有一定的局限性。
2、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