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24.河中石兽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 24.河中石兽

  • 格式:  PPT
  • 大小:  1.28M    17张
  • 时间:  2017-04

免费下载《第24课:河中石兽》ppt课件(部编本七年级下册语文)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第24课:河中石兽》ppt课件(部编本七年级下册语文)
24.河中石兽
主题归纳
本文通过写寺僧寻石兽的过程中寺僧、讲学家、老河兵推求沉在河中的石兽的不同结论,来说明天下事物虽然有共同的规律,但又有各自特殊的性质原理,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切不可仅仅根据自己对事物的一知半解和一般常理而主观臆断。
作者简介
纪昀(1724.7.26-1805.3.14),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历官左都御史,兵部州、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
纪昀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诗及骈文,尤长于考证训诂。任官50余年,年轻时才华横溢、血气方刚,晚年的内心世界却日益封闭。其《阅微草堂笔记》正是这一心境的产物。他的诗文,经后人搜集编为《纪文达公遗集》。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
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反复诵读课文,利用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掌握并积累重点文言词句,疏通文义。
过程方法
阅读课文,分清层次,概括大意,找出层次间的关系;理解文中三类人寻找石兽方法的相关语句,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学习本文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做事不可主观臆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的道理。
结构图解
写作特色
1.层层铺垫,叙议结合。
本文先叙写故事,再结合故事发表议论,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手法,且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层层铺垫,使故事极富吸引力。首先,写寺僧寻石兽未果,以寺僧的做法为讲学家的看法作铺垫,突出讲学家的看法“众服为确论”,并通过讲学家对寺僧的评价“颠”来表达对自己看法的自信。这时,作者笔锋一转,从旁杀出个“程咬金”—老河兵来,通过老河兵的一番话,
写作特色
加上“果得于数里外”的结果,巧妙地表现了讲学家的“不更颠乎”,极具戏剧性和讽刺性。结尾,作者水到渠成,由讲故事到点评,画龙点睛般的一句议论,收束全文,揭示了题旨。文章故事曲折,短小精悍,叙议结合,脉络分明,层层铺垫,结构严密,余味无穷。
写作特色
2,细节描写展现人物心理。
讲学家的“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流露出讲学家对寺僧的嘲讽和对自身的自信,刻画出讲学家自恃博才的心态。而老河兵的“笑日”“不更颠乎”透出他对讲学家的否定,展现了老河兵自信和沾沾自喜的心理。
读后感悟
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各自推求沉在河中的石兽,得出了三种不同的结论,事实证明,老河兵的判断是正确的。这也告诉我们,在面对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时,不能主观臆断,妄下结论,而是应该全面分析各方面的因素,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字词解析
1、沧州:地名,今河北省沧州市。
2、临:靠近。也有“面对”之意。
3、河干 (gān) :河边。(河:指黄河,历史上黄河曾流经沧州。)干,水边,河岸。
4、山门:寺庙的大门。
5、圮(pǐ):倒塌。
6、并:两者都,一起。
7、沉焉:沉没在这条河里。焉,兼词,于此,在那里。
8、阅:过了,经过。
9、十余岁:十多年。岁:年。
字词解析
10、求石兽于水中:在河中寻找石兽。求,寻找。
11、竟:终于,到底。
12、棹 (zhào) :名词作动词,划船。
13、曳:拖着,牵引。
14、铁钯 (pá) :农具,用于除草、平土。 钯,通“耙”。
15、设帐:讲学,教书。
16、尔辈不能究物理: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尔辈,你们。究,推究。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字词解析
17、是非木杮 (fèi) :这不是木片。是,这。杮,削下的木片。
18、岂能:怎么能。
19、为:被。
20、暴涨:汹涌的河水。暴,突然(急、大)。动词活用为名词。
21、湮 (yān) :埋没。
22、耳:罢了。
23、颠:通“癫”,疯狂。
字词解析
24、众服为确论: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为:认为。
25、河兵:巡河、守河的士兵。
26、盖:副词,表原因,意思是“是因为”。
27、啮 (niè) :本意是“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28、坎穴:坑洞。
29、倒掷:倾倒。
30、如是:像这样
字词解析
31、不已:不停止。已:停止。。
32、遂:于是。
33、溯(sù)流:逆流。
34、固:固然。
35、如:依照,按照。
36、然则:这样那么。
字词解析
37、但:只。
38、其一:表面现象。
39、其二:根本道理。
40、据理臆断: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臆断,主观地判断。
41、欤 (yú) :表反问的句末语气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