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考试试卷(七年级历史下册)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初一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材料中“我朝”是指(    )
A.秦朝  B.汉朝  C.明朝  D.清朝
2. 我国古代的军机处开始设立于(    )
A.明太祖时  B.明成祖时  C.清康熙时  D.清雍正时
3. 下列在北京建都的王朝是(    )
①宋朝  ②元朝  ③明朝  ④清朝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4. 清朝在边疆地区设置机构,进行有效管辖,其中伊犁将军管辖的区域包括(      )
A.西藏  B.黑龙江  C.蒙古  D.新疆
5.明朝初期,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大地域性商人集团是(     )
A.晋商和徽商   B.徽商和浙商   C.苏商和鲁商   D.鲁商和晋商
6.清朝时期皇权专制登峰造极,突出表现是(     )
A.大兴文字狱  B.设立军机处  C.设西厂  D.设锦衣卫
7.准确表述清朝前期对外交往特点的是(     )
A.闭关锁国  B.繁荣和开放  C.重商与开放  D.兼容并蓄
8.清朝统治前期,最值得肯定的是(     )
A.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
C.发展了资本主义萌芽       D.出现了优秀的古典小说
9.下列人物属于民族英雄的是(     )
①岳飞  ②文天祥   ③戚继光    ④郑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明朝中期以后,苏州、松江等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现象的出现从本质上说明了(     )
A.苏州、松江等地纺织业发达     B.明朝时商品经济发展
C.资本主义萌发出现     D.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已不占统治地位
11.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来又关闭其他港口,只留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这个港口是(     )
A.广州    B.漳州    C.宁波    D.云台山
12. 下列书籍中,在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是(     )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梦溪笔谈》
13.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造成的最严重后果是(       )
A.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B.阻碍了中外文化的发展   
C.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    
D.限制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14. 明朝之所以能出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最主要原因是(     )  A.海上交通发达        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指南针用于航海     D.造船技术高超
15.下列史实中,与康熙帝无关的是(   )
A.赐予西藏喇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B.指挥雅克萨之战  C.制造文字狱D.设立军机处
16.下列盛世局面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开皇之治  ②贞观之治  ③光武中兴  ④文景之治     ⑤康乾盛世  ⑥开元盛世
 A.④②①③⑤⑥    B.④③②①⑥⑤   C.③④①②⑥⑤    D.④③①②⑥⑤
17.张三是明朝的读书人,他寒窗苦读,希望通过科举考试做官,他必读的书目是(      )
 A.《资治通鉴》   B.《三国志》   C.四书五经    D.唐诗
18.中国的两次雅克萨之战的性质属于(      )
 A.争霸战争  B.正义的自卫反击战  C.反法西斯战争  D.侵略战争
19.假如某电视台要拍摄电视剧《水浒传》,请你作历史顾问,你认为剧中不该出现的场景或道具有(      )A.官军向农民军放射火箭       B.梁山好汉埋伏在一片玉米地里
C.农村有低矮的茅屋、也有瓦房 D.农民军在春节时进攻官府
20.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是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在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后,初步形成于(     )A.明朝时期  B. 清朝前期  C.清朝后期  D.19世纪中期
21.“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诗中的“一代英雄”是指 (       )
A.郑成功   B.施琅    C.康熙帝   D.林则徐
22. 按时间先后,正确的顺序是(     )
①清政府设置台湾府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  ③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 ④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③②①   D.④③①②
23.我国古代文化绚丽多彩,源远流长,成就辉煌。下列文学形式形成主流的先后顺序是(        )
①诗  ②诗经、楚辞、散文  ③曲  ④词  ⑤小说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②①④③⑤  D.①②④③⑤
24.“中国的历史文化始终处于发展进步之中……也是通过同世界各国的相互交往、相互学习而进步的”可以证明这一论断的明朝史实是:(     )
①佛教传入中国 ②欧洲殖民者侵略我国沿海地区 ③郑和下西洋与各国友好交往 ④玉米、甘薯等传入中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5.下列文学作品中,代表明清小说最高成就的是(      )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二、连线题(分小题5分,共10分)
”
三、材料分析题(共40分)
1. 明末清初,我国东南沿海和北疆相继遭到日本、荷兰、沙俄的侵略,为了反抗外来侵略,广大爱国军民进行了三次英勇斗争,并取得了重大胜利。在这三次可歌可泣的斗争中涌现出了两位民族英雄,他们高尚的精神品质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请回答:⑴材料中所说的“三次英勇斗争”是指哪三次反侵略斗争?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4分) 
⑵两位民族英雄指谁?举出其中一位的英雄事迹。(3分)
   
⑶结合材料谈谈作为时代青年,应如何肩负起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2分)
2. 清朝前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阅读下图,根据要求,按序号顺序空白处填写恰当史实。(6分)
(1)①                 
  ②                
③                   
④                
⑤                   
⑥               
3. 材料一:乾隆帝致英王的信函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嘉庆帝的上谕说“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哉?”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实行的什么政策? (2分)
(2)乾隆帝认为“天朝物产丰盈…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3)这一政策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这对我们今天的国家建设有什么启示?(2分)
4. 看图回答问题
2.《尼布楚条约》签订的时间是在哪一年?当时我国皇帝是谁?(2分)
3.《尼布楚条约》签订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
5. 请回答(9分)
⑴、郑和七次出使西洋的起止时间。(1分)
⑵、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和最远到达的地点。(2分)
⑶、郑和下西洋的目的。(1分)
⑷、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2分)
⑸、你认为郑和的船队之所以能够完成七下西洋的壮举,原因有哪些?(2分)
 
⑹、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郑和哪些可贵的品质?(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