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幼儿园资源>走进小学>幼小衔接讲座ppt课件

幼儿园幼小衔接讲座《幼小协同科学发展》ppt课件免费下载10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幼儿园幼小衔接讲座《幼小协同科学发展》ppt课件免费下载10幼儿园幼小衔接讲座《幼小协同科学发展》ppt课件免费下载10幼儿园幼小衔接讲座《幼小协同科学发展》ppt课件免费下载10

幼小协同 科学发展
思考:
为什么人口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諾贝尔奖?答案竟然是——不要过早过度开发儿童智力。所谓“输在起跑线上”是伪命题。
德国宪法禁止超前教育。通过国家介入,禁止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避免将孩子大脑变成硬盘,留给孩子大脑更多的想象空间。孩子在小学前“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
我们要对"起跑线"和中国的教育体制重新的认识了。
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经被破坏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
1.不该过度开发孩子智力.孩子智力被过度开发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必须给孩子的大脑留下想象空间。过多的知识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了计算机的硬盘,常此下去,孩子的大脑就慢慢地变成了储存器,不会主动思考了。
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因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应该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
2.超前教育破坏想象力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爬,也需要走,更需要青春期,他走的每一步都是成长,一旦跨越成长的正常规律,就难以预测孩子今后的发展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许多家长和老师不了解一些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比如孩子感觉统合失调,家长、老师都会简单的认为孩子学习能力差,甚至认为孩子太笨了,没有给予应有的理解与关注。
孩子出现的所有问题都是由于家长的教育方式导致的
别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

什么是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是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之间的衔接,是儿童结束以游戏为主的学龄前生活,走上以学习为主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
一、幼小教育的区别及幼小衔接工作主要内容
(一)幼小教育的差别
1、教育教学任务、儿童主导活动及学习方式不同

2、作息制度与生活管理方式不同,学习时间不同
3、师生关系不同

4、环境设备的选择与布置方式不同

5、社会及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和期望不同学习要求不同
(二)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1、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缺乏联系,单向衔接。
2、幼儿教育小学化。
3、新环境的改变使刚入学的孩子难以适应
4、忽视全面的衔接,注重片面的、局部的、突击性的衔接。
5、家长教育理念落后,急功近利思想导致拔苗助长。
幼小衔接的误区
1.片面性衔接
 重视“智育”的衔接,忽视能力与
习惯的衔接。
2.突击性衔接
误认为入学前半年才衔接,忽视儿童在入学前就应在自理能力、交往能力、规则意识、良好的行为习惯上加以培养。
3、认为衔接就是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学拼音、识字、速算,使孩子上学后没有新鲜感而不注意听讲、厌学。
(三)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
1、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态度、看法、情绪状态)
2、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1)培养主动性
(2)培养独立性
(3)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3、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1、 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儿童在入学前缺乏时间概念和规则意识。家长要把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贯穿在幼儿一日生活之中,从日常生活的每件小事严格要求,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2、进行学习动机与态度的培养
新入学的儿童对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家长应把孩子学习动机与理想结合起来。通过讲他崇拜的人是如何奋斗的故事来激发孩子学习的内需与动力,要顺应孩子的兴趣和智能倾向有意识地培养。
3、交往的能力培养
孩子入学后,需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要培养幼儿很快适应新环境,融入集体的意识和能力。家长经常给孩子讲与人相处的美德故事,多创造孩子与人交往的机会,更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
4、责任意识的培养小军入学都两个月了,每天回到家里就想玩,不想做作业,父母说他还像在幼儿园一样,一点学习的样子都没有,你急他不急。
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玩与学的关系,不要把玩和学对立起来,否则孩子会排斥和厌恶学习。教会孩子分清主次,学会控制自己,养成对学习负责的意识和习惯。
5、效率意识的培养
天生慢性子的孩子,在入学前要进行时间效率意识的培养。多进行有时间控制的操作训练,包括做完一个游戏,画完一幅画都要明确时间。
以20分钟作为一个学习时间段。在开始学习之前,先提醒孩子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包括喝水、上厕所、削铅笔、找本子等等。学习时间一开始,就必须专心学习,既不允许离开座位,也不允许干任何杂事,大人有事也不能打搅孩子,要等学习时段结束再说。20分钟一到,就让孩子休息5分钟。休息时间必须离开书桌,做一些不剧烈的体育活动,或干学习时不许干的杂事。
二、儿童上小学后面临的主要困难及教育策略
(一)身体适应方面
(二)社会适应方面
1、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方面
2、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方面
3、独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方面
4、人际交往能力方面
(三)学习适应方面
(一)身体适应方面
1、面临的困难:
不习惯小学连续上课的方式,生活规律被打乱,比较疲劳、紧张,喝水少,户外活动少,出现食欲不振、睡眠不足,甚至尿频、易生病等问题。
2、教育措施:
(1)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儿童身体素质。(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3)小学一年级适当缩短上课时间或提前下课,老师提醒孩子下课要上卫生间等。
(二)社会适应方面
1、面临的困难:
(1)缺乏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不足
缺乏完成任务的成就动机和责任感、信心和毅力、能力。
(2)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薄弱
课堂学习规则;日常生活规则;公共规则;社会交往规则。
(3)独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较差
能做的事依赖父母、不会管理自己的东西,不会保护自己
(4)人际交往能力缺乏
常为小事发脾气,对同伴缺乏宽容、接纳,胆小—不敢说不,害怕与老师交往
2、教育措施
(1)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方面
①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给幼儿锻炼机会对其发展的价值,把独立完成任务的机会还给幼儿。
②完成任务过程中多鼓励,帮助幼儿获得完成任务的成功感和满足感,增强完成任务的自信心,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锻炼能力 。
③组织专门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与能力。
④教师及时对幼儿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讨论一些能增强责任感的话题
“传话”
评价重点:不是结果而是完成任务的态度和行为
(2)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方面
①让幼儿参与制定规则,组织幼儿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使大家明确规则,并能自觉遵守规则。
②结合幼儿日常交往的具体冲突,引导他们通过主动的交流和商量,达成共同活动的规则,并可以共同商议变动规则。
③多与幼儿做约定,定下来的事一定要做,养成幼儿对规则的关注和遵循习惯。
④平时注意给幼儿正面的强化,让幼儿认为自己是一个懂道理、守信用的孩子,从而使其自觉遵守规则。
⑤教师可以与幼儿分享自己在交往中的心得,帮助幼儿掌握诚信、妥协、赞美等社会交往的基本策略与态度。
(3)独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方面
①给幼儿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的机会,从小处进行教育,并在生活中严格要求。
②教给幼儿正确和安全的行为方式,持之以恒,形成习惯。
③谈论和讲解碰到安全问题的事例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幼儿今后一旦面临危险,知道该向谁求助并能得到及时地救助和支持。
自己整理玩具、图书
(4)人际交往能力方面
①观察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情况,了解幼儿在人际交往中的真实表现,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②规范教育者行为,为幼儿树立良好榜样。
③帮助幼儿学会正确的表达和控制自己感情。
④培养幼儿的同情心,让幼儿体会到帮助别人、与小朋友友好相处的乐趣。
⑤教给幼儿一些人际交往的方式和方法。
(三)学习适应方面
1、面临的困难:
主要表现在其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及任务意识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包括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注意力,坚持性、良好的阅读和书写习惯等。
2、解决措施
(1)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与技能,使他能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2)通过绘画和其他手工活动,提高幼儿用笔的灵活性,为其入学后的书写打好基础。
(3)加强思维训练,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4)把提高幼儿的注意力、自制力和坚持性作为幼小衔接的重要工作。
三、幼小衔接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一)幼小衔接工作应贯穿整个幼儿期和小学低段
幼儿园教育是人终身发展的奠基阶段,让儿童顺利地上小学只是其终身发展的一个环节。帮助幼儿为入学作准备的最终目的,乃是为其适应终身学习做准备,因此,入学准备不应急功近利,而应当是对幼儿长远发展有利的素质教育,这样素质准备教育不可能只靠大班后期突击完成,必须作为整个幼儿园阶段的重要而长远的工作。
(二)全面培养幼儿的素质
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幼儿能较快地适应小学学习和生活,因此培养幼儿入学适应性要以培养幼儿全面素质发展为主要任务,要避免把入学准备等同于教幼儿识字、学拼音、教计算的做法。
像上述案例中的幼儿园则是偏重幼儿“智”的发展,而忽视体、德、美方面的发展,忽视了幼儿主动性、独立性、人际交往能力、学习习惯、智力和非智力品质等方面的发展。实际上,学习兴趣、主动性和良好学习习惯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没有这些非智力因素的促进和保证作用,即使开始取得很好的成绩,也难以持久。
(三)纠正幼儿园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
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主要是提高幼儿的入学适应性,而不是提前教给幼儿小学的知识。
事实证明:
小学教育内容有许多抽象的书面知识,幼儿难以理解,只能较多的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从而体会不到学习的兴趣,对学习丧失兴趣,影响其今后的发展。
幼儿园学过一年级课本的儿童,初入学的知识对他们来说没有新鲜感,就会觉得上课没意思,做小动作等行为,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上课不注意听讲的坏习惯。
(四)协调幼儿园、小学、家庭和社会的关系,共同做好有效衔接工作
幼小衔接是一个大工程,不是哪一个人或哪一位老师单方面的努力就能完成的,需要家长、幼儿园和学校、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四、应做好的准备
(一)心理准备

(二)能力准备
生活自理能力
友好交往能力
自我保护能力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习惯准备
1.倾听的习惯
在人类的各种交际中,一般人花在听、说、读、写的时间所占比例大约是:听占40%,说占35%,读占16%,写占9%。

2.完成作业的习惯
强化责任意识
关注细节,培养专心习惯,学会自己检查
倾听:
幼儿期是倾听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纲要》指出:“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努力”。
倾听习惯差的原因:
1、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局限
2、教育方式的影响
3、成人消极的榜样影响
专注性倾听
倾听: 辨析性倾听
理解性倾听
倾听习惯包括:
1、能耐心地倾听别人说话,不打断。
2、听别人说话时,眼睛看着对方,保持安静,专心听,不做小动作。
3、老师提问后听清楚,举手发言,不插话。
4、能听懂多重指令,辨别不同的声调、语调。
5、能听懂普通话。
对于孩子来说,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每个环节、每个活动都是学习,良好习惯的培养、快乐的游戏体验、集体的探索活动都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学习。幼儿在幼儿园的每个时刻、每个环节都由教师精心设计,争取让幼儿在园的每一分钟都过得富有教育意义、快乐。
总之,幼小衔接一定要循序渐进地让孩子从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去改变,从而让孩子更快的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让我们携起手来,
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