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12.1 全等三角形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 12.1 全等三角形

  • 格式:  DOC
  • 大小:  1.47M    10页
  • 时间:  2017-08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习题7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检测题2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已知∠A=∠D,∠1=∠2,那么要得到△ABC≌△DEF,还应给出的条件是( )
A、∠E=∠B B、ED=BC
C、AB=EF D、AF=CD
2.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边AC、BC上的点,若△ADB≌△EDB≌△EDC,则∠C的度数为( )
A、15° B、20°
C、25° D、30°
3.如图所示,在△ABC中,∠B=∠C,AD为△ABC的中线,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BD≌△ACD B、AB=A
C、AD是△ACD的高 D、△ABC是等边三角形
4.如图,已知△ABC的六个元素,则下面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全等的图形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只有乙 D、只有丙
5.如图,AO=BO,CO=DO,AD与BC交于E,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为( )
A、2对 B、3对 C、4对 D、5对
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角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②到一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③三角形三个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④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如图,已知∠1=∠2,欲证△ABD≌△ACD,还必须从下列选项中补选一个,则错误的选项是( )
A、∠ADB=∠ADC B、∠B=∠C
C、BD=CD D、AB=AC
8.如果△ABC≌△DEF,△DEF的周长为13,DE=3,EF=4,则AC的长( )
A、13 B、3 C、4 D、6
9.已知如图,AC⊥BC,DE⊥AB,AD平分∠BAC,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
A、BD+ED=BC B、DE平分∠ADB
C、AD平分∠EDC D、ED+AC>AD
10.如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
A、带①去 B、带②去
C、带③去 D、带①②③去
二、填空(每题4分,共20分)
11.如图已知△OA`B`是△AOB绕点O旋转60°得到的,那么△OA`B`与△OAB的关系是 ,如果∠AOB=40°,∠B=50°,则∠A`OB`= 。
12.△ABC中,AD⊥BC于D,要使△ABD≌△ACD,若根据“HL”判定,还需要加条件 ,若加条件∠B=∠C,则可用 判定。
13.在△ABC中,∠C=90°AD平分∠BAC,BC=12cm,BD=8cm则点D到AB的距离为 。
14.如图,∠1=∠2,要使△ABE≌△ACE还要添加一个条件是 。
15.如图,已知相交直线AB和CD,及另一直线MN,如果要在MN上找出与AB、CD距离相等的点,则这样的点至少有 个,最多有 个。
三、解答题
16.(8分)如图,A、F、E、B四点共线,AC⊥CE,BD⊥DF,AE=BF,AC=BD。求证:△ACF≌△BDE。
17. (8分)如图, △ABC的角平分线BM,CN相交于点P, 求证: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

18. (8分)如图,已知△ABC的外角∠CBD和∠B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求证:点F在∠DAE的平分线上。

19.(8分)求证: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小于其他两边之和的一半。

20、(8分)如图已知,△ABC和△ECD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B,C,D在一条直线上求证:BE=AD

21.(9分)如图,已知E在AB上,∠1=∠2, ∠3=∠4,那么AC等于AD吗?为什么?
22.(9分)如图,已知,AB∥DE,AB=DE,AF=DC。请问图中有那几对全等三角形?请任选一对给予证明。

附加题:(10分)
23如图,在△ABC中,∠BAC=90°,AB=AC,若MN是经过点A的直线,BD⊥MN于 D,CE⊥MN于E,
(1)求证:BD=AE。
(2)若将MN绕点A旋转,使MN与BC相交于点O,其他条件都不变,BD与AE边相等吗?为什么?
(3)BD、CE与DE有何关系?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D 2、D 3、D 4、B 5、B 6、C 7、C
8、D 9、B 10、C
二、填空
11、全等,40°,100° 12、AB=AC AAS 13、4cm
14、∠B=∠C(或∠BAE=∠CAE或EB=EC) 15、1,2
三、解答题
16.证明: AC⊥CE,BD⊥DF,
∠ACE=∠BDF=90°
在Rt△ACE和Rt△BDF中AE=BF,AC=BD
∴Rt△ACE≌Rt△BDF(HL)
∠A=∠B
AE=BFAE-EF=BF=EF,即AF=BE
在Rt△ACE和Rt△BDF中AF=BE, ∠A=∠B,AC=BD
△ACF≌△BDE(SAS)
17.证明:过点P作PD⊥AB于D,PE⊥BC于E,PF⊥AC于F
∵BM是△ABC的角平分线,点P在BM上, PD⊥AB于D,PE⊥BC于E
∴PD=PE(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同理,PE=PF.
∴PD=PE=PF.
即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
18.证明:过点F作FG⊥AE于G,FH⊥AD于H,FM⊥BC于M
∵点F在∠BCE的平分线上,     FG⊥AE, FM⊥BC
∴FG=FM(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
两边距离相等).
又∵点F在∠CBD的平分线上,  
FH⊥AD, FM⊥BC
∴FM=FH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FG=FH(等量代换)
∴点F在∠DAE的平分线上

19.证明:延长AD到E,使DE=AD,连结BE
∵ AD是△ABC 的中线
∴ BD=CD
又 ∵ DE=AD
∠ADC=∠EDB∴ △ADC ≌ △EDB
∴ AC = EB
在△ABE中,AE < AB+BE=AB+AC
即 2AD < AB+AC
∴AD<1/2(AB+AC)
20.证明:
∵ △ABC和△ECD都是等边三角形
∴ AC=BC DC=EC ∠BCA=∠DCE=60°
∴ ∠BCA+∠ACE=∠DCE+ ∠ACE
即∠BCE=∠DCA
在△ACD和△BCE中
AC=BC ∠BCE=∠DCA DC=EC
∴ △ACD≌△BCE (SAS)
∴ BE=AD
21. 解:AC=AD
理由:在△EBC和△EBD中∠1=∠2 ∠3=∠4 EB=EB
∴ △EBC≌△EBD (AAS) ∴ BC=BD
在△ABC和△ABD中
AB=AB ∠1=∠2 BC=BD
∴ △ABC≌△ABD (SAS)
∴ AC=AD
22. 解:△ABC≌△DEF
证明∵ AB∥DE∴ ∠A=∠D
∵ AF=DC∴ AF+FC=DC+FC
∴ AC=DF 在△ABC和△DEF中
AC=DF ∠A=∠D AB=DE
∴ △ABC≌△DEF (SAS)
附加题:
(1)∠BAD+∠CAE=90°
∠BAD+∠BDA=90° ∴∠DBA=∠EAC
在△DBA和△EAC中

∴△DBA≌△EAC(AAS)
∴BD=AE
(2)还相等
∵∠1+∠2=90°,∠1+∠3=90° ∴∠2=∠3
又∵∠BDA=∠AEC=90° AB=AC ∴△ABD≌△CAE ∴BD=AE
(3)∵BD=AE=AD+DE=EC+DE ∴BD=CE+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