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 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
26.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第3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会建立恰当的直角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利用函数的性质进行决策
   2、过程与方法
     注重学生参与,联系实际,灵活应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并利用函数的性质进行决策
教学难点:
   建立直角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工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探究三
   图中是抛物线形拱桥,当水面在l 时,拱顶离水面2m,水面宽4m,水面下降1m时,水面宽度增加了多少?
   分析  我们知道,二次函数的图像是抛物线,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就可以求出这条抛物线表示的二次函数。
  教师引导:分析题目,引导学生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学生活动:在老师的分析中,体会建立直角坐标系的过程,怎样将题目中的关系转化到图形中,进而列出函数关系式。
  动动手
   某工厂大门是一抛物线形的水泥建筑物,大门底部宽AB=4m,顶部C离地面的高度为4.4m,现有载满货物的汽车欲通过大门,货物顶部距地面2.7m,装货宽度为2.4m.这辆汽车能否顺利通过大门?若能,请你通过计算加以说明;若不能,请简要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通过上面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建立恰当的直角坐标系,求出函数解析式,然后判断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学生活动:通过自己建立直角坐标系,体会建立坐标系后对问题的解决的影响。
小结
解决关于函数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1)先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变量和常量,列出函数关系式.
 (2)研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研究所得的函数. 
   (配方变形,或利用公式求它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4)检验 x的取值是否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结果的合理性等,并求相关的值.
 (5)解决提出的实际问题.
   二、板书设计:
   1、问题提出:
   2、例题讲解
   3、本课小结
   4、作业
   三、课后作业:
1、复习本节课所学习内容
    2、完成题26.3 练习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