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 -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 格式:  PPT
  • 大小:  974K    39张
  • 时间:  2017-08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件6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件6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件6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件6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2014高考导航]
本节目录
考点内容解读
考能提高演练
社会生活链接
易错易混警示
考点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主干梳理
1.中华文化的两大基本特征: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2.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天命神权
雏形
儒家学说
划时代
全盛
宋明理学
西方近代思想文化
(2)源远流长的表现
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延续至今,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___________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3)源远流长的见证
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_______与___________是很有说服力的。
源远流长
汉字
史学典籍
①汉字。文字是文化的___________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_______,传承中华_______ ,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___________。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4)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实践已经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
文明
基本载体
重要见证
3.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既包括教育、历史、哲学、道德方面的内容,也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
①独树一帜的文学艺术
作用:对于反映人们的___________、展示人们的__________有独特的作用。
特点: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
地位: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___________。
精神生活
精神世界
重要位置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区域文化形成的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______ 、______ 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___________,都为中华文化的______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历史
地理
异彩纷呈
形成
②独领风骚的科学技术
地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特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________和
________ 的特点。
实用性
整体性
深剖细析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关系
2.中华文化、区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关系
典题例析
(2012·高考安徽卷)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华文化特征的认识和把握。审题时快速找到“传统特色”、“中国元素”、“历史的演变”这些有效的“题眼”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眼”信息明确告诉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③④符合题意。①错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②错误,社会实践是中华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答案】 D
【点拨】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近几年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要从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包容性等角度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1.含义: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___________;兼收并
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___________。
2.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_______ 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_______。
考点二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主干梳理
求同存异
兼收并蓄
和睦相处
积极成分
认同
理解
正确认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要正确发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面对西方文化对中华文化的侵蚀、冲击,中华文化要发扬其“包容性”的特点,既要“求同存异”,又要“兼收并蓄”。在文化交往中既要与其他各国的文化和睦相处,又要吸收、借鉴其他各国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同时必须坚持文化发展的独立性,这样中华文化就不会走向衰落,而会走向辉煌。
深剖细析
福建惠安女服饰以其“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的特色,在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它适应当地劳动的需要,汲取了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这体现了(  )
A.传统服饰文化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影响
B.继承传统文化必须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
C.服饰文化使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坚持文化的包容性是形成和保持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
典题例析
【解析】 “汲取了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说明坚持文化的包容性是形成和保持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D切题。A、B、C本身正确,但均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
【答案】 D
【点拨】 认识中华文化包容性,要从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两个角度进行思考。
1.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______,
又有各自的___________。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______,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2.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___________、
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3.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_________。
考点三 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主干梳理
共性
民族特性
瑰宝
相互交融
凝聚力
认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要走出两个误区
在中华文化的民族性问题上,基本存在着两个思维误区:一是认为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就不同;二是认为既然各民族文化就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那么各民族文化都是相同的。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也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但不等于民族之间文化无共性。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深剖细析
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一直流传至今,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③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典题例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点“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③本身表述错误,违背了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
【答案】 C
【点拨】 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和发展的,中华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传播作出了贡献。
1.中华文化始终走在世界前列
【警示】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尤其是到了清朝,中华文化开始走向衰落,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训练1 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这说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持久深远,因而具有不间断性
B.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C.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D.中华文化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解析:选B。本题考查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材料强调中华文化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故选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但不能说文化具有不间断性,因为有些文化会走向衰落甚至是消亡,故A不选;中华文化到近代逐渐衰微,故C说法有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故D说法错误。
2.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就表现在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
领风骚
【警示】从内容上看,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确实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表现。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可以通过中华文化的区域性和中华文化的民族性表现出来。
训练2 当前,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过程中,广东省重点打造“岭南文化、活力商都、黄金海岸、美食天堂”四大品牌。这表明(  )
A.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
B.地域文化都是在本地域独立形成的
C.地域文化之间没有共性
D.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
解析:选A。本题考查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这个知识点。我国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材料强调广东打造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四大品牌,故A符合题意,而B、C显然是错误的。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在性质上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非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故D不选。
3.在中国,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就完全不同
【警示】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但不等于各民族文化之间无共性。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各自的民族特性,也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彼此之间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训练3 2012年6月17日,第四届海峡论坛大会在厦门举行。海峡论坛是两岸民间各界的大聚会,是两岸基层民众的大交流,更是两岸血脉亲情的大融合。福建和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法缘相循。其中,对“文缘相承”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台湾文化继承了福建文化的优点
B.福建文化与台湾文化相互传承、相互影响、取长补短
C.两岸文化具有相同的文化渊源,文化同根
D.台湾文化与福建文化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解析:选C。A项只强调“优点”,是不正确的;B项“相互传承”也是不正确的;D项中“继承与创新关系”说法也不正确。C项说法最符合题意。
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精彩纷呈
【背景材料】(链接生活实例!)
2012年7月6日,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
艺会演在北京京西宾馆落下帷幕。来自
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解放军总政治部,以及港澳台地区的36
个代表团齐聚北京,献上41台剧目、92场演出。56个民族都有演员参加,实现了中华各民族文化艺术的“全家福”。
本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精彩纷呈,给人们带来许多惊喜,许多震撼。各民族文化艺术在创新中绽放美丽,让人陶醉、振奋,也激人思想、奋进。它们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文艺会演组委会执行主席、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说,每个民族就是一朵美丽的花,用她装点祖国的大花园,祖国就会变得繁花似锦、多姿多彩、无比美好。
【命题视角】(打开思维之窗!)
►命题角度1:谈谈你对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的理解。
提示:(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区域性。
(2)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3)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
的骄傲。
(4)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命题角度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举办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意义。
提示:(1)举办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有利于提高各族群众的文明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举办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维护和发展文化多样性。
(3)举办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4)举办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创新体验】(提升做题能力!)
1.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由此可见(  )
①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④我国各民族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①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③说法错误,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双重性。
2.歌舞剧《海歌山魂凤凰情》从生活在福建的畲族、回族和高山族歌舞汲取灵感,将大自然的山水与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融为一体,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充分展示了福建少数民族的风情风貌。这说明(  )
A.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存在共性
B.文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反映
C.文化对社会、政治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D.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解析:选D。福建歌舞剧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体现了文化的区域性特征,故选D项。A、C与题意无关;B观点错误,因为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落后文化不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反映。
3.我国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歌舞,如台湾高山族的杵舞、侗族的大歌、壮族的山歌等,这些歌舞各具特色。这表明,中华各民族文化(  )
A.具有共性,具有一般的、普遍的规律
B.是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决定性因素
C.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
D.都是中华文化宝库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解析:选D。材料考查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强调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性,应选D项。A不符合题意;B、C表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