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 第一单元

  • 格式:  DOC
  • 大小:  80K    21页
  • 时间:  2017-11

同类资源

第一单元 习题1
大小:69K

第一单元 习题2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评卷(2)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42分)
一、(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百舸(gě ) 碧透(bì) 峥嵘(róng ) 挥斥方遒(qiú )
B、颓圮(tí ) 篱墙(lí )彷徨( páng) 默默彳亍(chìchù)
C、河畔(bàn) 青荇( xìng) 漫溯(sù ) 星辉斑斓(lán)
D、火钵(bō) 纤绳(qiān ) 飘泊(bó ) 忸怩不安(niǔ ní )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咒语 凌侮 荆棘 团脐 B、舵手 湿漉 跫音 花辨
C、榆荫 荡漾 寂廖 浮藻 D、艳影 凄宛 呕歌 羯石
3.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 )
①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________高的诗歌作品的。
②舒婷把这种深厚的感情________在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共鸣。
③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_______诗的意象。
A.品位 灌注 揣摩 B.品位 贯注 揣测
C.品味 灌注 揣摩 D.品味 贯注 揣测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读鲁迅的作品,你会随着作品一起愤怒、忧伤、欢喜,时而陷入沉思,时而掩卷失笑,叹为观止。
B.当时,解放区的大秧歌、活报剧一类下里巴人的节目,受到城里人极大的欢迎。
C.喜剧中的正面人物也应具有喜剧性,可这部喜剧中的两个正面人物道貌岸然,不苟言笑,与整个影片的气氛极不协调。
D.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侃侃而谈地乱说一通并不能解决问题。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了顶峰。
C.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给以严厉的打击。
D.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儿就没及格。6.下面是关于“新诗”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
B.“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
C.“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运用现代白话。
D.“新诗”不必讲究格律,不必讲究押韵。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了顶峰。
C.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给以严厉的打击。
D.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儿就没及格。
8.填入后边横线上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梅尧臣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后人引用,借以说明

A.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短长 B.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
C.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 D.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
9、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再别康桥》———徐志摩———当代———诗歌
B、《雨巷》———朱自清———现代———诗歌
C、《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现代———诗歌
D、《在一个地铁车站》———庞德———意大利———诗歌
10、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按时间可分为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也包括词和曲。
B、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内容的需要不尽相同,有的直接抒情,如《再别康桥》;有的“ 托意于物”,显示作者的联想和寄托,如《篱笆那边》。
C、我国第一部新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此后,以徐志摩、闻一多为代表的“ 新月诗派”,以鲁迅为旗帜的“创造社”等不断丰富着中国现代诗坛。
D、外国诗歌、诗体流派众多。其中最重要的诗体有:十四行诗,欧洲重要的抒情格律诗;俳句,日本古典短诗。重要的流派有:湖畔派、象征主义、唯美主义等。
二、(12分,每小题3分)
(2010·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申甫传
汪 琬
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辩。为童子时,尝系鼠媐①于途。有道人过之,教甫为戏。遂命拾道旁瓦石,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数奔突不能出。已而诱狸至,狸欲取鼠,亦讫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道人乃耳语甫曰:“此所谓八阵图也,童子亦欲学之乎?”甫时尚幼,不解其语,即应曰:“不愿也。”道人遂去。
明天启初,甫方为浮屠,往来河南山东间,无所得。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道人濒行,投以一卷书,遽别去,不知所之。启视其书,皆古兵法,且言车战甚具。甫遂留山中,习之逾年,不复为浮屠学矣。
已而瘞②其书嵩山下,出游颍州,客州人刘翁廷传所。刘翁,故颍州大侠也,门下食客数百人,皆好言兵,然无一人及甫者。刘翁资遣甫之京师。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遽薄京师,九门皆昼闭。于是庶吉士刘公之纶、金公声知事急,遂言甫于朝。愍帝召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遂立授刘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为参军,而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听其召募。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窭③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方择日部署其众,未暇战也。当是时,权贵人俱不习兵,与刘公、金公数相左,又忌甫以白衣超用,谋先委之当敌,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而会武经略满桂败殁于安定门外。满桂者,故大同总兵官,宿将知名者也,以赴援至京师,愍帝方倚重之。既败,京师震恐。甫不得已,痛哭,夜引其众缒城出,未至芦沟桥,众窜亡略尽。甫亲搏战,中飞矢数十,遂见杀。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及北兵引归,竟无理甫死者。距甫死数日,刘公复八路出师,趋遵化,独率麾下营娘娘山,遇伏发,督将士殊死战,逾一昼夜,诸路援兵不至,亦死之。
(选自《尧峰文钞》卷三十四,有删改)
【注】 ①媐(xī):嬉戏。②瘞(yì):埋藏。③窭(jù):贫穷。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人濒行 濒:临近
B.客州人刘翁廷传所 客:寄居
C.遽薄京师 薄:逼近
D.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卒:步兵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申甫失败原因的一组是(  )
①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
②率皆市中窭人子不知操兵者
③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④权贵人俱不习兵
⑤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
⑥诸路援兵不至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申甫小时候曾路遇一位道人,道人通过狸鼠的游戏向申甫展示了八阵图的神奇,并打算传授给他。但由于年幼无知,申甫不愿意学习。
B.申甫学佛不成而改学道人所传兵书。颍州大侠刘廷传的数百门客虽然喜欢谈论兵法,却都赶不上申甫,申甫因此得到了刘廷传的赏识。
C.申甫到京师后屡遭挫折,后得到刘之纶、金声等人的举荐,被皇帝召见后授予京营副总兵的官职,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
D.在满桂兵败、朝廷遭遇危难之时,申甫亲自带兵上阵杀敌,身中数十箭,为国捐躯,最后却没有得到朝廷公正的待遇,令人叹惋。
第Ⅱ卷(共108分)
三、(24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3分)
译文:
(2)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3分)
译文:
(3)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4分)
译文: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赋得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4)


(2)诗的后两句,诗人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


17、名句默写(5分,每空一分) 
1.挥斥方方遒,            ,        ,粪土当年万户侯。
2.满载一船星辉,                     。
3.像我一样地,            ,冷漠,凄清,又           。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20分)
斯梅塔那与《伏尔塔瓦河》
顾 艳
斯梅塔那是《伏尔塔瓦河》的作者,他用音乐描绘的河流,很早在我心里溅起浪花。我知道那条河是捷克人的母亲河。它哺育了世世代代波希米亚儿女,也哺育了斯梅塔那和德沃夏克这样伟大的音乐家。第一次听《伏尔塔瓦河》的时候,我被它波涛滚滚、气势浩大的旋律震撼了。那是一条多么博大的河流啊!它仿佛让我感到斯梅塔那,用生命拥抱了这条河流。那么深沉又那么激情。
《伏尔塔瓦河》是斯梅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一章。斯梅塔那写《我的祖国》是1974年,那年他正好50岁。然而50 岁是他生命旅途中灾难性的一年,这一年他的耳朵因病失聪,失去了宝贵的听力。这对一个作曲家来说,是致命的打击。没有了声音,世界成了一个死寂的世界。没有了声音,世界也成了万籁俱寂、万念俱灰的沉寂。他像贝多芬一样,以前所未有的激情开始了新的创造。
我无法想象,一个聋人要以何等的毅力和煎熬,才能让声音化为形象在他心旌飞扬摇荡。这一定是音乐在他心中的魔力。音乐是可爱的艺术。艺术就像仁慈和善良的女神:对于漫长和寂寞的黑夜,它给予了斯梅塔那白昼与光明的响亮声音。我想起肖贝尔谈音乐时说:“……你安慰了我生命中的痛苦,使我心中充满了温暖和爱情,把我带进美好的世界中……每当受苦的人把琴弦拨动..使我幸福得好像进入天堂。可爱的艺术,我衷心感谢你!可爱的艺术,我感谢你!”
是的,音乐是不朽的。一切都会匆匆消逝,唯有音乐能够常在。音乐是内在的海洋,是深邃的灵魂,更是一切善良孤独和智慧心灵的金窑和避风港。斯梅塔那在这个金窑和避风港里,整整花了五年时间,才最后完成《我的祖国》。在《我的祖国》中,最动人的乐章就是《伏尔塔瓦河》。它像斯梅塔那所说的那样:“……它在森林中逡巡,聆听猎号的回音;它穿过田野,饱览丰收的景象。在它两岸,传出乡村婚礼的欢声,月光下,水仙女唱着迷人的歌在浪尖上嬉闹。在河畔荒凉的悬崖上,保留着昔日光荣和功勋的那些城堡废墟,谛听着它的波浪喧哗。顺着圣约翰峡谷,它奔泻而下,冲击着危岩峭壁,发出轰然巨响。然后,河水更庄严。伏尔塔瓦河继续滚滚向前,最后同易北河的巨流汇合并消失在远方……”
我闭上眼睛倾听斯梅塔那的《伏尔塔瓦河》,眼角有晶莹的泪光。那种经历了大悲大喜之后的宁静,是斯梅塔那真正的宁静。我听懂了他在沉寂中倾吐的爱和激情,更听懂了他从血液里流淌出来的声音。我被久久地感动着、震憾着……
18、在《伏尔塔瓦河》中,斯梅塔那用音乐描绘的河流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条加以概括。(概括出三条即可)(6分)

19、文章最后一段说“我听懂了他在沉寂中倾吐出的爱和激情”,你认为这“ 爱和激情”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请简要回答。(5分)
20、对于失去听力的斯梅塔那,音乐具有哪些作用?(5分)

2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写到贝多芬,意在表明在音乐创作方面,斯梅塔那与贝多芬有着相似的经历,一样的激情,同样的成就。
B、作者引用肖贝尔谈音乐的一段话,足以证明“ 艺术就像仁慈和善良的女神”“ 音乐是可爱的艺术。”
C、“我闭上眼睛倾听斯梅塔那的《伏尔塔瓦河》,眼角有晶莹的泪光。”这句话既照应了开头,又表现了《伏尔塔瓦河》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D、作者认为《伏尔塔瓦河》是斯梅塔那血液里流出来的声音,是用生命与真情谱写出的动人乐章。
E、这篇散文将叙事、议论、抒情结合在一起,叙事角度新颖独到,议论抒情饱含着真挚的情感。
五、语言运用。(4分)
22、阅读下面的新闻,为其拟一则简要的标题,不超过15个字。(4分)
本报讯 (王翔 记者郑燕峰) 近日,第13届山东省“乡村青年文化节”在山东莒县招贤镇启动。启动仪式上,以科普宣传、送春联、义诊医疗、拍摄全家福、科普宣传为内容的各项活动和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艺演出,受到了广大农村青年的热烈欢迎。团山东省委向招贤镇青少年活动中心赠送了电视机和图书。
自1998年以来,山东省已成功举办了12届“乡村青年文化节”。
(摘自2012年1月18日的《中国青年报》)
答:

六、写作(60分)
23、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评卷(2)
答案及解析
1、A (B 颓tuí;C 畔,pàn;D 纤qiàn)
2、B (A. 没有错别字;B. 花瓣;C. 榆阴寂寥;D. 凄婉讴歌碣石)
3.A 解析:品位:名词,指物品的质量或文艺作品所达到的水平;品味:动词,仔细体会玩味。贯注:精神集中;灌注:浇进、注入。揣摩:反复思考推敲;揣测:猜测。
4.B 解析:本题考查对成语语义、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的理解。“叹为观止”赞美所见的事物好到极点,不用于指读文章;“道貌岸然”感情色彩属贬义;“侃侃而谈”指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属褒义,与语境不符,宜换用“夸夸其谈”。
5.D 解析:A.否定错误,不能说“防止”“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所以应去掉“不”;B.“不管”应改为“尽管”;C.不能说“仿造”“伪劣产品”,应改为“制造”。
6.D 解析:“新诗”虽然不像近体诗那样恪守格律,但也并不是不讲究格律与押韵而完全自由化。“新诗”也同样要有音韵美,要有节奏感。
7.D 解析:A.否定错误,不能说“防止”“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所以应去掉“不”;B.“不管”应改为“尽管”;C.不能说“仿造”“伪劣产品”,应改为“制造”。
8.B 解析:题目中所填语句为尾句,是对梅尧臣诗句的总结。诗句所谈的事物有两个,陈述方式为“梅逊雪”“雪输梅”,可见,诗句表现的是梅雪各自的短处,而A、C、D总结时语意却有所扩大或转移,因此选B。
9、C.
10、C.
11、解析:选D。卒,通“猝”,仓猝。
12、解析:选C。A项,代词,代八阵图/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介词,向/介词,对于;C项,都是介词,凭借;D项,代词,他,代指申甫/语气副词,大概。
13、解析:选B。④是说权贵人,⑥是申甫死后的事。
14、解析:选C。应该是被皇帝召见后,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皇帝立刻授予申甫京营副总兵的官职。
15、
(1)申甫到了嵩山,又碰到了原先(或“以前”)年幼时遇见的道士,请求学习他的兵法,用对待老师的礼节侍奉他。
(2)申甫多次凭借他的兵法拜谒(或“拜见”)许多高官大臣,经常不被听从、信任(或“相信”)。
(3)于是权贵们争相责怪申甫,又讥讽刘之纶、金声不懂得鉴察人(或“不了解人”“不会用人”)。
16、【答案】
 (1)塑造了一位因为丈夫远行久而未归,内心空虚,无心劳作,日益憔悴的思妇形象。
(2)诗的后两句采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思妇因为日夜思念,容颜憔悴,宛如那圆圆的明月,在逐渐减弱其清辉,逐渐变成了缺月。写得既含蓄委婉,又真挚动人,给人以鲜明的美的感受。
(该诗首句表明了一个时间概念。良人离家有多久呢?诗中没有说,只写了“不复理残机”一句,发人深省:首先,织机残破,久不修理,表明良人离家已很久,女主人长时间没有上机织布了;其次,如果说,人去楼空给人以空虚寂寥的感受,那么,君出机残也同样使人感到景象残旧衰飒,气氛落寞冷清;再次,机上布织来织去,始终未完成,它仿佛在诉说,女主人心神不定,无心织布,内心极其不平静。以上,是对事情起因的概括介绍,接着,诗人便用比兴手法描绘她心灵深处的活动:“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这里,诗人用皎皎明月象征思妇情操的纯洁无邪,忠贞专一。她日日夜夜思念,容颜都憔悴了,宛如那团圆月,在逐渐减弱其清辉,逐渐变成了缺月。“夜夜减清辉”,写得既含蓄婉转,又真挚动人。比喻美妙熨帖,想象新颖独特,饶富新意,给人以鲜明的美的感受。)
17、省略
18、(1)波涛滚滚,气势浩大; (2)流域广阔,瑰丽庄严;
(3)博大深沉,充满激情; (4)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19、是对祖国、对自然、对生命、对艺术的热爱,是向不幸命运抗争的毅力与精神。
20、(1)音乐是心灵的金窑和避风港(或:音乐抚慰了生命中的痛苦);
(2)音乐是沉寂中倾吐爱和激情的方式。
21、A E(A 项“同样的成就”不对,E 项“叙事角度新颖独到”不对)。
22、第13届山东乡村青年文化节启动
23、省

参考译文:
申甫是云南人,他性情任侠,善于言谈。在童年时,曾经在道途中用绳系鼠嬉戏。有道士路过这里,想教给申甫戏耍的方法。于是让申甫用道旁的瓦石,布置在地上的四边,把老鼠投在里面,鼠数次横冲直撞却不能冲出。后来引诱来狸猫,狸猫想抓住老鼠,最终也不能进入,狸猫与老鼠相持好久。道士就小声地对申甫说:“这就是所说的八阵图,小孩子也想学吗?”申甫当时尚且年幼,不理解他的意思,便随即说:“不想学。”道人就离去了。
明朝天启年初,申甫刚刚当了和尚,往来于河南山东等地,没有什么收获。申甫进入嵩山,又遇见了原先年幼时遇见的道士,请求学习他的兵法,用对待老师的礼节侍奉他。道人临近出行时,把一卷书送给申甫,马上就离去了,也不知道去了哪里。申甫打开书卷,内容都是古代的兵法,并且很详细地介绍了车战。申甫就留在山中,学习超过一年,不再从事和尚职业了。
不久申甫把书埋在嵩山下,外出游历颍州,寄居颍州刘廷传家。刘廷传原来是颍州的大侠客,门下有食客几百人,都好谈兵事,然而没有一人赶得上申甫。刘廷传资助派遣申甫到京城。申甫多次凭借他的兵法拜谒许多高官大臣,常常不被听取信任。愍帝即位时,清兵从大安口进入,迫近京师,九个城门皆在白天关闭。于是庶吉士刘之纶、金声知道形势危急,就向皇帝举荐申甫。愍帝把申甫召到便殿,用温和的旨意勉励他,申甫感动得哭泣,在殿俯下叩头,大声说:“我没有才能,愿意誓死为国出力。”于是随即授刘之纶为兵部右侍郎,金声为御史参军,申甫为京营副总兵,然而实际上没有给申甫兵权,听任他自己招募。过了三天,招募的士卒集合在一起,全都是些不知道兵事的穷人,而申甫所传授的功术,又擅长用车,因时间仓猝最终不能办成。正要再选日子部署人马,不久战事开始了。正当那时,当权的人全不知兵事,与刘公、金公多次政见不一,又妒忌申甫以平民身份被任用,谋算着先让他阻挡敌人,白天晚上地传下兵符,督促申甫出战,这时恰逢武经略满桂战死在安定门外。满桂是原来的大同总兵官,有经验的知名大将,来京师援救,愍帝正器重他。败后,京师震动惊恐。申甫没办法,痛哭后,在夜里带领他的手下用绳缒下出城,还不到芦沟桥,手下人就逃跑得没有多少人了。申甫亲自迎战,身中数十箭,最后被杀。于是权贵们争相责怪申甫,又讥讽刘、金两人不了解人。等清兵撤退,竟然没有人理会申甫等战死的人。离申甫战死几天,刘公又带领八路军队出兵,奔赴遵化,独自率领手下在娘娘山安营,遭遇伏击,督促着上下官兵殊死抵抗,持续了一昼夜,各路援兵不到,也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