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作文>初中作文教学>中考作文指导
  • 资料信息
  • 科目: 

    中考作文指导

  • 格式:  DOC
  • 大小:  541K    227页
  • 时间:  2017-12

中考语文主题阅读写作教练(211页)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中考语文
主题阅读写作教练
【2012年D版】


二〇一二年七月八日

语文主题阅读系列【2012】
中考语文先读后写:聆听校园之声 - 1 -
中考语文先读后写:讴歌风土人情 - 18 -
中考语文先读后写:谱写人文情怀 - 33 -
中考语文先读后写:履行责任义务 - 49 -
中考语文先读后写:书写亲情之歌 - 66 -
中考语文先读后写:奏响生命之歌 - 84 -
中考语文先读后写:维护人格尊严 - 100 -
中考语文先读后写:把握时代脉博 - 117 -
中考语文先读后写:构建和谐社会 - 134 -
中考语文先读后写:吟唱感动心曲 - 150 -
中考语文先读后写:品味文化盛宴 - 166 -
中考语文先读后写:树立远大理想 - 181 -
中考语文先读后写:攀登科技高峰 - 198 -

中考语文先读后写:聆听校园之声
主题阐述
校园是知识的摇篮,是文化的家园。校园中我们熟悉的环境,亲切的面孔,多彩的生活,无不吸引着我们。校园,是我们体验时代、社会和人生的一个平台。
我们一踏进中学的大门,就深深地爱上了这里,心中也充满了收获的甜蜜。
漫步于林荫道上,我们贪婪地嗅着花草的气息;驻足在图书馆前,我们仿佛已融入知识的海洋;徘徊在科技馆周围,我们羡慕地望着端着实验器具来去匆匆的学生们,脑中不禁遐想,这里蕴藏着多少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
在这藏龙卧虎之地,我们年轻的心,纵横驰骋中多了份牵挂,多了份担忧。收起小学时那颗疯玩的心,捧起沉甸甸的课本,我们,一群求知若渴的少年,正向着心中的太阳飞奔,一路上披荆斩棘,却永不停息。校园这块肥沃的土地,正将她丰富的营养源源不断地注入我们的血脉,让我们走得踏实、走得有力。她不但给予我们知识,而且让我们健康成长!
校园是学习的天堂,她给了我们一双自由翱翔的翅膀……接下来,就让我们撷取校园花朵,聆听校园之声吧!
原题回放
漏掉的“三好生” 陈庆苞
上小学的时候,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他从未当过“三好生”,也从未想过当“三好生”,尽管他的成绩不错,表现也很好。
村子很偏僻,村子的东北方向有一个军营,军营子女就成了学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比农家子弟“得宠”。村里的孩子若非很出色,很难引起老师的注意。他那时很自卑。
五年级临放假时,学校照例在小操场上召开表彰会,“三好生”上台领奖往往是表彰会的高潮。校长在上面讲话,学生在下面说话,老师在后面吸烟,整个操场乱哄哄的什么也听不见,他坐在下面低着头想自己的心事。
“要发奖了!”有人喊了一声,同学们的目光都聚到主席台上。被喊到的大都是军营子女,他很羡慕他们。当然仅仅是羡慕,即使夜里做一百零八个梦也不会梦见自己当“三好生”,他觉得“三好生”不是他这种人当的。直到旁边的“大棍”用胳膊肘捣他,“快!校长喊你到台上领奖,你是‘三好生’啦!”福星真的照到了自己的头上。他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激动得不知所措。
“快去呀!”旁边的几个人叫道。
就这样,在小学临毕业的那个学期,他第一次被评上了“三好生”。
领奖的时候,为了替农家子弟挣回面子,他走得郑重其事。到主席台上,他也像军官子女那样向校长敬了一个标准的队礼。
接下来,就该双手接奖状了。
“你来干什么?”校长的神色奇奇怪怪,脸上没有一丝笑容。
“我来……领奖呀。”他不明白,为什么校长对别的“三好生”笑容可掬,唯独对他冷冰冰的。他有些委屈。
“领什么奖?!”校长一下子暴怒起来,“简直是胡闹!”
他一下子懵了,“不是你喊我来领奖吗?”
“我叫你来领奖?”校长把“三好生”名单往他面前一递,“你看看,上面连你的名字都没有,我会叫你来领奖?”
他听到身后传来了同学们的笑声。只听“大棍”一边笑一边大声嚷嚷:“哎,他信了!他信了!”
这时他才知道自己被人捉弄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无地自容,转身就跑。
他的班主任,一个不苟言笑、做事认真得近乎古板的人,走过来拦住他:“别走,这次‘三好生’有你呀。”
全场一下子静了下来。
班主任走到校长面前:“这次‘三好生’有他。怎么能没有呢?我明明记得有嘛。”
校长生气地把名单递给他。他仔细地看了两遍,一拍脑门:“哎呀,你看我!我写名单的时候把他漏掉了,都怪我!”
校长脸一沉,“胡闹!亏你平时那么认真,也能出这种错!现在怎么收场?”
全场静得出奇。
班主任把上衣口袋里的钢笔拿下来递到他手上:“没有奖状和红花了,这个奖给你吧!”班主任平时常穿一件蓝色中山装,上衣口袋里常常别着一支钢笔,钢笔的挂钩露在外面,在阳光下白灿灿的,常引得学生羡慕不已。要知道,那个时候对一个农村孩子来说,钢笔还是奢侈品啊。
那个寒假,他过得既充实又兴奋。他拥有了第一支钢笔,最主要的是,这支笔代表着一种荣誉,是自己应该得到的奖品。他的自卑感一下子就消失了,从此和“三好生”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高中毕业,进入大学。
他当时对班主任虽有感激,但更多的是埋怨,埋怨他一时的疏忽让自己在众人面前出了丑。要是领奖那天没有那令人难堪的一幕该有多好!他常这样想,并遗憾万分。从此以后,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他见了班主任总觉得不自在,尽量躲着走。班主任一笑置之,待他如故。
二十年后,他已是某中学的一名班主任。
一天,他向妻谈起了往事,提到他当年的班主任,那个平时不苟言笑、做事认真得近乎古板的人。
“你说,他那么认真的一个人,怎么能把我漏掉呢?”他感慨道。
妻子笑吟吟地反问道:“他那么认真的一个人,怎么能单单把你漏掉呢?亏你现在还是班主任。”
半晌无语。夜半,他披衣而起,两眼含泪,拿起信笺……
(选自《青年文摘•红版》)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十四段中“那令人难堪的一幕”所指的内容。
题型解析:此题直接让考生回答文中所写主体事件的经过,是目前出现率较高的一种题型。
失误分析:本题设计得较为简单,考生很容易得分。失分是由于考生不能很好地对文章思路进行整体把握,以及提炼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不强所造成的。
参考答案:上台领奖,没有其名,校长暴怒,同学嘲笑。
2.文中第三段画线句子属于场面描写,它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
题型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语句的表达效果及其在结构上的作用,比较简单,考生也容易得分。
失误分析:考生不了解描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不能较好地对文章所写情节进行整体把握。
参考答案:渲染气氛,为下文写“他”被同学捉弄而上台领奖的情节作铺垫。
3.第二十七段:“‘你说,他那么认真的一个人,怎么能把我漏掉呢?’他感慨道。”请你揣摩“他”说此话时的心理。
题型解析:此题是让考生理解、想象人物心理,需结合上下文内容进行解答。
失误分析:考生不能明确写出人物的心理,或归纳不全面。
参考答案:对班主任的疏忽深感遗憾,并流露出不满和埋怨。
4.文章结尾,“他”为什么“两眼含泪”?
题型解析:此题是让考生根据文段或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
失误分析:考生对文章结尾语段在文中所起作用了解不清,只停留在文本含义层面,不能准确写出人物心理。
参考答案:对班主任心怀感激,为自己未理解他的良苦用心而愧疚。
名篇赏析
永远的账单 金波
现在看来,那是一种很幼稚的行为。而当时,他确确实实是那样想的,那样做的。
那是若干年前,这里的山村比现在更穷。那一年,穷苦的山沟竟出了一个中学生。这就奇了,更奇的是,这个学生每天要赶20里的山路到村中学去读书呢。学校没有食堂,学生便日吃两餐。山里的冬天来得早,也许是日头短,来不及做早饭吧,公鸡刚叫两遍,学生便怀揣一只大红薯,踏着早霜上路了。中午,同学和老师回到附近的家里去吃饭,只有这个学生守校,将那只红薯放在火旁烤一烤,权作中餐充饥。
这样大约吃了两个月。山上贫瘠,养不起更多的庄稼,学生家里的红薯便有限。学生吃尽了家里的红薯后,不得不打消了吃中餐的念头,每天中午靠在火炕上,捧着书读。
红红的火苗映照着那张又黑又瘦的小脸庞,学生忍着辘辘饥肠,全神贯注地读书写字。
一日中午,班主任岳老师来得特别早。他来到学生跟前,用他特有的虚弱的声音轻轻问:“你天天中午不吃饭吗?”
学生从书中惊醒,不好意思地说:“晚上多吃一碗就赶过来了。”
岳老师摇摇头:“如果一顿饭能解决问题,人为什么吃三餐?这样吧,你中午到我家吃饭去。”
“不,不!”学生的脸更红了。学生知道,家太穷,还不起老师的情。
“我知道你不好意思。你这样用功,长大了肯定有出息;等你有出息了,你再还我行不?”
“岳老师,一顿饭收多少钱?”学生当真了。
“饭收一毛,菜收一毛。这样吧,一天按两毛收行不行?”岳老师慈祥地笑着说。
学生也点头笑了。他想:这是合情合理的事,正如借债还钱一样。
这样,每到中午,他就跟岳老师去了。岳老师的家也穷,孩子也多,吃得不比他家好。但饭香。饭后,他在他辟了专栏的日记本上记下了他吃饭的天数和款项:某月某日,两角……
三年来,他一共欠了老师300多元。
学生没有辜负老师和家长的希望,他考上了师范学校,三年后参加了工作。当他怀揣第一个月工资,回到母校找岳老师的时候,得到的第一个信息是:年近六十、患有心脏病的岳老师,已经与世长辞了。
他匆匆赶到老师家,却再次扑空,邻居告诉他:老师的家已搬回原籍了。
失魂落魄的他又找到了岳老师的坟墓。此刻,还债的事已使他满脸通红和愧疚,他羞于启齿。他久久地伫立在芳草萋萋的墓前,泪流满面,最后才喃喃地说了一句:“恩师,我知道怎样热爱自己的工作了。”
(选自《精美小小说读本》)
特色赏析
看过很多写老师和学生的故事,多数都是写学生怎么感激老师的教导,但这是一个让人意外的故事:一顿两毛钱的饭菜,饭一毛,菜一毛。岳老师用这种算法让学生免去了羞涩,让学生的希望慢慢跟着身体一道成熟。
在那个穷苦的山区,因为岳老师的这种别出心裁,学生才得以考上师范。想来,作者的安排也独具匠心:他让学生考上了师范,而这里正是老师的发源地。尽管岳老师去世了,尽管岳老师的家搬回原籍了,但是我们不用担心,学生从岳老师家一直追到岳老师的墓前,心中始终是充满感激的。以后,这个山区会出现又一个“岳老师”,和更多成功的“学生”。
强化训练一
人生的偶然 雪小禅
人生是有许多偶然的,所以,也就多了很多机会。
16岁的时候,她只是个很平常的女学生,学习下等,和一些已经在社会上打工的女孩子混在一起玩。那时她上初二,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在哪里。
一次期中考试前,她的好友悄悄把她拉过来说:“告诉你个好消息,我有这次考试的卷子了。”
原来,另一个学校已经考过,而有人告诉她,她们这次考试就是用这张卷子。
那是张数学卷子,她几乎把它背了下来,如果按她的真实水平,她只能考30多分吧,但她那次考了一个全班第一,她的朋友也背了其中一部分,考了70多分。让她没想到的事还在后边,所有人都怀疑她作弊了,但就是作弊也不可能考98分啊,只有老师表扬并鼓励了她,说她进步很快,以后肯定还会考出好成绩。那一刻,她差点流了泪,她没想到老师相信她,况且同学们对她的羡慕让她体会到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喜悦和兴奋:原来,学习好了可以如此自豪!
从那以后,为了证明自己没有作弊,为了对得起老师那句话,她像发了疯一样狠劲学习,并从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不久,她的学习成绩果然跃居全班第一。一年后,她考上了重点高中。三年后,她考上了北大。
如果不是那次偶然偷来的试卷改变了她的命运,她本来也是和那些农村的女孩一样,毕业以后去外地打工的。那个考了70多分的女生最终去了一个饭店端盘子,而几年之后,她去美国留学了。
是那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一切,她抓住了那个机会。而那个女孩子,却没有抓住,于是结果如此不同。十几年后她回母校作报告,说了自己的故事。当时已经白发苍苍的数学老师对她说出了真相:孩子,当时我就知道你是作弊了,因为以你的能力不可能考98分。但我想,也许你从此能发奋,所以,我给了你鼓励和信任。
那一刻,她的泪水流了下来。在人生最关键的时刻,那个最明白她的人,没有把她当贼一样揪出来,而是给了她鼓励,让她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
……
其实人生有很多偶然,有很多重新开始的机会,不要轻易放弃上帝给你的任何一个机会,也许一次偶然,就可以改写你的人生。
(选自《读者》,有删节)
1.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并说出它在全文中的作用。
2.她的数学老师明明知道她作弊了,非但“没有把她当贼一样揪出来”,反而表扬并鼓励了她,这不是在欺骗学生吗?你是否赞成老师的这种做法?
3.“那个最明白她的人”是谁?“明白她”什么?
4.同样的经历,“她”和“女友”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作者通过对比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你的人生是否出现过这样的机会?你抓住机会了吗?如果抓住了,谈谈你的变化;如果没抓住,说说你看了此文后有哪些思考。
强化训练二
老师的泪 齐玉
初二时,我竟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我的语文老师。
老师姓杨,爱穿白色的裙子,她在讲台上讲蓝蓝的天,青青的草,像一片白云飘来飘去,轻盈极了。
她有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笑时,便成了甜甜的弯月……
“齐玉。”杨老师叫我。
我发怔。
“为什么走神?”她停止讲课,走到我面前。
云飘到我眼前……可我仍愣愣的。“我,我喜欢看你的眼睛。”我说。同学们哄堂大笑。在笑声中,她的脸红红的,(A)美丽的眼中似乎还有泪水——她刚从师范大学毕业呢。
“你——你请出去。”
我懊丧地走出了教室。她从没发过火,这一次一定真生气了。
第二天,杨老师叫我们写周记。我花了整整一个晚上,把心中的苦水倾倒出来:“美丽的妈妈死了,爸爸根本就不管我,整天就知道玩麻将、赌博。他被公安局抓走,判了三年徒刑。我冷了、饿了、怕了、病了,也没人知道。那时我常常一边哭,一边看妈妈的相片;可现在我长大了,是个男子汉,我不哭,把泪水咽在心里。我只有恨,恨我爸。我毕竟是个孩子,需要爱护,需要有人听听心里话。我选择了我的语文老师。因为,她像妈妈。”
不久后的一天,杨老师把我叫到她的宿舍,我诚惶诚恐地走进她的房间,只见她眼睛红红的。
“原谅老师,好吗?”
泪水涌出我的眼睛,尽情流淌。在同学面前,甚至在爸爸面前,我从不流泪;可在她面前我做不到,我哭了,尽情地哭了。
她等我哭完,便为我擦干泪水,轻轻地讲了一个姑娘的故事:
“一个小姑娘上中学时,父母在一次车祸中双亡,只剩下她孤苦伶仃一个人。当小姑娘绝望时,是她的老师收养了她,给她生活的勇气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后来,小姑娘考上了师范大学,可老师不行了。弥留之际,小姑娘跪在老师的床前,哭着说:‘妈妈,我还没报答您呀!’老师却含笑地说了一句:‘给你未来的学生吧……’”
(B)杨老师泪水盈盈。
我明白了:“杨老师,你也……”
她擦了擦眼泪,微笑着扶住我的双肩:“你是个男子汉,对吗?”
我呜咽着点点头。
“你恨爸爸,这不好。男子汉不这样,男子汉是笑着面对整个世界的,真的。笑一笑,你笑一笑。”
我咧了咧嘴。
“我会帮助你的——像我的老师一样。”她眼中突然滚出了泪水,洒落在我的额头上。
“记住你是个男子汉,做个乐观、正直的人!”
我狠狠地点点头。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觉得我额上有着圣洁的印迹。我永远也忘不了。
(选自《读者》)
1.文章开头说“我竟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我的语文老师”,其实,“我”喜欢语文老师的原因是什么?
2.第二、三自然段对老师外貌的描写,目的是表现老师_____的外表和_____的心灵。
3.文中多处写老师的“泪”,细腻传神地表现了老师的心理和情感。请你简要回答,横线(A)处的“泪”,表现了杨老师当时怎样的心理?横线(B)处的“泪”,表现了杨老师对恩师怎样的情感?
4.最后一段“我觉得我额上有着圣洁的印迹”一句中,“额上有着圣洁的印迹”指的是什么?
5.文中杨老师对“我”说“男子汉是笑着面对整个世界的,真的。”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或体会。
强化训练三
孩子,其实你不必这样 张丽钧
距离中考还有20多天了,初三复习进入白热化的状态。
这天,一个叫程海的初三男生来找我,嗫嚅地说:“老师,我写了一篇作文,想麻烦您给我看看。”我欣喜地接过作文。我不教他,但我一直在留意他。他长得又瘦又小,但成绩十分优异;他是“特困生”,三年的学费全免。
那是一篇写得挺不错的作文,我很喜欢,就边改边将它敲进了电脑。当我把一篇打印稿交给程海时,(A)他喜出望外地看着我,一迭声地说了七八个“谢谢”。
后来,从他班主任那里得知,他对自己很苛求。他生活那么困难,却不肯接受大家的捐助。每次买饭,都是二两米饭,半份素菜。初三这么苦,这么累,我不由得有点心疼和担心他。
过了两天,我特意到初三的售饭区等候程海。程海来得很迟,我知道他特别惜时,晚一些来是为了错开排队的高峰。程海往打卡机里插卡的时候,我看到显示屏上清晰地跳出了61.50元的字样。他买了一份饭、半份菜,还剩60元钱。我和他边聊边往就餐区走。当我确信周围没有人注意我们时,我把自己的饭卡递到程海面前,假装很随意地说:“我们交换一下好吗?别紧张,我需要减肥,你需要长肉,咱们一起努力,到中考那天,你把我饭卡里的钱用完,我把你饭卡里的钱用完,你说好不好?”程海有些手足无措,低声说:“老师,我的……钱,够用。”我说:“我看见你的卡里还有多少钱了。别让我着急了,咱们俩其实是互相成全。好了,把你的卡给我吧。”(B)程海说了声“谢谢”,就和我交换了饭卡。
我的饭卡里存有200元钱,足够他用这20天了。那之后,当我去食堂买饭,偶尔遇到去往初三售饭区的程海,我都会向他做一个“V”型手势,鼓励他努力吃、努力学。
中考来了。
中考又走了。
(C)程海到学校来找我,郑重地将饭卡还给了我,并真诚地向我道谢。我也找出他的饭卡,笑着说:“我的任务完成得不错,你可不如我。你看你,还是那么瘦!”程海说:“其实我长肉了,偷着长的,老师看不出来。”
中考成绩下来了,程海的成绩非常优异。
当我在买饭刷卡时,屏上居然显示出了140元钱的字样!我一下子懵了。我到储款机那里查询,结果这张饭卡近期没有储过款!也就是说,在中考前的20天里,程海仅仅花去了他“自己”的那60元钱!
我捏着那张饭卡,突然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我惊问自己:是不是我在无意中伤害了这个非常要强的孩子?
此刻,如果程海出现在我面前,我将对他说些什么?我想我可能会说:孩子,穷,本不是你的错,不要用自己羸弱的身体去给“穷”这东西殉难,它不值得。如果一个人表示愿意和你并肩迎击困难,你自然可以分析他的用心是否真纯;而当你明白他原是揣着一颗善心,并希望用这颗善心给你温暖的时候,你就应当赐给他一个机缘。要知道,有人会把你欣然领受一份善意看成是对他的至高奖赏。他期待着你幸福地体察到他的良苦用心,他也期待你日后同样成为慷慨地赠予他人温暖的人。
孩子!我们之间曾发生过一个美丽的故事:你的一篇作文给我们共同创造了一份有价值的记忆。相比之下,如今被我捏在手里的饭卡是多么的不幸,它本是想殷勤地编织一个动人的故事的,岂料却留下了一处败笔。
孩子,你在高中还好吗?买饭的时候,别总去得那么迟,早一点去,可以买到热一些、可口一些的饭菜。
(选自《读者》)
1.与程海交换饭卡时,“我”先“确信周围没有人注意”,然后才“假装很随意”地对他说了“我”的意思。“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当发现程海仅花去他自己的60元钱时,为什么“我”突然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
3.文中三处画线句子三次写到了程海对“我”的感谢。请结合文章,谈谈它们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内心活动。
4.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涉及“我”帮助程海修改作文一事,从全文结构来看,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5.文章的后三段的议论抒情部分有不少发人深省的精彩语句。请摘录一句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抄写下来,并写出你的心得体会。
文题亮相
每个人都要有一种精神,只有有了这种精神,才会拥有进取的力量,才会从历史的长河中脱颖而出,使人生的花朵永不凋零。校园中的中学生同样需要精神的感染与召唤……
请以“精神”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思路点拨
这是一个宽泛的话题,考生很容易把握,在选材、立意和构思上都非常自由。作文时可从以下角度切入:
1.“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傲骨”是一种顶天立地的精神,它可以让人名垂青史,也可令那些卑躬屈膝者无颜以对。写作时,可根据自己的文化积累,描写智者勇者的勇敢精神。司马迁、文天祥拥有这种精神,刘禹锡、谭嗣同具备这种精神。而另一些人,面对敌人的淫威,卑躬屈膝,令世人唾弃!
2.“奋斗”是一种精神。它是扭转乾坤的力量,是卧薪尝胆、闻鸡起舞、“神七”成功升天的执著精神。写作时,可写名人与苦难相连,贝多芬等很多人都是通过奋斗,才使他们的人生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可写每次考试后,惊叹“黑马”的出现,殊不知在其背后是多少个日日夜夜的鏖战。我们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通过奋斗改变我们自己。
3.“自信”是一种勇于攀登的精神。拥有了自信,就有了进取的力量。把自信当成一种宝贵的财富,只有拥有了“自信”,我们才可以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凄风苦雨。因为自信让我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使我们不断迎接挑战,走向成功。
升格之前
生活的启示 李子昂
“无论头顶是怎样的一片蓝天,我都将坚忍地对待。”这是英国著名诗人拜伦的一句名言。正是它,给了我生活的启示,坚忍——我所追求的品格。
小学的岁月里,我无忧无虑,曾一度成为老师们的宠儿,同学们的榜样。我迷恋于这片晴空,陶醉了……转眼上了初中,没有了老师们的体贴关照,没有了同学们的众星捧月,我迷惑了,仿佛丢失了自我。当我满眼含泪地拿到第一次测验的89分成绩时,却不知道还有更多的79分、69分在等着我。竞争,周围充满了竞争的火药味,然而,正是这无情的竞争,使我结识了坚忍。
为了锻炼自我,初一时我参加了全国举办的“希望杯”数学竞赛,在数学的天堂里,我找到了真我。一项项全市、全省、全国的大奖向我飞来。但,我并不满足,我要全面发展,于是,课堂上,我专注于老师的一词一句;课余时间,我全身心投入埋头苦读。进入初三后,我每天雷打不动的演算没有白费,每课坚持不懈的笔记没有白费,我的成绩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我真感谢那些强大的竞争对手,是他们激发了我的斗志。
生活给我的启示是:面对困难,逃是软弱,避是消极,躲是无能。只有面对挑战迎难而上的人才是生活的强者。此时,我又想起了生活的勇士——史铁生,他用坚忍的品格紧扼住命运的咽喉,向生命的每一个驿站发出生命的呐喊,他那坚强的意志是我们最应该学习的榜样。
毕竟,生活不是梦,而是双手托起的一片晴空!

升格建议
本文先借拜伦的名言引出论题,接着回顾自己遭遇挫折奋起拼搏的经历,再借史铁生的事例论证论点,最后以抒情的笔调发出号召,是一篇很好的考场作文。
但文章开头“正是它,给了我生活的启示,坚忍——我所追求的品格”一句不妥,结尾不能较好地与前文照应。另外,个别语言还需推敲。
升格之后
生活的启示
李子昂
“无论头顶是怎样的一片蓝天,我都将坚忍地对待。”这是英国著名诗人拜伦的一句名言。坚忍也是我追求的品格,是的,要善待生活中的任何一次失败、挫折与过失,正是这些凄风苦雨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给了我们很多生活的启示。
小学的岁月里,我无忧无虑,曾一度是老师们的宠儿,同学们的榜样。我迷恋那片晴空,陶醉于其中……转眼上了初中,没有了老师们的特殊关照,没有了同学们的众星捧月,我迷惘了,仿佛丢失了自我。当我满眼含泪地拿到第一次测验的89分成绩时,却不知道还有更多的79分、69分在等着我。竞争,周围充满了竞争的火药味,然而,正是这无情的竞争,使我变得坚忍。
为了锻炼自我,我初一时参加了全国性的“希望杯”数学竞赛,在数学的天空里,我逐渐找到了自我。一项项全市、全省、全国的大奖向我飞来。但,我并不满足,我要全面发展。于是,课堂上,我专注于各科老师所讲的每词每句;课余时,我全身心地埋头苦读。进入初三后,我每天雷打不动的演算没有徒劳,每节课上坚持不懈的笔记没有白费,我的成绩如芝麻开花——节节高。细想想我真要感谢那些强大的竞争对手,是他们激发了我的斗志。
生活给予了我深刻的启示:面对困难,逃是软弱,避是消极,躲是无能。面对挑战,只有迎难而上的人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此时,我又想起了生活的勇士——史铁生,他用坚忍的品格紧扼命运的咽喉,在生命的每一个驿站发出生命的呐喊,他那坚强的意志是我们最应该学习的。
同学们,我们将是新世纪的主人,要靠自己驾驶生命的航船,让我们牢记生活的启示,以百倍的勇气挑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