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作文>初中作文教学>中考作文指导
  • 资料信息
  • 科目: 

    中考作文指导

  • 格式: 
  • 大小:     
  • 时间:  2017-12

如何应对中考作文字数问题探讨

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该文件

如何应对中考作文字数问题探讨
浙江东阳市城东罗屏初中   陈东辉
现在的中考作文,常见的一个要求就是“字数不少于……”,这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不算是什么大问题,但对部分学生而言,要在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写出五六百字以上的作文,也还有一定的困难。笔者就为此给这一部分同学支一支招。
第一、选好文体。现在的作文,基本上不作文体方面的要求,因而,学生就可以在文体选择方面拥有较大的自主权。相对而言,选择记叙文比其他文体更容易达到字数的要求。在写记叙文的时候,我们可以将记叙文的六要素充分地交待。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常讲“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要求在写作文时能够一波三折乃至多折。为了使作文波澜起伏,我们又常常可以采用如“误会法”、“悬念法”、“节外生枝法”等手段,这在记叙文中最为得心应手。写作技法的运用,文章自然就会变长,字数问题也就可以解决。改写议论文,如果缺乏足够地论据收集与积累,那为了字数而作文,就会显得空洞、罗嗦,影响作文的表现力。
第二、注重描写。在选定记叙文的前提之下,我们就要求将描写进行到底。记叙文的写作,最大的误区便是以叙述代替描写,历年中考作文中都有一些素材较好,角度较好的文章,因为叙述干巴,缺乏生动传神的描写而被判低分。我们在写作记叙文时,叙事要求详尽,描写则要求形象。我们将描写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环境描写,一类为人物描写。举个自然环境的描写来说,“太阳升起来了”,我们如果稍加描写,换成“清晨,东方的天空渐渐显示出了鱼肚白,不久,那天边的云彩由白变粉,由粉转红,一条条的射线将薄薄的云儿割开了一丝一缕。即而,一道红色的弧线探出在层层云彩之间,这道弧线铆足了劲向上探头,将身边地云彩拼命地往外挤,而它自己也由最初的一道变成了一轮。这样,一个火红但却不耀眼的朝阳,掀起那头上的盖儿,露出在了东方的天际,开始了它新一天的征程”,就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太阳升起时的那种情景,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不用说,这样一来,字数上就多了许多。同样道理,如果将描写用到人物身上,写出人物生活化、个性化的语言、细腻的动作、微妙的心理及传神的肖像,我们就可以使人物形象丰满的同时,使字数满足于作文的要求。
第三、学会仿写。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有一项内容已经成为了每一位教师的必教内容,那就是仿写。仿写是一种在模仿中体现创意的考题,近年来逐渐成为各地中考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常规题型.这种考题,有的是要求学生根据例句全句仿写,有的是要求续写句子,有的是把要求仿写的句子放在给定材料的中间,还有的考题是给某一事物进行内涵阐释后,要求考生根据这一形式对另一事物进行阐释,等等。这些考法,不仅考查了考生的语言基本功,还考查了考生辨别语句结构、进行联想创造的能力。如果我们能够在写作中充分利用仿写这一模式,那我们同样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举个例子:以“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那我们不妨在开头就这样描述: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场洒落在土地上的甘霖,使濒临绝灭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心灵枯萎的人得到情感的滋润。同样以“爱”为话题,我们假设写的对象是母亲,那我们就可以用下面的句子来描述:母亲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会使你神清气爽;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意志消沉时,幽雅的旋律一飘荡,眼前立即一片青翠;母亲是冬夜里的一床棉被,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你安然入梦;母亲是挫折中的阵阵清风,当你惊惶伤心时,为你拭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零乱的思绪;母亲是困难中的一根拐杖,当你脚步蹒跚时,帮助你找好重心,支撑起一片希望的原野;母亲是沙漠中的一眼清泉,当你干渴病痛时,只消一滴,滚滚的生命汪洋就会在心中蔓延;母亲是荒漠中的一朵鲜花,当你落寞惆怅时,看一眼满目生辉,闻一下香沁心脾,心灵得到恬适不会孤独;母亲是黑夜中的一颗明星,当你不辨方向时,一束柔光指引你迈开坚定的脚步;母亲是航行中的一道港湾,当你颠簸受伤时,头枕她的臂膊,添添伤口,补充精力,再次高高扬帆。瞧,这样的仿写,运用一系列比喻句和排比句,充分地赞颂了爱的可贵、爱的伟大、爱的感人。我们不可否认,仿写在解决作文字数要求的同时,也增添了文章的色彩,丰富了写作者的语言涵养。试问,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满足作文字数的要求,还会有多种途径。不过,作文的根本提高,需要我们广泛的阅读和积累,需要我们不断地练习和总结,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腹有诗书气自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等,无不告诉我们这一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