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作文>高中作文教学>高考满分作文
  • 资料信息
  • 科目: 

    高考满分作文

  • 格式:  DOCX
  • 大小:  59K    11页
  • 时间:  2017-12

2016年全国高考满分作文精选12篇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2016全国高考满分作文精选12篇
张宗明
课标卷I
差别待遇
湖北考生
赞扬与责骂的差别在哪儿?
对于小明来说,是一百分与九十八分间的毫厘。
对于小亮来说,是及格与不及格间的跨越。
看似的差别待遇毫无道理,仔细思索却能悟出其间的合理。
如他人言、人生来不平等,自呱呱坠地时起,每一个生命便是一个独自的个体,有着其属于自身的优劣与价值,生而如此,又怎能以一条统一的刻线,单薄的规矩丈量一个个鲜活而独立的生命呢?
千年前,圣人孔子便提出“因材施教”的主张,弟子三千人,有富可敌国的巨贾,有位极人臣的政客,形形色色不一而足,而孔子,则成为后世称赞景仰的伟大教育家,究其根本,在于其能准确地把握每一位学生的优劣长短,扬其长补其短,因材施教,正是因为这样的“差别待遇”,才使得每个人都得尽展其能,各得其所。
社会对于每个人,应有不同的要求,正如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既不能缺少轰隆雷鸣的马达,也不能松懈默默无名的一颗小小螺丝钉,可能对于小亮而言,九十分是他永无无法企及的高度,及格便是其尽其所能的结果,若是我们只是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价不一样的人,那世间将会埋没多少奇能与怪材!
是的,我们社会需要差别待遇!正如航天器的研发需精确到小数点后十多位,而汪洋恣意的书画只求神形俱备即可;正如廉颇以身经百战显赫战绩位列上将,蔺相如以如莲巧舌精巧说辞为上卿;正如舌尖上的中国中一位位能人以食物铺写精致,《我在故官修文物》中一双双巧手以古物刻写精华……各行各业,各得其所,差别待遇而实现整体的共赢!
由此观之,作为肩负向国家与社会输送人才的责任的学校,更应抛弃条条框框,拼弃墨守成规之道,改革创新,因材施教,用一把把不同的刻刀,雕琢出每一个莘莘学子的独特光华,以不同的标准,相同的诚意,培养出各取所长的栋梁之材!差别的待遇,相同的匠心;不同的准则,同样的期许。
我一直坚信,每一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芳华,每一个存在,都有其独特的意义。而我,愿养我浩然之气,展我独特风采!
“差别待遇”不差别!
【点评】
这是阅卷组评定的一篇考场标杆佳作。本文以素材丰富、结构圆融、论证严谨而被评为一类卷。具体特点如下:
1.立意新颖,引人入胜。文章从“点滴差别招致特殊待遇”中悟出道理,提出了育人需要“差别对待”的观点。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2.层层深入,结构圆融。这是一篇满分标杆作文,文章层次分明,论据充分,说服力强。首先,作者分析漫画,思考差别待遇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接着,作者结合孔子的因材施教、社会的各行各业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差别对待的重要性,最后水到渠成的引出观点:每一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芳华,每一个存在,都有其独特的意义。文章内容充实,材料丰富,故内容评为一类上。
3.材料丰富,内容充实。文章在论证观点时,大量采用了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材料丰富,事例典型,显示出作者比较丰富的写作积淀。

假如我不曾见过太阳
湖北考生
犹记美国女诗人艾米莉·希金森的一句哲理诗: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假如我不曾见过太阳/然而太阳已使我的荒凉/成为更新的荒凉。其意在于,本来知足的人们会因新生的或更好的事物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标准或要求。
不满足,是因为可以更好。
或许,很多人认同傅佩荣的这句话:人生种种无论悲喜逆顺,都水过无痕,而懂得知足,则会在这平静的水面上感到些许清凉。常言道,知足常乐,我却并不认同,我所说的不知足,不是贪得无厌,而是严格要求。比如两个孩子,一个考了不及格而下一次及格而获得表扬,这是一种知足。但更多的是赞扬他的进步。而另一个孩子上一次考了满分,而这一次没能拿到满分而受到批评,不是不满足,而是本可以做得更好。
不是说梭罗“我在天空垂钓,钓一池晶莹剔透的繁星”的隐居生活不值得羡慕,也不是说古代文人“天子呼来不上朝,一心只谋三分田,餐风饮露好风雅,被天席地度韶华”的胸襟不值得赞扬,而是,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如狄更斯所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当然,我只想强调前半句。当今竞争激烈,人们进入“竞速时代”的时代背景暂且不提,难道我们不应该顺着时代潮流,逐梦人生吗?
相比之下,我更欣赏翻译《追忆似水年华》的徐和瑾,“在德国最需要道德领导力”之时迎难而上的默克尔总理以及凭一己之力穿梭在战场,以笔为刀剑炮火表达其人道主义情怀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列克谢耶维奇。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不知足,不屈服,有执著,有信念,才能站在令人敬仰的巅峰。
“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一句话唱出多少人逐步走向理想殿堂的青春心声。说到此,我还得对艾米莉的诗反驳一番。逐梦青春的路,再多汗水和泪水也不会是荒凉。是啊,假如我不曾见过太阳,我本是偏安一隅的小草,可既然有了太阳,为何不趁大好时光追逐它的步伐?
知足,是一种生活态度;而不知足,才能让燃烧的青春绽放激情。我曾见过太阳,所以我不满足,我要追随它的脚步,逐梦人生
【点评】
叙述的腔调动人心魄。评述同样的事情,表述相同的观点,叙述的腔调不同,文章所呈现的艺术效果便大相径庭。文章在“犹记……”的怀想中起笔,在“或许……”的追问中反思,在“不是说……”的否定中肯定,在“相比之下……”的比较中呐喊,在“知足……而不知足”的思辨中结尾,娓娓舒缓的叙述与评述中,立意切合题旨,情感纯净美好,艺术效果动人心魄。
精妙的引用,使文章既富文采,又蕴哲理。文章的标题直接引用艾米莉·狄金森的诗句,非常形象地阐释了作文材料的题意。第1段引用外国名人的诗句引出“标准”,切中作文材料事件的核心议题;第3段引用名人名言,引出对作文材料事件内容的概括;第4段引用名人名言和古诗,提出自己的观点;第6段引用名言,指出生活中应该努力的方向。全文的引用,既显露出极强的思辨色彩,又洋溢着文采,精妙传神。

勿以点点沉浮论英雄
广东考生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今人之于古人,更为注重孩子的教育。然而,不少父母把重视化为对于点点成绩的纠结,平日里的“天子骄子”因点点失误而被“由爱转恨”者有之,一直的“差生”因点点进步而顿被“捧在手心”者亦有之。父母的态度因一点点分数改变而“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这是对待成绩过于主观、生硬的行为。
分数的沉浮本就有多重原因,孩子的掌握、思维方式、老师出题的难度,甚至于个人的运气皆可改变成绩的高低。仅以“这次比上次高了几分”来界定孩子是否认真学习是不客观的、表面的。高分学生的父母看不到孩子一直以来的勤奋与不缀,低分学生的父母不能认识到孩子的能力与水平。单次成绩的沉浮即界定英雄、评定父母心中的“宝”,难以认识到孩子的水平,终会致使孩子深陷那红色的分数中,不清醒且不理智。
《礼记》有言“父之爱子,乃生而行之乎。”父母的爱本是无条件,而现今因分数一点点退步或增加均可改变父母的爱,则此爱易流于表面而不触其心。孩子退步了两分即挨了巴掌,或许便是错罚了试题变难仍是班级第一的他。孩子学习如同苦行僧在路上踱步前进,这一路上,父母的关爱与理解是如“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让前路阳光明媚。而若父母的爱变得“有偿”,须用分数进步来赢得,只会让孩子战战棘棘,时刻背负“优生的包袱”或者“差生的重担”。
古人云,“爱其子,则为计之深远。”父母看待孩子的眼光不应局限于那小小的分数。考试是对孩子学习的评估、却并非是对孩子的评估。父母看待孩子分数的眼光也不应局限于一隅,而应看到整体的、比较的,这样才能知道成绩背后那点点浮沉的真正意义。
父母的“巴掌与吻”是可影响孩子一生的。曾几何时武汉神童惊人跳级、学业有成,而父母惯于其优异,容不得半点失误或退步,他终顶不住压力而厌学,“泯然众人矣。”
成绩那点点浮沉并不能直接界定孩子的“好坏”、“优差”,也不能作为孩子赢得父母的爱的筹码。只有看到孩子真正的实力,给予及时支持,方能在无涯学海上为他撑起一片小舟,助他学成至彼岸。
【点评】
本文是考场中一篇精彩的议论文。
首先,作者能准确地解读漫画的寓意。题目“点点浮沉”四字用词非常精妙,体现了该考生对漫画的全面评价。全文紧紧围绕着“点点浮沉中的成绩”所存在的问题展开议论。文章思路清晰,从分析“只看分数浮沉”的错误观点给孩子造成的危害,进而能高屋建瓴地提出教育的本质应在于看“浮沉分数”背后的真正意义,体现了考生极强的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再者,文章最为精妙之处,还在其语言文字的亦雅亦俗,畅达准确,严谨冷静的分析远远超出了一般的考生,极富说服力。成语的运用顺手拈来,比喻的句子生动形象,“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等经典语句的引用,更能表现出考生丰富的知识储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及驾驭素材的综合能力。

课标卷Ⅱ
咀嚼生活的墨雅书香
重庆考生
庄子言:“鹪鹩巢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语文素养的提升又何尝不是如此?知识,其实不是越多越好。生活实践,尤为重要。没有行千里的涉水跋山,何来处事之满腹经纶?没有细味生活的墨雅书香,又怎会有力透纸背的深思熟虑?
诚然,课堂的有效教学与课外的大量阅读,对于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提升不可忽视,前者有助于我们掌握基础知识,为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而后者则是使我们畅游文学世界,体味另一番别致风情,对个人的思想提高尤为重要。然而,较于上述两种方式,生活的作用更是不可估量。
有人说,人生有三大恨事,一恨海棠无花,二恨鲋鱼多刺,第三恨不记得了,我想大概是因为我下意识想到了第三恨当是语文没有了生活的墨雅书香吧!
味生活的墨雅书香,可以静赏风花雪夜,是以明境清心。朱熹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想,这源头活水便是生活这本大书吧!语文素养在我们味秋叶瑟瑟飞舞赏春蜂嗡嗡鸣叫之时不自觉得以感染并被提升。
味生活墨雅书香,可以味人情冷暖,品世间爱与苍凉。是谁在沙洲之中“拣尽寒枝不肯栖”?是谁在赤壁之岸高歌大江东去?苏轼味出了人情冷暖,于黄州种地酿酒,纵酒东坡醒复醉,若是没有这世态的阴晴冷暖的浸染,东坡怎能以其一词一句震撼一个个心灵?
味生活墨雅书香,成一曲千古绝唱,氲一缕万古情长!他过着“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立”的生活却仍然道出“堂前扑枣任西邻, 无食无儿一妇人”。他对生活的体味,对民生的恤悯终成其“诗圣”美称。若是没有对“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的深刻咀嚼,何来“吾庐独破”的万古豪情?何来千古间那一瞬温暖的星光照亮历史的暗夜?
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尽管益处颇多,却不免如鹪鹩巢林所占一枝鼹鼠饮河所为一腹的短浅,而生活的体味、实践才能真正提升一个人真正的语文素养,使人明人生之境,味人情冷暖,品世间爱与苍凉,终成一幅冲天大气象。
林清玄有言,以欢乐心过生活,以平常心味情愫,以弱软心除挂碍。希望在生活的畅游中,我们能够获得如雄鹰斗苍穹的辽远,而不是鹪鹩占一枝的短浅,因为生活的墨雅书香,就在那里。
【点评】
旧材料也可以写出好文章!这篇文章就是典型。前些年东坡、杜甫的名字因为经常出现在高考作文中,和另外几个人名被戏称为高考作文的几大“超男”。然而,这些千古风流人物的人格光芒是不会因为高考场上几个学生的“假文化作文”而失色的,他们依然在那里,只要写作者能够深入领会、深刻表达,(本文用了假设分析)就如这篇作文一样,文章因此而生色。另外,该作文用庄子“鹪鹩”寓言结构首尾,运用自然,有文化韵味。

课标卷III
别了,假冒伪劣先生
贵州考生
假冒伪劣先生:
人们对“三聚氰胺”的“热骂”刚刚平息,疫苗事件又推波助澜,搅得我寝食难安。不过,在与你一一“花茶假冒产品”的“亲密接触”中,我反倒觉得欣慰,因为,在真与假的较量中,我赢得了市场,赢得了信誉,成就了我如今的事业,为此,特致公开信,向公众澄清是非,略表我对你的“感谢”。 首先,“感谢”你让我开阔了眼界,逐步成熟起来。比如,你的包装与我一样精致,完全可以在业内以假乱真。我见识了我的业主如何识别你的伪装,加强对我的防伪,并在与你的竞争中找到了申请国家专利,用法律保护我,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途径。 “感谢”你帮我度过了难关,使我变得成熟起来。正当我受到消费者热捧的时候,你的出现,让我一败涂地。我的业主在痛苦的挣扎中懂得了创业难,守业更难的道理,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兢兢业业地学习法律,学习经济管理,依赖国家机关的保护,壮大自己的实力。我知道这些对你不公平,所以我的业主不断地规范我,将我的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拟定了地方茶业质量标准,由政府部门发布推行,以便与你公平竞争。
其次,“感谢”你增强了我的竞争力。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我的业主不断提高传统工艺水平,接受食品卫生部门的质量监督,统一缴纳国家税收,我必须具备食品、卫生、税收三证才能让我上架。由此,我赢得了消费者的支持,我的销售市场从此稳定不衰。当然这得感谢你一一假冒伪劣先生的主动让贤,给我留下了一席之地。
“感谢”你为我培育了营销市场。我刚刚上市的时候,并不为消费者所接受,正当我的业主为庞大的广告费一筹莫展的时候,你出现了。你们的出现,与其说是抵制我的销路,不如说是给我带来了商机。正当政府规范市场管理,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同时,越发提高了我的知名度和发展优势,让消费者在真与假,优与劣的比较中接受我,我的销售市场已经延伸到了新马泰地区。 最后,感谢你去伪存真,忍受唾骂,心甘情愿地退出市场竞争,成就了我的事业。消费者在赞誉我,记住我的同时,一定会记住先生你。
别了,尊敬的假冒伪劣先生! 你曾经的竞争对手,新式花茶
6月7日
【点评】
这篇书信体杂文,用拟人、反语等修辞手法,在披露假冒产品对市场经济危害的同时,感谢假冒产品充斥市场带来的商机,成就了新式花茶产业规模的发展与壮大。文章结构严谨,论证严密,语言犀利,让读者在幽默诙谐的语言效果中,感受“害以假冒,利以假冒”的深刻含义,其见解独到,超凡脱俗,其辨析解剖,对立统一,具有杂文大家的风度。文章用新式花茶的口气,对伪劣产品的剖析有褒有贬,情理相依;层层深入,条理清晰,让阅卷教师赞不绝口。

“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北京考生
华阴老腔,在几年前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曲目。然而,这样一个小众甚至是默默无闻的老腔,却让陈忠实先生情难自禁,沉醉其中,不可自拔。不禁很好奇,“老腔”究竟何以令人震撼?
也许是那一声声铿锵有力、直击人心的嘶吼,也许是那一段段百转千回、悠扬婉转的曲调,也许是台上台下演员的倾力演唱、人们的激情感染……或者,是藕断丝连的缕缕乡愁,是深结于心的归属与认同。前三者自不消说,确实打动了很多人,却难以让人有更深层次的、发自心灵的震颤和共鸣——这种共鸣,是需要共同的记忆和情感的。陈忠实生于关中,长于关中,他了解并几十年如一日地热爱着它;而在老腔中,在极富感染力和冲击力的表演中,他不能更加清晰地看到了故乡的面目,听到了自己引以为豪的土地的神灵之歌。
这才是老腔之所以让人震撼的原因。这种深刻而广阔的民族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让我们在与西方文明接轨、渐渐西洋化、渐渐遗忘了民间小调的时候,可以被一曲乡音震得泪流满面。这实在是一件可喜又可悲的事情。喜的是,像老腔一样的民间文化依旧可以轻而易举地引起我们的感动和震撼;悲的是,像老腔一样的的民间文化居然可以轻而易举地引起我们的感动和震撼。难能方为可贵,都是越不容易得到,才越发觉得珍贵,觉得眼前一亮。本应深植于日常生活的风土民俗,什么时候竟到了能涤荡神魂的地步?
现在的人们,是不是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都要看不见回家的路了呢?
两年前,坐在课桌前的考生们面对着“北京老规矩”的茫然无措依旧历历在目。家家户户四合院、七折八拐胡同湾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似乎连带着那些陈旧又充满温情的习惯也跟着一同去了。听得别人提起,才会恍然大悟,惊喜非常:就应该是这样的啊!老腔是如此,老规矩是如此,甚至连大名鼎鼎的国粹京剧,也不知道有多少个孩子有过完完整整听一出戏的经历。这片土地记忆的格调,就在我们这一代中逐渐被更改;这片土地文化的精粹,就在我们这一代中逐渐被掩埋。偶然听到、看到、感受到,所带来的震撼终究是短暂的,短暂之后又是长久的遗忘;而我们需要的,从来都不是遗忘。
在追逐更加多样的未来的时候,有时也需要停下来,多看看来时的路。即使登上顶峰,一个没有自己独有回忆的人也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即使快速发展,一个没有自己独特文化的国家也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国家。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领略到和老腔类似的民间艺术时,不会再如此“肤浅”地被震撼。
【点评】
“源于原作、高于原作、出离原作”,是读写结合这一写作形式对作文的必然要求。
本文开篇就在讨论“老腔”何以让陈忠实“情难自禁,沉醉其中,不能自拔”。第2段在罗列出三种原因之后,通过比较分析,确立了“是藕断丝连的缕缕乡愁,是深结于心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这一原因。“让居民记得住乡愁”是习总书记的号召,而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物质财富大为丰富的今天,这一号召,是颇具深意的。
精警是一种修辞手法,简单说,就是在作文中能写出简练而又深刻的警句来,这是作文思想深刻的较高层次。本文从头到尾多处闪耀着精炼而又深刻的警句,颇具振聋发聩之效。

神奇的书签
北京考生
“让我来!”说完,书签马克变成一张钞票,躺在我手里。
我从小家境就不好,父母很少给我零花钱,可我却天生文静,喜爱阅读,因财力所迫,每天晚上我只能一个人坐在书店的地上,那时已是冬日,地是冰冷的。
直到我遇到了“马克”,它是一枚“大圣”般的书签,可以72变,可以分身,可以伴我坐在冰冷的地上。
那天放学,马克陪着我来到图书大厦,我洗净带着泥土的小手,打开了《三国演义》的扉页,从此我发现我爱上这本书了。故事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深深地吸引着我,关羽温酒斩华雄叫人大呼过瘾,诸葛亮的空城计又叫人拍手称妙!我仿佛回到了古代,看三国时期群雄争霸,忘记了时间……
“孩子,快走吧!我们要下班了!”
我被保洁阿姨“推”出了书厦大门,悲凉刺骨的风把我打回现实,马克从怀中飞了出来,“不怕,我们明天还来!”
第二天,我又一次打开《三国演义》的书页,我又一次重回古代,看诸葛孔明七擒孟获,看关羽失荆州,我陶醉其中,乐战争之胜,痛英雄之坠……
每天看到高潮时刻的我,总会被无情打断,赶出门外,我是多么希望有朝一日,我能带这套书回家。
马克它懂我的心思,在春分这天下午拉着我又一次来到了书店。“你记住了,不管以后是富是贵,是尊是贱,都要好好读书,读好书。”说完,它“抱”来厚厚的《三国演义》,放进我的怀里。
“让我来!”说罢,马克变作一张钞票,躺在我手里。我的眼角湿润了,马克不回来了……
我付了“马克”,抱着《三国演义》,再次打开第一页,却多了几个凸起的大字:“等你从古代遨游归来,我就会回家!”
【点评】
这是一篇考场佳作,以其独特、想象丰富、结构清新被评为满分作文。①构思独特。将书签命名为“马克”,可看着是mark的译音,mark有标记之意,正是书签的作用所在。马克也是古代欧洲货币的计量单位,此处,也可将马克理解为财富的象征。正是在这种神奇的书签的引领之下,作者将阅读视为财富,突出文章主旨,可谓独具匠心。②想象丰富。本文将“书签”人格化,并赋予了“马克”这个名字,作者与马克之间的系列对话,为我们清晰地传达了这枚书签的神奇之处。在它的引领和鼓舞之下,作者克服困难,徜徉书海。③结构清新。本文结构清新、明白,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复杂的线索,但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能用富有温度的文字将思路清晰地勾勒出来,并且做到首尾呼应,足见作者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沈三怪其人其事
江苏考生
沈三怪不是明星、大腕,他是生活在世纪之交的普通农民,用他的话来说,是一个终生捧老牛屁股的泥腿子。两年前,他无疾而终,享年八十有六。沈三怪走了,却在村里留下许多值得人们深思的笑话。
据说上个世纪有一段时间中国农民的日子特别不好过,村里养鸡没有人家舍得自己吃的,不是留着生蛋,就是留着卖钱。可沈三怪那年养了几只鸡,首先宰了一只自家吃,然后才把其余卖了,供儿子交书杂费。村里人都说他不会过日子,他笑笑:“节省也是穷,不节省也是穷,不如先打打牙祭。”烧鸡没有油,他就让老婆在鸡汤里放了两把黄豆,说是黄豆里有油,油是黄豆榨的。鸡煮熟了,黄豆也烂了,一家人吃得有滋有味。于是,黄豆烧鸡成为笑话,在村里村外相传了几十年,甚至有人编出故事调侃沈三怪。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村里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知道饭店里常有黄豆炖鸡、黄豆烧甲鱼、黄豆烧猪蹄等名菜,奢侈的还特地破费去品尝一番,感觉味道真不错。他们把这些名菜告诉村里的留守老人,老人们感叹,三怪要是早些在镇上开个黄豆烧鸡菜馆,早发大财了。
村里人虽然文化不高,和沈三怪差不多同辈的人顶多也就读个小学二、三年级,但是他们对子女起名却都很重视。沈三怪给大儿子起名为沈其高,村里人翘起大拇指。学着电影里的腔调说:“高,实在是高,高家庄的高!”可是,当二儿子出世的时候,他给二小子起名沈其洼,这下全村人都笑开了,多少名字不好起,偏偏要起一个沈其洼,洼有什么好,洼地容易受灾。沈三隆笑笑,洼地可以养鱼,可以长藕。
众人都说“沈其洼”名字起得不好,独有一个高中生夸起得好,说是兄弟二人,一高一低,一显一隐,体现多元互补的价值理念,他还举习近平、习远平兄弟的例子来作佐证。沈三怪听了高兴起来,说是自己无意中跟上了老一代革命家的“理念”。
沈三怪还有许多这样的故事。他确实有些怪,做事思维方法常常与众不同,有时近乎不近常理,但是拉开时空距离来看,又往往是合道的。其实,人需要像沈三隆那样,不能囿于成见和定势,当别人精明过人的时候我不妨糊涂一点儿,当别人只看眼前的时候我不妨把目光投向远方,当别人已说的时候我不必再说,当别人无话可说处我倒要多说几句。
【点评】
这是阅卷组评定的考场标杆佳作。本文以选材独特、构思巧妙、语言平实而被评为一类卷。具体特点如下:1.小中见大,选材独特。文章共用了两件小事,一是没有油烧鸡就在鸡汤里放黄豆,遭人嘲笑,二是用“洼”给儿子取名,别人不解。两件平常的生活小事,蕴藏着不趋同别人的深刻意涵,写来别有情趣;2.运用对比,刻画人物。文章既有众人和沈三怪的横向对比,又有众人对沈三怪前后态度的对比,在这些对比中,沈三怪的性格特征越发鲜明突出;3.卒章显志,点题自然。文章末段的排比句既高度概括了沈三怪的性格特征,又巧妙地扣合文题,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现实一种
浙江考生
虚拟,一种模仿现实的姿态,诉说着超越现实的梦想,却不敢回过头来,直面现实。
的确,虚拟可以创造出一种新现实。关上灯,戴上“眼镜”,你就可以置身各个具体的场景。技术越发达,逼真度就越高;技术越成熟,实在感就越强。VR,就是一种技术。
然而VR又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它更是一种哲学,一种态度。它在本质上迎合了现代人的种种需求。
对充实感的需求。前一秒你在试衣间,下一秒你在候诊室。手表的滴滴答答再也不会对你造成“时间不够用”的困扰。你一刻也停不下来,像一只旋转的陀螺,对超越感的需求。它给你带来偌大的力量感,赋予你在时空经纬网间自由穿梭的能力,让你摆脱现实逼仄的平凡,感到无所不能。
对新鲜感的需求。日复一日的机械式劳作没了。在这里,你拥有多重生活,品尝这不同风味的情景,走马观花地领略各种可能。
就像海绵,抱得越紧,就越难以松开。一切对于现实的不满,对于无限可能的向往,一切远方,一切诗意,都在这块海绵里。
人类学家尤瓦尔赫拉利指出,这样频繁地将“眼镜”戴上摘下,不仅让人模糊了虚拟与现实,还可能加深人们对于现实的不信任,使人们愈发认为,只有在虚拟中根据个人喜好需求“创造”出来的新现实,才是最好的现实。它,剥离了人们与当下。那些对于充实感、力量感、新鲜感的追求,真的是我们所需要的追去吗?
更多的是一种假象,一个购买注意的循环。根本上,一个人的时间无法增多,一个人也只能拥有一种生活。充实感的背后是用今天支付明天,新鲜感的背后是“从自己活腻的地方去看别人活腻的地方”。
它给人提供了很好的出口,一个逃避现实的出口。只是,人终将面对现实,当“眼镜”不得不摘下,开关不得不关闭之时,习惯了虚拟的你,又将怎样面对这个陌生的现实呢?
那么,我们应该摈弃它,扔下它,远离它,不去看它?
这是另一种意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