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作文>高中作文教学>高考作文素材
  • 资料信息
  • 科目: 

    高考作文素材

  • 格式:  DOC
  • 大小:  74K    11页
  • 时间:  2017-12

高考作文素材:时评2016年10月选读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时评2016年10月选读
(2017任务驱动型作文备考资料)
“跪地取款”的文明悖论
发稿时间:2016-10-28 09:0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大学生小张在雁翔路附近一家银行看到的一幕让他动容:一农民工在进入银行前,脱掉鞋子,然后跪着去ATM机前进行操作。农民工说,他的鞋太脏了,会弄脏地面,不想给保安带来不必要的麻烦。(10月27日《华商报》)
  “农民工跪地取款”以其强烈的画面冲击感引起轩然大波。
  有人不吝赞美,称其为文明的标杆,温暖的正能量;希望更多的人像这位具有自知之明、尊重他人劳动的农民工以及宽厚的保安一样,爱护环境,谦恭礼让。然而,“跪地取款”实是一种文明悖论
  保安刚刚拖过地,地板整洁如新,怕弄脏地板脱下鞋本已小心翼翼,还要跪着取款却是为何?ATM机取款,只认银行卡与密码,与身份及姿势何干?
  文明的含义自然包括礼貌、尊重,但平等、公平乃是文明不可或缺的要义。“跪地取款”美其名曰文明,实在是廉价的抒情。首先,传统意义的跪拜之礼是将自己置于极其卑微的地位,以地位的尊卑来表达其尊重和感激之情,把现代社会的平等关系虚化为封建社会的等级序列,是社会文明的倒退;其次,农民工也是储户,享受银行服务理所当然,将落后的跪拜仪式,披上文明的马甲,实则是拿封建糟粕当成至宝,是对农民工人格、尊严的嘲讽与矮化。
  现代文明从细微而言,是银行竭尽全力为所有储户提供均等、优质的服务,是每个人彬彬有礼,理性大度,从大处着手是全社会打通城乡壁垒,消除地域阻碍与歧视,为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给予更多保障,让现代公共服务惠及更多困难人群。无论是农民工还是城市居民,无论是取款还是乘坐公交车,都能保有快乐工作、生活的权利与尊严,才能化解农民工无时不在的忐忑、谦卑及不知所措。
摒弃虚妄的同情与抒情,体现公共服务的人文关怀,彰显社会的平等与进步,“兄弟,站起来”,才是“跪地取款”的正确打开方式。(斯涵涵)
“穷到十年没吃肉”苦难经不起自媒体恶俗营销
发稿时间:2016-10-27 09:16: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近日,一篇题为《四川最穷的地方有多穷?孩子十年没吃过肉》的网帖被广泛转载,引发不小波澜。文中称,四川大凉山的孩子十年都没吃过肉,有孩子7岁了还没洗过一次澡,成为全国热议话题。凉山州教育局回应称,称这是一篇东拼西凑的假消息,故意抹黑凉山,歪曲事实,内容纯属造谣。(10月26日《华西都市报》)
  对于那些没有到过大凉山的人们来说,“穷”是当地留给外部世界的刻板印象。至于到底有多穷,人们只能依靠媒体的报道或者身边人的经验之谈。在信息不对称的格局下,“穷到十年没肉吃”、“七年没洗澡”看似言之凿凿,实际上却是自媒体为了赚取阅读量进行的套路化营销。
  在一个盛行蜻蜓点水“浅阅读”的时代里,读者很容易被添油加醋、无中生有的自媒体牵着鼻子走。营销并无原罪,炒作无可厚非。然而,一些总想闹出点动静,将踩钢丝作为“生财之道”的自媒体,擅长于夸大其词、喜欢榜名人甚至敢于弄虚作假;他们的欲望号街车想开到哪儿就开到哪儿,哪管舆论场域的“一地鸡毛”。
  “穷到十年没吃肉”让这家自媒体赚足了眼球,刷足了“存在感”。为了短期的“钱景”,一些自媒体宁可舍弃长期的“前景”。可是,为此支付代价的,却是大凉山地区社会形象的损伤,以及对地方为消除贫困所做出努力的不认同——在社会信任缺失的当下,无中生有的“穷到十年没吃肉”进一步加剧了公众的“阴暗想象”和“丑闻思维”,让大凉山“躺着也中枪”。
  大凉山地区的贫困,受自然、历史、社会等多彩因素的制约;我们既要有“问题意识”,看到大凉山地区在脱贫上存在的压力和挑战,也要有“过程意识”,看到当地为脱贫付出的努力。“穷到十年没吃肉”表面上是对弱势群体生存生态的关心,实质上却是消费苦难。自媒体发文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帮助贫弱者走出困境,而是利用角色反差来赢得人们的同情与悲悯,从而为自己“吸粉”、赚取“10万+”提供噱头。
  “穷到十年没吃肉”的恶俗营销,就是典型的损公肥私,损害了公共利益,肥了自己的腰包。热衷“上头条”、迷恋“以小博大”,一些自媒体依靠剑走偏锋迅速地实现了利益套现。可是,自媒体不能成为法外之地,不能任其“野蛮生长”。只有提升违规成本,让恶俗营销得到有力的惩戒,才能让自媒体“有机生长”。
对于这些喜欢打擦边球、不走寻常路的人们来说,暂停更新、永久关闭自媒体账号只能“治标”,他们可以“改头换面”然后重出江湖。只有让这些投机者感到“肉疼”,恶俗营销才会减少,自媒体才会大浪淘沙,拥有一个更加健康、更加净化的环境。(杨朝清)
“万圣节成儿童鬼节”东施效颦让节日功能异化
发稿时间:2016-10-26 13:00: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近日,江苏南京市一名幼儿园孩子的家长发帖称:“外国的鬼节也要过,还要带万圣节的服装和道具,是不是冬至也要带纸钱去幼儿园烧呀?”记者在南京几家商场探访发现,不少幼儿园家长带着孩子来买万圣节道具,都说是幼儿园布置的作业。(10月25日《扬子晚报》)
  万圣节演变为“儿童鬼节”,成为一种荒诞的现实。从制作南瓜灯到购买万圣节道具,幼儿园的“奇葩作业”,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追求的迷失。传统节日也好,“洋节”也罢,节日包含着仪式、符号、民俗等一系列文化因素,往往承载着一些特殊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节日可以成为一种教育的载体,却不能“东施效颦”。
  作为西方的“鬼节”,万圣节这一天小朋友会装扮成妖魔鬼怪在街上进行恶作剧,也会敲响邻居的门索要糖果。伴随着社会变迁,万圣节喜庆与狂欢的娱乐色彩渐趋浓厚。作为“舶来品”的万圣节,虚火为何越烧越旺?这里面,既有商业资本推波助澜的因素,也和教育观念的错位密不可分。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而为枳。万圣节在西方已经成为约定俗成、心照不宣的节日,在我国却难免会遭遇“水土不服”。在钢筋水泥建构的“城市森林”里,在不确定因素增多的风险社会中,家长敢让孩子去向邻居讨要糖果吗?面对素不相识的小朋友,邻居愿不愿意开门呢?当老百姓对万圣节缺乏普遍的、强烈的、持久的文化认同,万圣节遭遇一些人“不买账”很难说不是一种必然。
  万圣节让孩子们戴上了面具,成为“不一样的自己”;万圣节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释放自己、娱乐放松的机会,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可是,这并不意味着节日狂欢可以为所欲为,即使是讨要糖果,也不能“想要就要”——只许去门口有节日布置并点了灯的人家,否则的话就不能去打扰。
  面对漂洋过海的“洋节”,“棒杀”、“捧杀”都不可取。一方面,“洋节”不能脱离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东施效颦让节日上演“变形记”,在许多时候只是徒有其表,缺乏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与传统节日相比,一些“洋节”的互动性更强、参与度更高、趣味性更强。挖掘传统节日的意义,借鉴“洋节”的庆祝方式,让传统节日更有时代气息、更加丰富多彩,才是一种理性、成熟的态度。
“万圣节变儿童鬼节”看到了万圣节的娱乐功能,却忽略和漠视了万圣节的教育功能,未尝不是一种本末倒置。利用“洋节”对孩子们进行风险防范教育和规则意识、公共精神的培育,远比“热闹一番”更有价值。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跟风从众地过“洋节”固然时髦,却难以促进孩子们精神世界的发育和建设。(杨朝清)
遵规守矩之下他人是天堂
发稿时间:2016-10-25 07:57: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程振伟
日前,一则“四辆车中唯一守规则的司机惨死”消息,让无数国人愤懑、寒心,也让规则又一次成为舆论焦点。守规则倒霉,不守规则得利,在这一事故中成为最集中的声音。问题换一个角度,往往能窥见本质。出租车司机并非死于守规则,而是死于有人不守规则。一个正常社会的生态应该是:守规则者受益,不守规则者要付出更高成本甚至代价。
  就守规则而言,现实情况并不乐观。诟病良久却被许多人习之为常的“中国式过马路”,无视红绿灯,逼停机动车,加大事故发生的几率;声讨“看病难”“买票难”,却总有号贩子票贩子像打不死的小强,把公共资源当成赚钱工具,把利益凌驾于他人之上;不论高考国考,总有人破坏公平公正的规则,通过作弊获取更高的分数,得到更好的岗位,阻碍社会大众公平上升通道;而无视政治规矩贪污腐败的官员们,误国害民,也最终害了自己。文明社会若劣币驱逐良币,社会应发挥的秩序职能只会大打折扣。
  社会转型期,不遵守规则者受益,是因有可钻的空子。不论是规则的不完善,或是漠视规则者犯错成本低,都让一切规则缺失了威慑力。但“因执法成本高导致规则没有落实”“羊群效应中的‘法不责众’的旧有心理”在任何法治社会都不足以替破坏规则者背书,允许潜规则者全身而退显然是对社会的重大伤害。
  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规则确立且发挥越来越大作用的历史。车辆需要交规确保流动,社会需要规则确保安定,经济需要规则确保平稳运行,政治需要规矩确保清朗公正。依法治国时代,法律不能缺位,但规则意识更须先行一步,才会有和谐社会的建立。人类文明的进步固然允许犯错,但绝不意味着允许明知故犯阻碍文明前进。规则意识的确立,须在道德和法律双重约束下成为一种自觉。决不能等到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甚至是自己成为当事人,才惊觉规则的重要性。规则意识原本就是一种自然生长的机理,而不应该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乃至痛点。
曾经有人说,他人是地狱。如果有对社会关系起建设性作用的规则,且人人遵守相互受益,则他人便是天堂。堵住规则漏洞,建立规则受益机制,提高违规成本,推动整个社会提升规则意识,这正是一个法治社会应该努力建构的方向。(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程振伟)
年轻人的“装”,恰是一颗励志心
发稿时间:2016-10-21 10:1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这几天,一部讲北京年轻人如何“装”高大上的“指南”短片《北京装X指南》刷屏。有人看到喷饭,有人看得流泪。这部短片看似荒诞,但足够接地气。网友评价,片中每个桥段都能从身边找到原型。的确,我们身边是不是有这么一群年轻人:受过良好的教育,大学毕业后在远离家乡的城市打拼,住在条件不太好的单身公寓甚至地下室,月入3000元。然而,他们却常常营造出月入上万的假象:用手机发出国旅游照,早上上传牛奶色拉图,晚上发布星巴克场景,或是朋友圈来一段哪位诺奖得主的名言,周末不是健身就是户外…… 
  对他们,有时社会报以不理解,甚至嘲讽:“现在年轻人最会装”,明明是月光族,何必装成“富二代”?在笔者看来,这些试图在生活上营造“高大上”假象的年轻人,把生活艰辛和汗水往肚子里咽,外表示人以光鲜品味,未必是在装。刻意营造“高大上”的假象,背后也是他们对更高品质的生活的追求。现在的年轻人,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有着多样化的选择和表达,是突破传统,开创未来的一代,不能率先施以“俯视眼光”。刚入社会的青年们,也知道得到社会的全面认同尚需时间和耐心等待,在物质积累还寥寥时,他们也要营造出生活充裕的味道来。
  年轻人不尽是装,换一个眼光就能看到这背后的励志心。“屌丝”曾在年轻人的世界风靡一时,他们生活邋遢,不管外界观感,一下班即躲进游戏世界,拥抱各种丧文化,奇装异服加北京瘫的组合消解了年轻人的朝气。而年轻人积极融入参与社会的正确姿态,恰恰是一种“高大上”:用经济思维把精神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参加户外旅游团,享受打折健身套餐,经济一起色就买张二手好车,追求社会主流层面的精神生活。如此追求品质生活,哪怕仅仅是营造更好生活氛围的年轻人,社会理应报以理解、宽容,和扶持接纳。
  曾经美国年轻人,因为种种原因,干脆拿出与社会主流不合作的态度。有年轻人吸毒、滥交、奇装异服,他们称自己为“嬉皮士”,嘲讽追求高雅精神生活的中产以上人士“雅皮士”。而中国之今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即将实现,中国梦从未像今天这样快要照进现实,高等教育普及率将达50%,社会普遍上物质生活供给极大丰富,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热潮赋予年轻人成功上升的多元通道。年轻人追求“逼格”,其实是一个向上社会的气质在他们身上的自然投射,他们与社会一起向前向上,自觉汇入社会发展的大潮。
  今天你嘲讽的穿着得体时尚,经常户外,住着简陋单身公寓的年轻朋友,或许正默默为自己的未来做着全方位打算,一辆不错的车,一座温暖的房,一直都在他们的头脑中打转。有着积极的心态,有着生活的智慧,颓废、屌丝、丧文化更与他们无缘,说不定哪天,梦想就照进了现实。
六十年代美国有一首流行歌曲,叫《加州梦想》,听起来都能感受到凉气嗖嗖地吹着脖子,说的是年轻人怀揣梦想到洛杉矶打拼被无情拒绝的故事。今日中国经过长时间的快速发展,年轻人过“有获得感的生活”有了充分保障,即便是刚刚进入社会,“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哪怕物质生活一时不及,跳起来触碰“有逼格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完全可以实现。追求高大上倒像是另一种励志,这何尝不是一个向前社会和向上个体双重合力的结果?(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程振伟)
年强中国强不能成为空话
发稿时间:2016-10-23 09:43: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杨朝清
   作为一种亚文化,以自嘲、颓废、麻木等生活方式为特征的“丧文化”在一些青年人中流行。贪图安逸、对工作和生活缺乏热情、只想混日子,让一些青年人失去应有的朝气与活力。在一个本该奋斗的年龄,部分年轻人却失去了对自力更生的价值认同;精神缺“钙”,让这些年轻人暮气沉沉。
  多元的时代,决定多元的社会心态。“丧文化”说到底,就是年轻人对现实的一种逃避。不是说我懒惰、不够勤奋嘛,我本身就是一个没什么追求的人;不是嘲笑我资质平庸、能力不足嘛,我有自知之明,让你无话可说;不是嫌我不够热爱生活嘛,我就“自甘堕落”,让一切都有了合理的解释。在主流的社会评价标准之外,主动以自我矮化来实现以退为进,拉低他人对自己的角色期待,给自己纾解压力。“丧文化”为部分年轻人提供了一个“保护壳”,成为一种“弱者的武器”。
  特立独行的“丧文化”,让个性鲜明的年轻人,成为“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刷出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成长于物质生活渐次丰盈的消费社会,这些青年人尽管没有经历缺衣少食的物质匮乏,却早早地被裹挟在了应试教育流水线上;尽管他们比父辈有着更加广阔的人生选择,却也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尽管经济市场化、人口流动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他们却也不时感受着利益固化、阶层板结带来的困惑与迷茫。对于残酷现实,社会不能置若罔闻;对于青年来说,逃避也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丧文化”的大行其道,是社会转型时期多种不良社会心态共同作用的结果,也从一定程度上映照了社会现实。一方面,要给青年人精神“补钙”,要让他们通过各种困难的磨砺,内心变得更加强大,自力更生地在平凡的世界里实现人生突破;另一方面,要给予年轻人更多的制度护佑和人文关怀,让他们拥有更加公平的竞争氛围,更加畅通的纵向社会流动渠道,更加低成本的生活环境。只有双管齐下,“丧文化”的生存空间才会越来越小。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青年“希望你们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同时,他也曾指出“重视青年就是重视未来。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青年工作的领导,为广大青年成长成才、建功立业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帮助和支持广大青年在时代的舞台上展现风采、发光发热”。破除“丧文化”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必须重视青年人的利益诉求和情感需求,必须重视青年人的思想引导。
青年强中国强不能成为空话,身处变革时代,朝气蓬勃的青年才是最好的中国气质。追求更好的生活、更好的中国、更好的世界不仅是青年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实现这样的梦想,需要激情满满的青年主力军,也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杨朝清)
 
 
 
丧文化从来不是青春的主流
发稿时间:2016-10-21 09:04: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杨丽
  刚刚过去的夏天,以葛优躺为先锋的丧文化收获了不少火热。从“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到“颓废到忧伤”,这种充斥着消极自嘲萎靡不振的“气质”俘获了一些年轻人。
  丧文化的追随者以青年为主。青春期,经历着从孩童到成年的生物性转变、社会化转变、习得性向创造性的转变,集众多的矛盾于一起。不论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或是对物质世界的了解和精神领域的扩充提升,都需要经历在不断地否定与肯定中逐步完善的过程。而成长于这个年代的年轻人不必经历战争和极度贫困,被形容为“泡在糖水里的一代”,而恰是这些苦难,容易压垮一个人,同时也最易给人涅磐重生的机会。无压力、也缺少动力和目标,不成熟的青年人免不了心烦气躁,自嘲、颓废成为非主流的宣泄方式和追求,而这些往往都夹杂着对现实放大或夸张的成分,抑或避重就轻。
  丧文化不是21世纪的产物,也不是独属中国。清道光年间,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之下,龚自珍也曾有“万马齐喑究可哀”这样的哀怨名句,沉闷、腐朽之气在诗中被表达得淋漓尽致。辛亥革命失败之后,很多人发现西方民主制度并未能解决中国问题,社会也因此曾陷入短暂的迷茫,社会失序、道德颓败。而在美国,二战之后,迷茫、失望笼罩着青年人。“驾着列车,迷醉在可卡因”,年轻人们逃避现实、漠视法律和社会习俗,厌弃工作和学业,这一代的美国人被称为“垮掉的一代”。随后承接其传统的嬉皮士,在摇滚的催化下逃避现实、发泄苦闷,即便是刚刚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鲍勃·迪伦,也曾写过“我要走进最密的黑森林深处,那里人丁繁众,可都一贫如洗,那里毒弹充斥着他们的水域……”这样的句子。
  丧文化是颓废心理状态的表现形式。从古而今,进步、中庸、颓废这三种心理趋势都曾不断上演。进步是追求超越,中庸是追求平衡,颓废则是被动的无所追求。过分的中庸很容易落入颓废之中,而落入颓废者往往是自己始终无法给自己一个振作的理由。但需要明确的是,丧文化虽自古就有,却从来都不是时代和青春的主流。进步是唯一的潮流,也是推动历史不断向前的动力。中国从来不缺乏向上向善的精神,蹉跎岁月终究难以抵挡朝气蓬勃的大潮流。明朝末年,政治局势灰暗,张薄作《五人墓碑记》,为五位仗义抗暴、至死不屈的烈士树碑立传,也同世人探讨生死大义,颂扬平民英雄,更让那个年代青年百折不回、慷慨激昂的的气概跃然纸上。龚自珍虽哀怨“万马齐喑”,却也有“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样提倡改革的气势磅礴之语。颓废是暂时的,但追求进步、向上却永远都是青年气质和方向。
  今时今日,中华民族正在一步步迈向中国梦,我们从未与民族复兴如此接近。中国梦从来与丧文化无缘,而拥有勃勃生机和无限创造力的青年人也应是丧文化的克星!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与青年工人知识分子座谈时谈到,创新是青春远航的动力,创业是搏击事业的能量,青春年华,在为祖国和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这是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希望和谆谆教诲。
李大钊也对青年寄予厚望: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丧文化阻碍不了青年的步伐,青年人也必须努力甩掉贴在自己身上的丧文化泥点,少点欲望达不成的自暴自弃,正视自身发展,多点上进之心。“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中国青年网评论员杨丽)
 
给发呆正名,为人生减压
发稿时间:2016-10-20 11:23: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日前,国家卫计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和中国记协联合发起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乐享健康生活)”项目正式启动。国家卫计委首度推出“5125”健康生活理念。倡导每天发呆5分钟(10月19日北京晨报)
  “呆相””呆头呆脑”、“呆若木鸡”,长期以来,人们对发呆存在误读,认为是无聊、无所事事甚至是傻的代名词,发呆也被人们打上浪费时间等不良标签。堂堂卫计委居然号召大家发呆,被一些网友嘲讽为不务正业。
  实际上,发呆是人的大脑对于外界事物进行调节的一种应激反应,正常人的一种心理调节,让大脑得到很好的休息,可帮助人们减轻疲劳,忘掉烦忧,创造轻松、快乐、纯净的自我空间。偶尔发呆无伤大雅,还有利于健康。
  “每天发呆5分钟”是国家卫计委首度推出“5125”健康生活理念的一小部分,需要联系起来全面理解。针对当前上班族生活、工作压力大,失眠、易怒、暴饮暴食、注意力记忆力下降等亚健康状态,卫计委建议市民膳食多样、勤于运动,管理情绪,关注“身”、“心”两方面的健康,从而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而每天发呆5分钟可称为最为简便易行的放松方式。
  的确,在这个竞争激烈、突飞猛进的年代,忙是人们的口头禅,匆忙的奔跑让人们无暇休息,焦虑的重压之下也往往忘记了健康,更不用说享受发呆的乐趣了。还有一些人缺乏健康理念,恣意透支自己的体力、健康和睡眠,导致慢性病、老年病悄无声息地逼近,近年来爆出的过度劳累、压力过大、情绪抑郁等原因导致伤亡事例层出不穷。而小小的发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为组织器官输送大量的氧气和营养,对于减少焦虑有着明显的作用。属于便于操作的自我保健活动。
  要让民众领会到每天发呆5分钟的建议初衷,体验到发呆的益处,有关部门显然还需要多加努力:不断完善退休、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使民众病有所医,老有所依,为民众减少后顾之忧,营造减压减负的社会空间;加大健康宣传、扩建公共运动场地,大力开展群众体育运动,帮助公众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强化法律监督,保证劳动者的工作权及休假权,加大人文关怀,扶弱济贫,公平公正,建立社会良性循环,使每个公民都能有时间、有能力“慢下来”,发发呆,,排解不良情绪,享受生活,共享改革开放的红利。
而我们每一个人也要学会正确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生长途,风雨波折不可避免,压力重重,更要爱护身体,平衡心态、消减郁闷,适当发呆,放空身心,不要把愤懑等郁积于心;同时合理膳食、多多运动,摒弃熬夜、暴饮暴食、嗜好烟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当大众都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公共理念及生活方式,“每天发呆5分钟”从官方建议变为人们的健康共识,误解与讥讽自会烟消云散。(斯涵涵)
 
担当精神是思想创新的前提
——由公方彬著作《大思想》所想到的
作者:傅华(北京日报社社长)
  历史机遇留给每一位建设者,更留给当代理论工作者,因为任何一个民族的自我超越,特别是标志性的历史跨越,都必定建立于新思想新理论之上。这里的问题在于,什么要素和哪些品质支持理论工作者的创新?很显然,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十分关键,所谓有多高的思想境界,就会有多大的责任意识和牺牲奉献精神,进而产生多大的社会创造和社会贡献。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所著《大思想》及姐妹篇《大战略》,在一定意义上印证了这一特点和规律。
  了解公方彬的人都知道,他在理论研究的道路上已经走出很远,但他不是“科班”出身,而是从一个士兵起步,执著地在理论研究的道路上坚持走了数十载,并取得不菲成绩。在《大思想》中研究的三大命题:“新政治观”“核心价值观”“精神建构”,是公方彬理论研究的着力点、突破口。
  公方彬入伍几个月就走上战场,参加边境作战,出生入死让他体验到很多一般人无法体验的东西。在30多年的时间里,他持续资助贫困学生读书,至今已拿出近200万元的稿费和讲课费,资助了800多名学生读书。这种持久行动恰恰是信仰信念与核心价值的最重要元素。理解信仰信念与核心价值这样的命题,不可能全靠理论推演,必须有思想者自身的亲身体验。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讲话中强调,理论工作者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笔者以为,就是因为思想品德与精神境界直接决定着创新能力。
  创新是民族之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最重要品格。今天,在国家民族跃升过程中,亟须思想理论的创造。如此,就需要一批勇敢的思想者,哪怕他们的“勇敢一跳”并不完美,思想成果并不完善。《大思想》中最重要的思想理论观点是“新政治观”,这样一个带有创造性的政治思想观点,没有理论勇气和责任担当,是无法做到的。
  时代需要大思想,中华民族需要大思想,亦如公方彬在《大思想》自序中所说:“思想走多远,一个民族就走多远;思想家的思想高度有多高,一个民族就能攀登多高。”我们希望更多思想者以更强大的担当精神去创新,以不辱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05日 08版)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