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4.*灯笼

部编本八年级下册新人教版语文优质课《4.灯笼》教案教学设计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一单元教案
合集《社戏》《回延安》《安塞腰鼓》《灯笼》
1《社戏》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关键词语的意义,体会运用词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2)培养理清复杂结构的能力。
(3)感悟社戏之美(人物美、人情美、景色美)  
过程与方法:
品味文中的细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开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对话。
(1)理解景物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2)提高分析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启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  
教学重点:
感悟本文的人情美、风景美,从欢快活泼的写人、叙事,绘景中领悟作者对童年自由生活的留恋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方法
朗读法、赏析法、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童年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快乐美好的,是一段难忘的体验,长大后,回忆往事时,更是怀着一种浪漫情怀,大家的童年一定是丰富多彩的,下面我想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童年最喜欢的事情。 【学生回答】
几位同学讲的很好。的确是,童年的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个欢快跳动的音符,说不尽、道不完。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中,我们陪童年鲁迅走过了充满童趣的生活,今天我们将追寻鲁迅儿时乡村生活中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二. 检查预习:  
1、生字注音   
不惮dàn 潺潺chán 凫水fú 撺掇cuān duo 踱duó 颇pō
怠慢dài 吁气xū 宛转wǎn 絮叨xù dāo 磕kē 楫jí
归省xǐng行辈háng 舀水yǎo 蕴藻yùn zǎo 伊yī 篙gāo  
2、作者介绍及题解。  
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浙江绍兴人,有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都收在《鲁迅全集》里。1918年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又发表了中篇小说《阿Q正传》。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华盖集》、《二心集》等。  
社戏: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社”是相当于“村庄”的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里每年在一定的时间所演的戏。  
三.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1、学生速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全文内容。
主要叙写“我”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时,夜晚航船去赵庄看戏。   
2、 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涵:
思考:本文课题《社戏》,但真正写社戏的内容又不多,我们是否把标题改为《童年》或别的什么标题?为什么?
四、精读课文,分析情节  
1、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围绕什么展开的?如果让你在“社戏”前面加一个动词的话,加什么好呢?
看。
2、课文中第一次出现“看戏”两个字是在第四段第一句话。这句话前面的三个自然段和主要情节“看戏”有没有联系?有什么联系?  
有联系,这三段交代了看戏的时间、地点、看戏的人,还有看戏的机缘——由于我随母亲回外婆家消夏,所以才得以看戏。这些可以称为“看戏”前的“序幕”。结尾写第二天六一公公送豆。   
3、看戏的过程按时间或事件的发展顺序可分为几部分?  
(4——30)看社戏
戏前波折(4——9)  
月夜行船(10——13)  
船头看戏(14——21)  
月下归航、偷豆(22----30)  
4、作者写来真麻烦!要是我们写可能就简单多啦。“一年夏天,我住在姥姥家,正赶上赵庄演戏,于是一天晚上,我就和一群小伙伴架着船去看戏了。”一句话,多简单!连下面的情节也省了。这样写好不好?  
不好。比方说我们逗小孩的时候,拿着一块糖,总是东藏藏、西藏藏,要么举得高高的,就是不一上来就给他。看戏却先让你看不上,就是为了有意思啊!这在写作上有个术语叫“蓄势”。就是为了调人胃口,使文章有波澜,让人爱看。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写这看戏之前的一波三折。  
5.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
(1)A写了我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B.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C.看社戏前的波折;D.夜航去看社戏途中;E.去赵庄看社戏;F.看社戏后归航偷豆;G.六一公公送豆。
(2)详写的是:C D E F
(3)略写的是:A B G
6.提问: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
因为文章主要写看社戏,所以赵庄着社戏,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前的波折,看社戏后归航偷豆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所以略写。   
五、教师小结  
突出平桥村的乐土乐事,点明看社戏的过程是事件的重点,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是三个重点情节。  
板书设计: 社戏  
鲁迅  
(回忆、留恋童年)  
序幕:时间、地点、人、机缘(1——3)  
主体: 看社戏 (4——30)
戏前波折(4——9)。  
月夜行船(10——13)  
船头看戏(14——21)  
月下归航、偷豆(22----30)  

第二课时
一、检查回顾上节课内容  
1、生字文常  
2、故事情节  
二、速读课文,思考问题  
在作者笔下,“我”所急切要看到的戏好看吗?为什么?  
讨论明确:不好看。(采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①想看铁头老生翻跟头,但那老生却没翻。②想看到“蛇精”和“跳老虎”,但等了许久都不见出来。③最怕看“老旦”,然而“老旦终于出了台”,并不停地唱着。想喝豆浆,没喝成,很是扫兴。  
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戏不好看?  
讨论明确文中孩子们“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呵欠”等,这些孩子的神态描写,也从侧面表现了戏不好看。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感悟社戏之美(人物美、人情美、景色美)  
思考:戏不好看,但在文中肯定有你或者“迅哥”感兴趣的事吧?大家最喜欢哪些片段呢?  
提示:认真阅读你认为文中最精彩的部分,读时可先概括这部分内容;其次看看它在整篇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第三,也是最主要的,想想这一部分美在哪里,语言表述上有何特点,写几句话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进行概括,得出供学生参考的结论:  
《社戏》有“三美”:自然美、人性美、情感美。
(一)自然美。
左右都是碧绿的豆田,河流,淡黑的起伏的远山,朦胧在水气里的月色,水面前“仙山楼阁”般的戏台,“大白鱼”似的航船,无不给人以生命的鲜活,给人以美好的向往。
1、请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朗读“月夜行船,月下归航”的语段,听后想想,这段写景从哪几个方面,结合着哪些事物来写的,起到了怎样的表达的效果。
嗅觉:(清香、水气)  
视觉:(淡黑的起伏的群山,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听觉:(似乎听到了歌吹)  
想象:(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 
这样描写看戏途中的情景,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
“我”一路上领略了江南水乡的夜景。这样写,既给人一种诗情画意之感,又将社戏在仙境般的景致中呈给读者,抒发了作者热爱农村的感情。同时也表现了我急欲看到社戏的急切心情。  
2、讨论明确下列几个问题:  
(1)“朦胧”在句子里作什么词用?  
“朦胧”原来是形容词,现在作动词。(下文中“模糊”也是这种用法。)  
(2)为什么说连山像铁的兽脊似的踊跃向船尾跑去?  
这样写既形象真切,又突出了船行的快。   
3、至于“深夜归航”部分的景物描写又怎样呢?为什么说“航船”像条“大白鱼”呢?  
要求同学与上面的写景比较,讨论明确:  
从赵庄回平桥村途中的描写以仙境再拟社戏,“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缥缈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另外,还写得带有童话色彩,如“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烘托出了孩子们看社戏安全归来的愉快场景。
(二)人性美。   
“偷豆”——在偷豆的过程中,我觉得我们应该特别关注两个人吧——“双喜”和“阿发”  
提到“双喜”和“阿发”,不得不提“迅哥”的那些小伙伴和平桥村的村民。假如你来到了平桥村,你愿意和谁交朋友?为什么?  
讨论明确:小伙伴们那善意的嘲笑,偷豆的举动,对付六一公公的幼稚方法,将船划得飞快的英姿,无不体现了孩子们毫不雕饰的纯净之美,体现着人的率真、自由与活力。
外祖母:疼爱我,直爽等。  
母亲:疼爱我,说话讲究艺术,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等。  
八公公:精细,善良,勤劳等  
六一公公:淳朴,善良等。  
双喜:富有领袖气质,善于说话,有组织能力等。  
阿发:有组织能力,淳朴,有童趣等。  
桂生:为人厚道,关心他人等。  
“我”:念过书,不会从事乡间劳动,不敢表露自己的想法等。  
(三)情感美。
小朋友得到特许来伴“我”钓虾、游戏,母亲再三嘱咐与深夜候船,年幼的陪“我”坐在船中,桂生为“我”找豆浆、舀水,六一公公的嗔怪与送豆,无不洋溢着爱的温情。
四、归纳主旨,体验反思。  
1、归纳主旨:通过阅读,我们不难看出,《社戏》这篇小说并不是专门为了写看戏的,而是通过“我”与农村孩子看戏前后故事的叙述,赞美农民和农家孩子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表现作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  
2、体验反思: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呢?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会吗?
讨论归纳:并非那夜的豆最好吃,也并非那夜的戏最好看,原因在于“我”在以后的生活中再也没有感受到这么淳朴、天真、可爱的少年朋友般的友情了。“我”所难忘的是农村特有的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以及人们朴实、善良的性格。这样结尾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之情,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理想的渴望和追求,是对主题的深化。
五、拓展延伸:
本文写了“我”的家乡的文化习俗——社戏。请同学们想想自己的家乡有些什么文化习俗,可与同学们对话交流,上台说给大家听听。
六、课堂小结:
鲁迅先生用细腻而优美的笔触为我们描画了一段江南水乡的童年生活,抓住了人们对童年无限怀恋的共同情感体验,与我们一同唱起了童年的歌。  
七 、布置作业:  
A:完成课后练习
B:学习描写景物片断《秋天来了》,要求能抓住景物特点,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多方面的反映秋天这一季节特点,做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板书设计  

社戏
鲁迅
“三美”:
自然美
人性美
情感美


2《回延安》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现代诗的朗诵技巧,学会节奏、重音的确定,能有感情的朗诵。
2、学习这首诗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体会其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能力目标:
品析诗歌凝练的语言,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当是让学生从朗读中理解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的真挚炽热的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诗中感情的层次与变化。
教学设想:1.由于这是一首距离学生所处年代较远的诗歌,所采用的形式又不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因此应以“信天游”的歌曲艺术导入,对信天游的形式加以介绍,使学生在对信天游的感受之中走入课文。  2.在课文分析的过程中,对延安的历史及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要详加介绍,让学生通过了解历史来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全诗的主题。3.课堂教学主要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进行,辅以朗读方法的指导,通过朗读促进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并进一步体会诗中运用比兴、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的表现力量,学习运用比兴的修辞方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赏析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爱听歌、唱歌,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种距离我们这个时代较远的歌曲形式,它就是主要流行于陕北一带的“信天游”。
  “信天游”,顾名思义,即是一种随心所欲任意发挥的民歌形式,又叫“顺天游”,是生活在陕北的人们都熟悉的一种旋律,它奔放热烈,感情浓郁,充满了高原的苍凉质朴。
  “信天游”的产生有很强的地域性。由于陕北地处高原,过去交通不便,这里的生产全靠驴、骡驮运,当地人把从事这种劳动的人称为“脚夫”,脚夫们长期走在寂寞的山水沟壑间,便以唱歌自娱,这就是“信天游”。随着时间的迁移,“信天游”逐渐变成陕北人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人们的喜怒哀乐都可以用民歌的形式来表达。在陕北,随处都可以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人们可以通过“信天游”来抒发各种情感,也可以用民歌形式来为日常生活服务:货郎用歌声来叫卖,农民用歌声来祈雨,逢年过节时用歌来庆祝、娱乐,男婚女嫁用歌来举行仪式,甚至上坟哭灵时也以歌代哭。
  被誉为劳动人民代表作的“信天游”,反映的内容多与爱情婚姻有关。因此,“信天游”又被说成是“爱的海洋”。陕北人有句俗语:“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无法解忧愁。”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信天游”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那么,这样一种为大众所接受的艺术形式究竟是怎样的呢?下面就以两首流行最广的“信天游”为例,请大家感受一下它的独特韵味。
  (教师演唱或播放歌曲《兰花花》及《赶牲灵》的片段,学生通过欣赏歌曲初步体会信天游的曲词特点,简单谈听后感受。)
  无论是土生土长的陕北人,还是外来的异乡人,都会被这淳朴炽烈的歌声所吸引,也正因为这样,出现了许多以“信天游”形式写成的诗歌,比如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贺敬之的《回延安》等等,这些诗歌的产生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贺敬之在1956年写下的这首《回延安》,看看作者是怎样采用“信天游”的表现形式以诗的语言来抒写自己的情感的。
  二、贺敬之与延安。
  1.延安简介。
  由于国民党的疯狂围剿,中国共产党被迫开始长征,而延安就是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最终落脚点。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13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在革命的年代里,延安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一直影响着中国几代人的三种精神: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下面让我们把目光投向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屏幕展示):
  “革命中的延安”,从抗日战争起,延安就一直处于战争的最前沿。全国各地的爱国青年纷纷奔赴延安进行抗日救亡运动。
  “如火如荼的大生产运动”,由于国民党的封锁,在毛主席的号召下,延安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毛主席亲自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伟人在延安”,与此同时,我们的领导也不忘对下一代的培养。
  2.作者简介。
  贺敬之,1924年生于山东峄县一个贫农家庭。在亲戚的资助下读完小学,考入师范学校。抗战爆发后,流亡到湖北,入国立湖北中学。1939年在四川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0年赴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1946年,贺敬之一直在延安学习、工作,之后奔赴新的战场。这首诗是作者1956年从北京回到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的。
  (屏幕展示贺敬之照片。)
  这就是给我们带来这首精彩诗歌的作者——贺敬之。
  介绍贺敬之的作品:
  歌剧:与人合创新中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
  诗歌:《回延安》《桂林山水歌》《三门峡——梳妆台》《雷锋之歌》。
  三、课文分析。
  1.学生放声朗读诗歌,注意字音。
  白羊肚     延河     柳林铺
  糜 子      打发     油 馍
  2.延安是以怎样的形象出现在贺敬之的诗歌中的?
  延安是以一位“母亲”的形象出现在诗歌中的。
  具体语句:“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母亲延安换新衣”“再回延安看母亲”等。
  3.结合贺敬之的经历,谈谈你如何理解作者把延安比为母亲。
  贺敬之15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6岁到延安,可以说是吃延安的小米饭、喝延河水长大的,对延安有着特殊的感情。因此在作者的心目中,延安就是养育自己的“母亲”。
  4.诗歌主要通过哪些回忆表现了作者对延安母亲的情感?
  学生回答,明确五个部分:
  回到延安、忆延安生活、亲人团聚、看延安新貌、歌颂延安历史。
  (回、忆、聚、看、赞。)
  5.既然作者称延安为“母亲”,在阔别了10年之后,必然有许多想对母亲倾诉的情感,那么作者在诗歌中倾注了自己对延安的哪些情感?找出相关的部分,给大家读一读。
  (学生在寻找这些内容的同时结合朗读进行,注意重读的词句及修辞。此处可结合学生的思路进行分析,分析的过程中进行片段的朗读,朗读形式多样化,个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教师范读穿插进行。)
  (由于诗歌的形式及内容距离学生比较远,因此在引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学生对于母亲的情感来帮助理解作者对延安的情感。)
  (朗读过程中师生共同评价,从音准、节奏、情感三个方面进行。)
  关于诗歌内容、情感、修辞的分析(此处结合学生的分析灵活把握)。
  这首诗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回延安的激动心情及与亲人相会的场景。
  久别延安,有如重返故里,心情万分激动。“莫要”一词是诗人对自己内心的暗示,可见诗人激动的程度。
  再用几个形象逼真的动词“抓”“贴”,表现诗人见到延安时的感人情景,抒发了对延安的思念。思念的程度似乎还没有写够,又用“梦里回延安”,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与真的回到延安相互映衬,表达了对延安那份无尽的思念。用夸张的“双手搂定宝塔山”再次把思念之情推向高潮。为什么这么思念延安呢?后面的比喻句交代了原因:“母亲”在这里,思想境界升华了。因为日思夜想的是“母亲”,把对延安的热爱表达出来了。见到了“母亲”就是回到了家,“回家的感觉真好”。拟人句中的“唱”“笑”“招”尽情地渲染了欢乐的气氛。此时的诗人,“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一个“扑”字表现出来的情感,比千言万语要多得多。
  第二部分,是对昔日延安战斗生涯的难忘的回忆。
  诗中用“送”“迎”与前面的“唱”“笑”“招”相照应,将当年分别的场面再现到读者的眼前。用“树梢”“树枝”“树根根”比喻诗人与延安人民密不可分的亲密程度,突出了诗人回到“家中”的感受。诗中用的一个非常好的比喻“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诗人如同羊羔一样吮吸着乳汁,眼望着妈妈,是母亲的乳汁养育了诗人,是延安的小米饭使诗人成长,写出了延安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而诗人也正为能投身于其中而自豪。“手把手儿教会了我”,写出母子亲情。“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表现了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
  诗人将自己对延安、对革命的热爱,化为母子间的至诚至爱,这种爱所包容的内涵远比单纯的母子之情高尚得多。
  第三部分,回到现实中来,具体写与亲人欢聚一堂的盛况。
  诗人选取具有地方特色的“米酒油馍木炭火”,来写亲人欢聚的场面,既亲切又真实。用夸张的手法写窑洞内外人之多。再用一个大特写的镜头“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体现出老人的特征。用人人都知道的“鸡毛信”借指抗日战争时的经历。
  诗人回到“家中”,见到父老乡亲,想到延安为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立下的汗马功劳,发自内心地向延安人民表示真诚的感谢。老少三辈人济济一堂,欢声笑语,真实动人的情景跃然纸上。
  第四部分,喜看延安的新风貌。
  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延安的巨大变化,表达了自己由衷的喜悦之情。这部分选取了最有典型性的形象,实实在在地勾画出延安的新貌。“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是夸张,表明变化之大,看也看不过来。“一条条”“一座座”“一盏盏”“一排排”几句排比,在数量上运用叠词,有陕北方言的特色。“披彩虹”“迎春风”“换新衣”是拟人手法,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第五部分,对延安的赞美和展望。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的飘,革命万里起高潮!”诗人用比兴的手法,展开联想的翅膀,飞越了较长的历史跨度,概括了从延安宝塔山到天安门,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整个中国革命几十年的战斗历程,赞扬延安人民前仆后继,似滚滚的延河水奔腾向前,既歌颂了延安的光辉历史,也展现了延安人民继续为革命作出贡献的美好未来。最后再用一个夸张句“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再次抒发了对延安的眷恋、热爱之情。
  这首诗的线索为“回延安”,围绕这条线索抒发了对延安的热爱和歌颂之情,感情真挚,感染力强。对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应结合延安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地位以及延安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来理解,这样我们就会领悟到诗人不仅仅是在歌颂延安,同时也是在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中国革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另外,本诗所表达的对延安的歌颂也包含着对曾经在延安指挥中国革命的党中央以及为革命作出巨大贡献的延安人民的热爱与感激之情。这样的感情,不仅属于作者个人,也体现了广大人民对革命圣地的无限向往。同时,作者在本诗中抒发的不仅仅是怀旧之情、颂今之情,更是展望未来的豪情。
  
  第二课时
一、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分段落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分段安排:第一部分——男生
  第二部分——女生
  第三部分——教师
  第四部分——全体同学
  第五部分——师生共读
二、总结这首诗歌的特点。
  这首诗是贺敬之用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请同学们找一找信天游与我们平时接触过的唐诗宋词、现代诗歌有哪些不同之处。可以从结构、情感、语言、修辞等各方面入手分析。
  (注:分析的过程中仍然要求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朗读。学生分析,教师补充总结。)
  这首诗歌的特殊之处在于以下几点:
  1.两行一小节,全诗共写了33小节,66行。诗中一般一节一韵,但根据内容的需要,也常一韵连用数节。如第一部分6、7节写亲人相会时,连用了“带”“来”“怀”三个韵脚。第三部分5、6节连用了“根”“任”“人”三个韵脚,第7、8节又连用了“花”“拉”“话”“花”四个韵脚,渲染了欢聚时的喜庆气氛。尤其是第四部分2、3、4节连续用“镜”“中”“平”“虹”“明”“风”等韵,大大强化了赞颂延安新貌的语气,这些连韵之处,读来朗朗上口,能使人“心潮逐浪高”。
  2.大量使用了比兴,而且努力使上句与下句在内容上有切近的联系。“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以“树”起兴,比喻诗人和延安以及延安的父老乡亲的血肉关系。如“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这两句以羊羔吃奶喻战士成长,就十分亲切、自然,它不光写出了延安母亲对革命儿女的养育之恩,同时也写出了革命儿女对延安母亲的眷恋之情,艺术形象新颖动人。再如“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等,这里是比,运用得贴切、自然,增强了诗的音乐性。“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上句起兴,又兼有描写环境的作用。“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的飘,革命万里起高潮”,上句起兴,使人联想到由延安一地向全国扩展的革命形势,下句紧接着使用夸张。“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这里是兴,联想丰富,感情深切,具有陕北民歌信天游的风味。信天游中“兴”的表现手法,往往给读者以很大的想象空间,使感情表达有更充沛的力量。
  3.擅用修辞手法。擅用夸张也是信天游的一个特点,如诗中的“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等句。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也是民歌中经常采用的,它们为这首诗增添了亲切、活泼的感情色彩。
  4.运用叠字、口语,表现浓厚的地方色彩。叠字的大量运用,表现了陕北口语的特色。诗中的叠字词语,有表事物的,如“树根根”“羊羔羔”等;有表数量的,如“几回回”“几根根”“一口口”“一条条”“一排排”“一座座”等;有表情态的,如“紧紧”“飘飘”“团团”“高高”“滚滚”等;还有表颜色的,如“白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