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兼葭

免费下载原创《蒹葭》ppt课件(部编本八年级下册新人教版语文)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原创《蒹葭》ppt课件(部编本八年级下册新人教版语文)
蒹 葭
《诗经 秦风》
郧县安阳镇龙门初级中学 柯常武
欣赏歌曲《在水一方》。
诵读欣赏
跟读《蒹 葭》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
白露未晞 。
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
白露为已。
所谓伊人,
在水一涘 。
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
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旁。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密又繁,晶莹露水还未干。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崎岖难登攀。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芦苇片片根连根,晶莹露珠如泪痕。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路途艰险如弯绳。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诗歌译文
欣赏《蒹葭》新译
诗句赏析
每章前两句
写秋天的清晨,河边芦苇苍苍茫茫的景象,烘托出一种萧瑟冷落的环境气氛,流露出主人公一种凄婉的感情。这两句写景的句子,不但是起兴,以引起正文,而且是诗的有机组成部分。
每章三四句
写自己的心上人在水的另一方,离自己很远,可望而不可即,流露出一种惆怅之情。这两句是联上贯下的关键句。
每章后四句
写主人公不畏道路的艰难险阻,上下求索,寻找意中人的情景,从另一个侧面写出了“伊人”所在的“水一方”,表现出主人公执着的爱情追求,以及不能和心上人欢会,倾诉衷情的怅惘情怀。
理清思路
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后六句写人。三章不断转换字面和声韵,但所写的景物、环境和人物、事件却基本不变。
主题探究
《蒹葭》这首爱情诗,叙写了一位热恋者在深秋的早晨,在在长满芦苇的河边寻找意中人的情境,表达了古代人民对爱情的真挚和执着,抒发了欲见不得的惆怅之情。
写法探究
这首诗在结构布局上有何特点?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这首诗采用了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三章不断转换字面和声韵,但它所写的景物、环境和人物、事件却基本未变。它们只是通过一字之易,一韵之转,表现反复咏唱和缠绵无尽的感情罢了。
综合探究
1、作品文字简单,内容单纯,但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能否用几个词来概括作品的美?
2、围绕作品的“美”展开讨论交流。
诗歌所蕴涵的美感
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含蓄美。

融不尽情思于景物:情调凄婉,境界幽 邃,意蕴无穷-意境美

可望不可及的至美形象:—朦胧美。
文字简约。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
形象可感。作品虽未刻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主人公的执著、“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幻化而生,难分难解。
(2)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浑然一体。
(3)诗人的执著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界浑然为一。
(4)“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意境美体现在多重叠合的架构。
作品没有直叙心情,而是采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
小结:《蒹葭》诗的丰富美感,我们可以作多重解渎。正如《人间词话》所说:“《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朦胧美体现在写法和模糊的意象。
拓展延伸
《关雎》和《蒹葭》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风格和表现手法相同吗?
《关雎》一诗重在“叙事”,可以看出主人公爱慕、追求、幻想这样一条线索。《蒹葭》没有一个明确故事。只选一个场景。第二、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蒹葭》比《关雎》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突出。“蒹葭”“水”“伊人”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比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