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5.孔乙己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 - 5.孔乙己

  • 格式:  DOC
  • 大小:  59K    5页
  • 时间:  2020-02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优质课第5课:孔乙己教案教学设计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孔乙己教案
教学预设的目标
理解孔乙己形象的社会意义。
了解小说的结构,理清课文精巧含蓄的布局,体会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理解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孔乙己形象的社会意义。
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体会社会环境描写及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准备
( 有声小说《孔乙己》mp3格式音频文件、播放器及音响设备。
( 相关的教学图片。
教学方法
师生合作探究式学习,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以图片、声音辅助文字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感培养和语言思维想象能力的提高。
教学时间
3课时(选用第1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情况
1.字词预习。
2.课文预读。
二、导入
1.作者简介(由学生汇报)。
2.关于封建科举制度。
三、欣赏由唐天谦朗诵的小说《孔乙己》
1.注意聆听欣赏,边听边发挥想象(如人物形象的画面);
2.注意范读对语速、语气、节奏、情感等朗诵技巧的把握。
四、师生研读课文
从整体上把握小说的结构,分析小说的人物、情节和环境。
1.教师设疑:小说写了哪些人?有没有场景变化和时间变化?引导学生理清小说的情节。
2.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明确:
恩格斯说,小说应该“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孔乙己》这篇小说的总体思路是:由典型的环境(咸亨酒店)起笔,写到典型人物(孔乙己)。故全文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介绍孔乙己活动的社会环境——鲁镇的咸亨酒店。
第二部分(第4~13自然段),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根据小说情节的发展变化,第二部分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4~9自然段),写孔乙己的肖像、言行、性格和社会地位(情节的开端、发展)。
第二层(第10~11自然段),描写孔乙己的不幸遭遇(情节的高潮)。
第三层(第12~13自然段),交代孔乙己的悲惨结局(情节的结局)。
3.提问:小说开头写穿长衫的和短衣帮酒客在喝酒方式上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
(1)短衣帮:靠柜外、站着、花10几文钱,热热的喝了休息。
(2)穿长衫的: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两种酒客一外一里,一站一坐,一贫一富,写出了社会阶层的差别,为不伦不类的孔乙己的出场埋下伏笔。
4.提问:小说写“我”——这个12岁的小伙计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有3种作用:
(1)“我”——12岁的酒店小伙计是孔乙己命运的见证人。小说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写,用第一人称可以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
(2)可以使故事情节集中,内容简要;
(3)可以表现周围人对孔乙己的态度,连12岁的小伙计都鄙视孔乙己,更能说明这个社会对不幸者的冷漠,使作品更增加了悲凉的意味。
5.提问:小说开端介绍鲁镇酒店的大概情况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咸亨酒店是孔乙己出场的背景,穿长衫的和短衣帮、掌柜和小伙计是孔乙己身边的人,同时酒店的大概情况也就是一幅清代末年江南小镇的世俗画面,这些构成了孔乙己的社会环境。
五、小结
课文的前3段介绍了鲁镇咸亨酒店的大概情况,这是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是展示悲剧人物孔乙己的社会环境。
六、作业
结合探究•练习一,以“我来评谈孔乙己”为题进行一次小练笔。
第二、三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小说的情节以及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下面让我们着重来研究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及其所蕴含的社会意义。
二、深入研读课文
1.提问: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同学们大胆发言来评谈这一人物形象。那么小说又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的呢?
讨论并归纳:
(1)概括介绍:“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站着喝酒”说明他经济拮据,买不起酒菜,进不了柜台,不能享受长衫顾客的待遇,只能使他成为不伦不类的唯一的人。这种矛盾现象充分说明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和性格特征。
(2)肖像描写:
①第一次出场:写他“身材很高大”说明穷困潦倒,营养不良又不肯劳动的结果;脸上“时常夹些伤痕”,是他穷困而偶然偷东西被人打伤的标志,也是他走向没落的重要标志。“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既表明他年龄较大而又精神萎顿颓唐。他那件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说明他穷酸潦倒,贫困的经济状况和懒得出奇的性格特征。
②第二次出场:“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着一件破夹袄”,说明他衣食无着,穷途末路。“盘着两腿,下面垫者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满手是泥”,说明他被打折了腿,丧失生活能力。
断腿前后肖像的对照,更显出他遭遇的悲惨。
(3)语言神态描写:
①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说明他以读书人自居,卖弄学问,迂腐可笑的性格。
②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说明他死要面子,怕人嘲笑。
③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到,“窃书不算偷书……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说明他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死要面子的性格。
④“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说明孔乙己“惟有读书高”的自命清高的性格。
⑤“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说明孔乙己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至死不悟。
⑥“不要取笑!”“跌断,跌,跌……”明明是丁举人打断的却不敢说,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了他的精神,摧残了他的肉体,他却至死不悟,死要面子。
(4)动作描写:
①“便排出九文大钱”既表现他拮据而穷酸的本相,又对酒店表示分文不少,自己是规矩人,并对短衣帮的耻笑表现出若无其事来,这“排”的动作,恰如其分地显示了他的心理。
②“他从破衣袋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说明他穷困潦倒到极点,“摸”字表明了他悲惨的境地。
③孔乙己“教”我识字,表现他的热心善良。
④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表现了他善良的心地。
总之,孔乙己的性格特征是既可悲又可笑,怀着科举失败的隐痛而又以读书人自居,贫困不能自存而又好吃懒做,很想清白做人而又不免偷窃,死要面子,怕人嘲笑而又自欺欺人,迂腐可笑。
2.提问: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总的说来就是封建制度的腐朽和黑暗。具体来说:
(1)科举制度诱使读书人追求功名利禄,死读经书,致使孔乙己那样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的牺牲品,迂腐不堪,成了废料、笑料,任人取乐、任人践踏的对象。
(2)封建文化的糟粕毒害了孔乙己的灵魂,而且使之不仅不能成材,相反成为不能谋生的可怜虫。
(3)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想的侵蚀,使民众麻木不仁,意识不到自己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反而以嘲笑更加不幸的孔乙己为能事,为乐趣。
(4)以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横行霸道,极端残忍地摧残孔乙己,最后把孔乙己推上死路。
3.聆听影片《孔乙己》中“笑”声剪辑录音,问:课文几次写到笑,各有什么不同含义?
讨论并归纳:
第一次,写“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这里突出“笑”字,既造成悬念,又笼全文。在冷酷的氛围中突出“笑声”,显示这种“笑”声带着冷酷的意味。
第二次,孔乙己第一次出场,酒客们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来取乐,勾画出这些人麻木不仁、穷极无聊的嘴脸,笑声里蕴蓄着一股悲凉的意味。酒客们还取笑孔乙己偷书,孔乙己自欺欺人的辩驳更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
第三次,酒客们取笑孔乙己“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孔乙己颓唐不安的样子和之乎者也的听不懂的话又引起众人的哄笑。文章着力渲染哄笑的声浪和快活的空气,笑声迭起,悲凉的意味也就更浓。
第四次,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在年幼无知的孩子的面前才能得意忘形的乐一乐,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分豆的动作和语言将孔乙己迂腐可笑描摹得穷酸极相。而孩子们的笑则是天真无邪的笑。
第五次,孔乙己第二次出场。孔乙己被打折了腿,已经不成样子了,然而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取笑孔乙己,这种笑声越发显得悲凉,毫无人性,更表现了当时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冷漠无情到令人窒息的地步。
4.提问:小伙计的笑、掌柜的笑、短衣帮的笑、小孩子的笑各是什么样子的笑?
讨论并归纳:
小伙计的笑是解脱的笑,掌柜是没有人性的自私而卑劣的笑,短衣帮的笑是麻木不仁的笑,小孩子的笑是天真无邪的笑。
5.提问:以哄笑声来写孔乙己的悲剧,有什么特殊的艺术效果?
讨论并归纳:
这哄笑声是麻木的笑,这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的意味。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另一面不是同情和眼泪,而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以乐境写哀,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作品反封建的意义就更加深刻了。
6.提问:关于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各抒己见。
讨论并归纳:
(1)反封建说。
小说不仅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及其罪恶,而且可以引伸到整个封建制度及其全部伦理道德的彻底否定,同时,它对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状况及其阶级关系,也有着极为真实的反映。
(2)等级观念说。
认为小说主题是对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的思想、精神中的封建等级观念的揭露与讽刺。
(3)认识为作者通过孔乙己的悲剧,有力地揭露和控诉了腐朽的封建教育——科举制度和产生孔乙己悲剧的整个封建社会制度。
三、小结
《孔乙己》是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一篇猛烈抨击封建社会“吃人”的小说,孔乙己是一个备受制度愚弄和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他把青春浪费在一年又一年的考场搏斗上,可是直到胡子花白,还是“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反而染上了“好喝懒做”、轻视劳动的坏习气,他即使穷困潦倒,也不愿意脱下那件作为读书人标志的破长衫,然而严酷的现实却把他抛出长衫顾客的行列。他成为“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沦落为“使人快活、供人奚落”的材料,终于被丁举人毒打后悲惨地从人们记忆中抹去。作品通过对孔乙己悲惨一生的描写,控诉了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罪恶,揭露了旧社会“对穷苦人的凉薄与不公”。
四、复习与巩固
本课重点知识回顾(录音)
五、作业
课后探究•练习题三。
六、课外实践活动
观看由梁秉坤改编的影片《孔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