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

六下语文部编版第14课文言文二则:学弈/两小儿辩日教案教学设计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教学基本信息

题目
《两小儿辩日》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两小儿辩日》,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读出古文的韵味,理解孔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两小儿勤于动脑,大胆探索真理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品读名句,导入新课。
1.出示名言:“三人行,必的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引出孔子。
2.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孔子的资料。
3.老师出示课件孔子的头像,并简介孔子。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要求,学生尝试读准确、读通顺、读出停顿和韵律。
2.同桌互读,互查互帮。
3.展示自己读得好的一段或一句,相机指导。
4.师范读。
5.齐读。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义。
1.结合插图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看课后注释,把课文读懂,知道课文讲了几个人,讲了他们之间的一件什么事。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先借助注释自由读懂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在组内交流,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记下来,等会儿在全班交流。
3.组织交流。先由小组长交流本线不懂的问题,再抽几位学生说说整篇文章的大意。
4.课件出示问题:学生带着这四个问题再读课文,并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5.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并注意重点语句的朗读指导。
6.分组齐读3、4小节。
7.他们争执不下,就去问谁?孔子给他们怎样判决的?
四、研读课文,感悟寓意。
1.两小儿争辩的问题究竟怎样解答?能难倒古代的圣人孔子,而难不倒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的孩子们,你们愿意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帮他们解答吗?
2.学生汇报自己查找的资料和对问题的解答。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和讨论,你们从课文中受到什么启示?
五 交流学法,培养能力。
1 我们是采用什么方法学习这篇文言文的?
2 课件出示:反反复复读课文,联系注释讲文意,讨论交流明道理。
六 拓展延伸,张扬个性。
  同学们,我们通过读看找议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老师下面准备了几分快餐,欢迎你们自行选择。
1.排练课本剧《新编两小儿辩日》:一位现代少年穿越时空隧道,来到遥远的古代,巧遇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请少年裁决……
2 .给两小儿写信,告诉他们所争辩问题的答案以及当今科技发展的现状……
3 .手机与太阳有关的资料,举办“你对太阳知多少“的探究活动。
4 .写读后感:读《两小儿辩日》后所想到的。

5.板书设计

 日初出 日中
 一儿:近(大) 远(小)
                     
两小儿辩日         孔子                    不能决也                  ?


一儿:远(凉) 近(热)
 
 



6.教学活动设计(含师生对话设计)

一、品读名句,导入新课。
1.引导:“三人行,必的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你们知道这两句话是谁说的吗?(孔子)
2.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孔子的资料。
3.老师出示课件孔子的头像,并简介孔子。
孔子在你们的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博学的人)刚才我们背诵了孔子的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们知道他是这样说得,那他是不是这样做的呢?你们想知道吗?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请大家跟老师读课题。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把课文试读一次,要求读准字音,若有读不准的字,请画出来,同桌交流。
2.大家在读好字音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注意句子的停顿。
3.选择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一句或一段读给大家听,老师随机指导朗读。
4.听老师范读。(生边听边领悟读法,注意每句话的停顿、轻重、语速、语气。)
5.全班放声齐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义。
1.结合插图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看课后注释,把课文读懂,知道课文讲了几个人,讲了他们之间的一件什么事。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先借助注释自由读懂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在组内交流,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记下来,等会儿在全班交流。
3.组织交流。先由小组长交流本线不懂的问题,再抽几位学生说说整篇文章的大意。
4.课件出示问题:学生带着这四个问题再读课文,并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1)释带点的字,并说出这句话的意思。
a.问其故。
b.及其日中如探汤。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孰为汝多知?
(2)课文讲的是两个小孩在争辩()问题。
a.太阳离人的远近问题。
b.太阳在不同时候的大小问题。
c.太阳的不同时候的冷热问题。
(3)对这一问题,两个小儿的看法截然想反,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画出来。
(4)小儿的理由各是什么?分别用( )和( )画出课文中相关语句。
不能决也)(生回答,师板书。)
四、研读课文,感悟寓意。
1.两小儿争辩的问题究竟怎样解答?能难倒古代的圣人孔子,而难不倒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的孩子们,你们愿意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帮他们解答吗?
2.学生汇报自己查找的资料和对问题的解答。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和讨论,你们从课文中受到什么启示?
(学无止境,勇于探索,大胆质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五 交流学法,培养能力。
1 我们是采用什么方法学习这篇文言文的?
2 课件出示:反反复复读课文,联系注释讲文意,讨论交流明道理。
六 拓展延伸,张扬个性。
  同学们,我们通过读看找议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老师下面准备了几分快餐,欢迎你们自行选择。
1.排练课本剧《新编两小儿辩日》:一位现代少年穿越时空隧道,来到遥远的古代,巧遇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请少年裁决……
2 .给两小儿写信,告诉他们所争辩问题的答案以及当今科技发展的现状……
3 .收集与太阳有关的资料,举办“你对太阳知多少“的探究活动。
4 .写读后感:读《两小儿辩日》后所想到的。
 

7.教学反思

本堂课上,孩子们学习兴趣浓厚,教学设计灵活,但学生学得扎实,学习效率高,真正提升了学生能力和素养。究其原因,我认为有几点成功之举。
首先是课始的导入,从孩子们所熟悉的名言引入圣人孔子,由表及里,巧妙过度。再乘着孩子对孔子的仰慕之情,展示和交流对孔子的认识,再由教师做针对性的补充,一步一步让孔子的形象在孩子们脑海中丰满起来。而最巧妙之处在于最后借助先前对孔子“博学”的了解到“他怎样对待自己的不知?”形成反差,激发学生的阅读和探究欲望。
其次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角色观。我们可以看得出,整堂课上,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甘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学生尝试读准确到教师针对性指导学生读出停顿和韵律;从学生借助注释了解文意到教师准对性地提出学有难度的字词引导探究感悟文意;从学生回顾学法到教师针对性的归纳总结。无一不是在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教师及时反馈引导到能力提升。整堂课体现出学生扎扎实实的学习和知识建构的过程。
最后是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教学的外延的广泛性。可以看到,课堂上教师本着让学生学得轻松、愉悦的宗旨,设计了许多学生喜欢的形式,如个人展示、小组合作探究、自由质疑、作业超市等,使得课堂教学灵动扎实,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是可以张扬个性、愉悦习得的。
当然,是没有绝对完美的课堂教学的,本堂课的教学也有值得思考的几个地方:
首先是无论是学生课前对孔子资料还是课后对“太阳”相关资料的收集,都显得差异大,一大部分学生的收集都充在积极性不高、内容不全、思考不够的问题。其次是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不够汇报上还是不够好。
针对这些问题,我想原因还是没有从小培养孩子们小组学习的能力,对孩子们怎样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指导也有待细化。如果让我重上这堂课,我会在课前预习的知道上再下功夫,我还会在课后给孩子补充同类型的阅读,达到能力迁移的一个训练落实。
通过本次培训,无论是专家的理论辅导,还是例案分析,也或是教学视屏都让我更坚定了今后自己要走的教学之路,那就是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和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真正上出有“语文味”的语文课,真正传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