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1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 - 1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格式:  DOC
  • 大小:  62K    6页
  • 时间:  2020-05

免费下载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苏联的新经济政策,苏联社会主义的建立及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
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能力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对比和分析,培养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形成自己的科学观点和知识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列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及时改变策略,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政策,这种实事求是、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值得学习。

重点
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苏联模式。

难点
正确评价苏联模式。

课时计划
1课时
实际完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利用建国初中苏之间的关系导入新课。


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苏联的新经济政策,苏联社会主义的建立及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2. 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能力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对比和分析,培养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形成自己的科学观点和知识结构。
3. 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列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及时改变策略,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政策,这种实事求是、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值得学习。
教学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苏联模式。
教学难点:正确评价苏联模式。
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下面环节。

三、自主学习
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
1. 新经济政策
(1)1920年末,苏维埃俄国 战争逐渐平息。但是, 停工,农业生产急剧下降, 流行。
(2)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 政策。
(3)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调动了 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 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2. 苏联的工业化
(1)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 ”。1924年1月, 逝世。
(2)从1926年起,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 建设。1928-1937年,苏联先后提前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 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3)苏联的工业化是在 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
3. 农业集体化
(1)从20世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 运动。
(2)在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苏联开展了消灭 运动。
4. 苏联模式
(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宣告确立了 制度,铲除了人剥削人的现象。新宪法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苏联模式”,又称“ ”。
(2)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是高度集中的 体制和 的政治体制。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问题,并初步记忆。
先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在经过老师的讲解让知识更加的巩固。

四、合作学习
小组内先合作学习,后教师总结。
一、新经济政策
1.实施的背景:
经历4年世界大战和3年内战后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1920年底,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逐渐平息。但是,工厂停工,农业生产急剧下降,饥荒流行。列宁经过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

2.实施时间: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3.主要内容:
(1) 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2) 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
实行自由贸易;
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4.作用或意义:
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二、苏联的工业化

1.苏联成立在何时?全称是什么?
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2.列宁何时逝世?1924年1月,列宁逝世。

3.斯大林在何时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1925年
4.苏联从何时起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1926年

5.苏联是怎样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的?
1928-1937年,苏联先后提前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

6.如何评价苏联的工业化?
苏联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一方面,它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另一方面,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被固定下来,致使苏联经济日益僵化。

三、农业集体化
1.农业集体化的原因:
1927年底至1928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决心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

2.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是从何时开始的?
20世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3.农业集体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在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苏联开展了消灭富农运动。同时,政府也从多方面支持集体农庄的建设,加快组建拖拉机站,为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四、苏联模式
1.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1)背景: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施,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颁布目的及时间:
为了从法律上肯定这些变化,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

(3)颁布的意义:
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铲除了人剥削人的现象。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

2.苏联模式
(1)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又称“什么模式”?
新宪法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 斯大林模式
(2)这一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3)如何评价苏联模式?
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但苏联模式的弊端也使苏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小组讨论探究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智慧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 新经济政策
2. 苏联的工业化
3. 农业集体化
4. 苏联模式

思考、归纳、总结
通过设计板书,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六、巩固复习
完成配套练习相应习题。

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及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