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16.冷战

免费下载原创第16课:冷战教学设计教案(部编人教版九下历史)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课题: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16课 冷战
教学目标:
知道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北约”与“华约”,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知道德国分裂,基本形成欧洲冷战对峙局面。
2、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活动,把握冷战的定义、背景(原因),美苏之间相继产生的竞争局面,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和素养。
3、指导分析冷战的影响,认识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及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树立维护世界和平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教学难点:对冷战原因和两极格局形成影响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复习旧知:检查作业,复习上节内容并小结。
请学生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及标志是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形成了哪些主要战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是何时及其形成的标志是什么?【1939年9月 1日凌晨,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主要战场:欧洲西线战场、北非战场、欧洲东线战场、太平洋战场、东方战场。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导入本课:提问有谁知道丘吉尔“铁幕演说”,请来给大家说讲讲?
欣赏视频,然后小结。1946年3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期间发表的演说《和平砥柱》,被称为“铁幕演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请看第16课。
二、教学新课
(一)检查预习情况。请按课文填写完整《历史学法大视野》上预习部分的空格。
然后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冷战政策?它有何表现?【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其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
2、德国是怎样被分裂成两个国家的?【纳粹法西斯政权垮台以后,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1948年6月“柏林危机”爆发后,美、苏通过秘密谈判达成协议双方同时解除封锁。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从此,德国被分裂成两个国家,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3、请简要概括两大军事组织名称、建立及其影响。【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成立了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1955年,苏联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双方组织都立约规定共同维护各自的成员国利益。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两大军事集团成为美苏争霸的工具,两极格局形成。】
(二)课堂探究・合作学习
1、探究一 杜鲁门主义的内容与实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947年,柱鲁门在国会发表文,宣称:“美国政府必须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少数式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材料二 美国著名评论家李受在读到社鲁门主义的真实日的时指出:“我们选择希精和土耳其不是因为它们特别需要接助,也不是因为它们是民主的光典范,而是因为它们是通向黑海和苏联的心脏的战略大门。”
(1)材料一中的“自由国家人民”“少数武装分子”和“外来压力”分别指的是什么?材料一反映了杜鲁门怎样的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思考,你认为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1)“自由国家人民”指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少数武装分子”指这些国家国内的进步力量。“外来压力”是指苏联。反映了美国政府支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阻止革命力量发展,遏制苏联对“自由国家”的控制。这个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2)社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的宣言书,其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称世界)。】
2、探究二 北约与华约对峙
读下面两幅图

(1)根据图一、图二思考,依据两个条约成立了什么组织?这两大组织是何时建立的?
(2)这两大组织有什么共同之处?它们的建立有何影响?
【(1)北约和华约。分别成立于1949年和1955年。(2)它们都是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美苏冷战对峙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能力提升
两极格局对峙给美苏两国经济及世界局势带来怎样的影响?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影响:①对美:长期推行霸权主义政策造成军费开支过大、财政困难,是美国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动摇的原因之一;②对苏:国民经济军事化程度过大,造成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加剧经济困难,激化社会矛盾,为苏联解体埋下祸根;③对世界局势:引发一系列地区冲突,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和动荡。启示:综合国力的强弱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好坏,并决定这个国家的国际地位。美苏冷战违背世界潮流,推行霸权主义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安全与发展,和平与发展才是当今世界主流。承认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尊重各国人民根据国情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
三、巩固总结
(一)总结全课

(二)巩固练习
1、请完成下列巩固练习题。
(1)二战结東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冷战政策。冷战政策的内容不包括(D)
A.封锁与遏制 B.稳定资本主义 C.遇制共产主义 D.发动战争
(2)20世纪40年代,美苏两国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冷战美苏两国冷战开始的标志是(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3)社鲁门在教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歌尔计划的特别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果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美国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B) A.国际联盟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华沙条约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4)丘吉尔描述了参加雅尔塔会议时的心情:“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这预示着二战后的国际格局是(B)
A.全球化趋势加强 B两极对的格局 C、多极化格局形成 D.“一超多强”的格局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4月,罗斯福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对战后世界安排的设想。他的“蓝图”是从世界主义出发,他要求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他相信,由于战争中英、苏、中等国家都仰仗美国的经济、军事援助,凭着美国的实力,他可以利用战时的“大国合作”来实现其“蓝图”。
材料二 1945年上任的哈里•杜鲁门,在追求世界霸权的战略目标上与罗斯福完全一致,所不同的是他加紧把罗斯福纸上的“蓝图”转变为全面展开的称霸活动,把罗斯福同苏联战时的“合作”转变为二战后以苏联为主要敌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罗斯福提到的战时“大国合作”主要体现在哪里?材料中罗斯福所讲的“世界蓝图”的实质是指什么?
(2)指出杜鲁门为实现罗斯福的“世界蓝图” 出台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具体表现是有哪些?
(3)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两国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实质是建立世界霸权。(2)冷战政策;政治:杜鲁门主义;经济:马歇尔计划;军事:北约的建立。(3)由合作转变为敌对。】
2、教师先请学生口述答案,再讲评更正。
(三)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书上本课课后活动题2。
2、课外作业:1)书上本课课后活动题1。2)完成《历史填充图册》第16课的习题。3)预习第17课冷战并完成《历史学法大视野》上本课课前预习部分的习题。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