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6.巨人的花园

四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统编)第26课:巨人的花园教案教学设计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26 巨人的花园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巨人的花园》这篇课文显著的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整篇童话以花园内风景的变化为明线,以有无孩子们的到来的不同景况为暗线,巧妙地将“孩子去,花园荒、巨人苦;孩子来,花园美、巨人欢”深入浅出地展示在我们面前。作者这种前后照应、对比鲜明的“循环式”结构安排,把我们带进一个美妙神奇又发人深省的童话世界。
另外,本文在写作上很有特色,充满童真童趣的景物描写,极富寓意的景象对比,和层层推进的故事情节安排,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曲折又让人满怀期待,最终让人如愿以偿的迷幻故事。作者匠心独运而又天衣无缝,展示了其高超的写作才能。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所以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激发学生大胆猜想,尊重个体学习意愿,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感受童话故事的写作特色,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阅读王尔德的《自私的巨人》。
2.搜集王尔德的资料,搜集有关童话的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1.预习、自读课文。
2.查找有关童话的资料,了解童话的类型及特点。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画面,感受童话的神奇。
2.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情境展示:童话的城堡,一些学生熟悉的卡通人物形象。
(1)导学: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吗?能简单地说一说吗?
(2)指名若干学生自由交流。
(3)小结:是啊,童话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一篇篇动人的优美童话让我们深深陶醉。有了童话,我们的童年生活变得绚丽多彩。
2.过渡: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一篇童话——《巨人的花园》。
3.学生齐读课题。
4.导思:读了故事的名字,你最想知道什么呢?
(1)学生汇报交流。
(2)教师小结,相机指导学生交流对作者王尔德的了解。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童话的兴趣,在质疑课题和了解作者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并实现阅读中的自我快乐,增强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会字词
1.检查预习情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师生纠正读音。
点拨:
“硕”应读shuò,不要读成suò;
“允”应读yǔn,不要读成rǔn;
“砌”读qì,不读qiè。
“颊”读jiá,不读xiá。
3.小组交流识字方法,教师相机点拨:
(1)结构分类法识字:“允、覆”是上下结构。
“硕、砌、啸、缕、搂、颊”是左右结构。
加一加识字法:石+页=硕 石+切=砌 口+肃=啸 夹+页=颊
形近字识记法:硕 砌 缕 搂
歌谣识字法:缕 搂
丝线一缕缕,小手轻轻搂。
木头搭阁楼,竹子编竹篓。
4.理解重点词语,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1)教师重点检查“柔嫩、丰硕、悦耳、自言自语、叱责、允许、踪迹、覆盖、呼啸、凄凉、始终、装饰、自私、脸颊、凶狠”等词语的读法。
(2)指导学生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小组交流理解词语。重点解释“叱责、自言自语”。
5.指导难写字、易错字的书写:“牌”“啸”“颊”。
(1)指导学生观察生字,交流易错字需要注意的地方:
“牌”字的右边“片”的笔顺为:撇,竖,横,横折。“牌”的第十画是撇。
“啸”字的最后四笔是撇,竖,撇,点。
“颊”字的第六笔是点。
(2)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进行描红。
(3)教师展评学生的书写,学生评议。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孩子真正有时间把课文读通顺,并通过自学的方式学习生字新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检查交流中教给学生识记生字和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想一想:这个童话故事主要讲了什么事?
2.讨论交流。
本课写了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围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花园里只有冬天。一天,孩子们从围墙的小洞钻进来,花园里立刻变得春意盎然。后来,巨人醒悟了,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
3.自由读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提出自己产生疑问的地方。
4.学生互相交流,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思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感受,使朗读成为学生探究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在自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悟。
四、总结设疑,布置作业
1.巨人的花园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让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吧。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设计意图:设疑式总结,成功激发学生继续学习课文的兴趣,并且为学生的深入阅读起到了导航的作用。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引出新课
1.听写词语。
(1)教师听写词语。
(2)屏显词语,学生校对,教师相机强调易错字的写法。
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3.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巨人的花园》,感受童话的乐趣。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词语和课文内容,巩固对词语和内容的掌握,夯实基础的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埋下伏笔。
二、品读课文,感受变化
(一)默读课文,思考巨人回来前后花园发生了哪些变化,巨人又有什么转变。画出相关语句,写写自己的感受。想好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二)汇报交流巨人回来前花园的景象。
1.学生汇报交流,其他学生补充。
2.教师屏显课文第2自然段。
(1)指生朗读,其他学生边读边想:还有哪些地方打动着你?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朗读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3)导思:你还想用哪些词语形容花园?(蜂飞蝶舞、百花争艳、生机勃勃、鸟语花香……)
(4)导学:同学们看图片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想一想文中的孩子们一边玩一边说些什么。
(5)图中孩子们玩得怎么样?(学生畅所欲言)
3.把你的感悟带到朗读中,再来读读第2自然段。
(三)汇报交流巨人回来后花园的景象。
1.过渡:巨人回来后,花园怎么样了?请同学们接着汇报。
2.学生汇报,其他学生补充。
3.教师屏显段落:
春天来了,乡下到处开着小花,到处有小鸟歌唱。单单在巨人的花园里,仍旧是冬天的景象。小鸟不肯在他的花园里唱歌,因为那里没有孩子们的踪迹;桃树也忘了开花;偶尔有一朵美丽的花从草丛中伸出头来,可是一看见那块布告牌,就马上缩回到地里睡觉去了。高兴的只有雪和霜两位。他们嚷道:“春天把这个花园忘记了,我们一年到头都可以住在这儿啦!”雪用他的白色大衣覆盖着青草,霜把所有的树枝涂成了银色。他们还请来北风同住。北风身上裹着皮衣,整天在花园里呼啸着。他说:“这是个好地方,我们一定要请雹来玩一玩。”于是雹也来了。他每天总要在屋顶上闹三个钟头,然后又在花园里绕着圈子用力跑。
(1)学生默读段落,边读边想象画面。
(2)指导学生交流印象深刻的句子,并谈感受。
(3)相机指导学生品读拟人、对比等修辞方法的妙用。
(4)指导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四)汇报交流巨人的变化
1.过渡:这么一座漂亮的花园,因为巨人的到来,一下子变成了一座寒冷的“雪城”,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谁能从文中找找哪句话说明了原因呢?
(1)学生汇报。
(2)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我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
(3)指导学生朗读句子。
2.导思:你们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他的自私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把它们找出来。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导学:
预设一:
(1)课件出示:
“你们在这儿做什么?”他叱责道。孩子们吓得跑开了。
“我自己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巨人自言自语道,“这是随便什么人都懂得的。除了我自己以外,我不允许任何人在这里玩。”
(2)指生朗读交流,感受巨人的自私。
(3)导思:你是怎么理解“自言自语”的?试着用“自言自语”说句话。
(4)融情想象:如果你就是巨人,你会怎么说?
(5)导思:巨人回来了?那他去哪里了?
①学生汇报。
②屏显原文:作者王尔德写的原文是这样的:他原先离家去看他的朋友,就是那个康华尔地方的吃人鬼。在那里一住便是七年。七年过完了,他已经把他要说的话说尽了(因为他说话的才能是有限的),他便决定回自己的府邸去了。
③导思:读了这段话,这个巨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6)过渡:现在,你能明白他一回家,看到自己的花园此时洋溢着孩子们的笑声,为何如此生气了吗?他的心里在想什么呢?
(7)融情想象:让我们想象一下:此时巨人的表情又是怎样的?
(8)导读:看到这样的巨人,孩子们——(引读“孩子们吓得跑开了”)
预设二:
(1)课件出示:
于是他在花园的四周砌了一道高墙,挂出一块布告牌:
禁止入内
违者重惩
(2)导思:他为什么要砌围墙?为什么要竖这么一块告示牌?
(3)当孩子们想进去玩时,发现一堵高高的墙拦住了进花园的路,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冰冷而无情地竖立在眼前,孩子们,你们感觉到的是——(伤心、难过)
是啊,这禁止入内,禁止了……禁止了……禁止了……(禁止了孩子们的进入,禁止了欢乐,禁止了美丽……)
(4)小男孩伸手搂住巨人,亲吻着他的脸颊。别的孩子看见巨人不再像先前那样凶狠了,也都跑了回来。从那以后怎样了呢?齐读最后几个自然段,感受温暖和愉快。
设计意图:本段教学是课文的重点教学,教学中以小组合作来学习,先找到能凸显巨人自私的句子,然后通过反复研读找到重点的词语去体会,再指导学生学着巨人的样子读一读,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巨人的自私。
三、感悟道理,升华主题
1.巨人的自私唤来了寒冬,巨人醒悟后花园里一片美景,正是这强烈的对比,让我们体会到其中蕴含的道理。谁来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2.在日常生活中,你有与别人分享快乐的经历吗?说一说你是怎样与人分享快乐的?
3.是啊!“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当你把快乐分享给大家时,一个快乐就会变成无数个快乐,那样,你才会感到幸福。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这样,“与人分享快乐”的种子会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让学生切实得到情感体验。
四、总结全文,拓展练笔
1.他说:“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孩子们却是最美丽的花!”你怎么理解最后一句话?不妨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2.完成课后小练笔作业: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写下来。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注重读写结合。一篇篇课文就是一个个鲜活的范例。通过这些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在揣摩、比较、体会中感悟本课的表达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很好地突破了本课重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它以其生动浅显的语言、奇异动人的故事情节、夸张独特的表现手法,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对童话学习的积极性普遍很高,也正因为如此,如何让学生在感受童话带来的快乐的同时更深入地理解童话所揭示的道理显得尤为重要。《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一部重要作品,文章揭示了“快乐应当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深刻道理。
在教学中,我首先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朗读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通过预习,学生已经认识到了巨人的花园是一个漂亮的花园。于是,我从标题中的“花园”为切入点引入课堂,通过朗读描写花园四季景物的句子,通过放映图片,使学生对这个漂亮的花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品读、感悟能力。这则童话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课文中有多处进行了对比,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感觉的对比等。学生通过对比,反复品读,边读边感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到了巨人的花园冬天时的荒凉与冷清,巨人在心理上的孤独,以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孩子进入花园后的热闹场景,体会巨人态度的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对于这篇童话所揭示的道理,个人认为答案不一定要拘泥于“快乐应当和大家一起分享”。如果有同学说“人不能太自私”,或者“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要学习巨人知错能改的精神,而不能学习其自私、冷酷的品质”,这些回答均有一定的道理,我觉得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自主阅读感受,不强求答案的一致,能自圆其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