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3.乡愁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 3.乡愁

  • 格式:  DOC
  • 大小:  56K    5页
  • 时间:  2020-09

第3课:乡愁教学设计教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新人教版语文)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3 乡愁 配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托物寄情的写法和巧妙的构思;
过程和方法:沉潜涵泳,品味语言,体会诗歌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味思乡深情,增强爱家爱乡爱国意识。
教学重难点:
托物寄情的写法和巧妙的构思;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
教法学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仿写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乡愁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 主题,古今中外的 诗词里有许多提到关于“愁”的 话题 :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走进乡愁的情感世界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李白《静夜思》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马致远
——《天净沙. 秋思》
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崔颢hào 《黄鹤楼》
二、作者简介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 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
1950年到了台湾。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诗人又经常流浪海外,因此,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
三、指导朗读
阅读诗歌的方法
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语调、语速、节奏、重音、押韵等;
赏析诗歌:再现意境,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朗读诗歌: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 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 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四、合作探究
1.乡愁是一种抽象情感,作者通过哪些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达这种欲说还休、难以言尽的情感?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2.作者以什么变化组诗?
全诗以时间的 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四个人生阶段。
五、赏析诗歌
1)、全诗共四节,是按什么顺序组织安排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2)、每个时间段诗人因为什么而忧愁?这四节诗之间是什么关系?
3)、诗人把思乡之情寄托在哪几个具体事物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小时候——母子分离——邮票
长大后——夫妻分别——船票 乡
后来啊——母子死别——坟墓 愁
而现在——与大陆相隔——海峡
1、全诗是按时间顺序组织安排的。这四节诗层层深入,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对祖国的思念。同时表达了诗人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2、采用比喻将抽象的乡愁投射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具体可感的形象事物上。
余光中《乡愁》一诗的构思特点 :
作者在这首诗里,设置了四个时段,将乡愁浓缩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形象 (意象) ,通过四个时段和空间的变化,逐层推进,使意象次第放大,将乡愁 诠释为亲情、爱情和思家爱国之情,感情由淡而浓,主题由浅入深,在一咏三叹之中,将乡愁渲染得异常浓烈。
思考:本文表现怎样的主题?
这是一首抒情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实物化,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结束分离之苦的 强烈愿望。
小时候 邮票 故乡之思
长大后 船票 托物言志 逐
后来 坟墓 层
现在 海峡 推

家国之情
《乡愁》这首诗的 结构美和 音乐美体现在 哪里呢?
1、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互相变化错落,体现 自由 诗的 特点。
2、同一位置上 的词的 重复与 叠词的 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 ,一 唱三叹的 旋律,给全诗 营造一种 低回怅惘的 基调。
总结全诗
1、反复朗读,体会诗中所表达的乡愁。
2、理解本诗采用形象的比喻表达抽象情感的写法。
六、讨论探究:
1、乡愁是凝重、浓烈的,诗中为何却说“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
乡愁浓缩于四个程度轻的对象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之情。
2、下面是 台湾诗人席慕蓉的《乡愁》,根据分析现代诗的方法,学习这首诗 ,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故乡的 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同:相似的写作背景。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和出生地均在大陆,后来赴台湾。两位诗人都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化,承继传统文化中乡愁的永恒主题写出了新意。
异:席慕蓉的故乡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80年代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她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她的《乡愁》缠绵悱恻,分别写故乡月夜的笛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别后对故乡的绵绵思念,意境深幽,比喻新异,也具有比较强的时代意义。但在思想深度的开掘上,这首《乡愁》不如余光中的《乡愁》那样深刻。
3、仿例造句
如果有一天,你离开了温馨挚爱的家园,离开了年迈慈祥的双亲,成为漂泊的游子。这时你会说乡愁是什么?
例: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 。
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月,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乡愁是那根在灵魂深处的血管,乡愁是远走时父亲久久的伫望,乡愁是别离时妈妈眼中的深情,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童话,乡愁是人一辈子走不出的精神的家。
4、诗歌欣赏
《乡愁四韵》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5、问题研究
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乡愁》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
作者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里,“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对应物上,这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附。
2、《乡愁》一诗中,诗人抓住“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物象表达内心情感。说说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一步步加深、升华的。
这四个对象,分别是人生四个阶段“乡愁”的对应物。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了一群人的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
七、拓展阅读
昨夜,/月光在沙上铺一条金路,/渡我的梦回到大陆。 (《舟子的悲歌》)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当我死时》)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 (《乡愁四韵》)
我是神经导电的大陆/饮尽黄河水也不能解渴/扪着脉搏,证实有一颗心还没死去/还呼吸雷雨的空气/我的血管是黄河的支流/中国是我 我是中国。 (《敲打乐》)

八、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诗。

板书设计
乡愁
小时候 邮票 故乡之思
长大后 船票 托物言志 逐
后来 坟墓 层
现在 海峡 推

家国之情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