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旧版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旧版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 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 格式:  PPT
  • 大小:  4.98M    9张
  • 时间:  2015-02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PPT课件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十课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百加中心小学 徐天明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十课
百加中心小学 徐天明
首页
摇篮
资料一
祸患
资料二
资料三
原因
九 年 义 务 教 育 小 学 语 文 第八册第十课
百加中心小学 徐天明
首页
摇篮
资料一
祸患
原因
治理
资料三
退出
资料二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可与今日的江淮流域比美。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
气候温暖
森林茂密
土地肥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千米。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个省、自治区,最后注入渤海。
美丽而古老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这就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对黄河的赞叹。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150万年前在现今山西省黄河边的芮城县境内出现西候度猿人;100万年前的兰田猿人和30万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黄河岸边取鱼狩猎; 7万年前山西襄汾丁村出现早期智人;3万年前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出现晚期智人。 距今10000-7000年的细石器文化遗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3700-2700年的青铜器文化遗址和出现于公元前770年的铁器文化遗址等几乎遍布黄河流域。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的发展中心,拉开了黄河文明发展的序幕。 黄河上游河段水力资源丰富,从龙羊峡至青铜峡川峡相间,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那里可以建造许多电站,已建立了好几个大水电站。
黄河自孟津至入海口是黄河的下游,就是华北平原。这里河道宽阔,水流缓慢,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下来,使河床不断抬高。为了防止河水泛滥,河堤也不得不一再加高,自郑州黄河花园口一段起,河床平均比两岸地面高4-5米,有的地方甚至高达10米,成了世界闻名"地上悬河"。
黄河著名的壶口瀑布--雷霆万钧,奔腾而过,壶口象征着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黄河精神。著名的龙门--水流湍急,相传鲤鱼如果能跳过龙门就可成龙,产生“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又相传是大禹治水所凿开的峡口,因而又称禹门口。
黄 河 简 介
黄 河
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
黄河在近2000年来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黄河成了
中华民族的忧患

痛苦的回忆
从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的2000多年 间, 黄 河决口1590次, 大的迁徙改道26次,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每次灾难都夺去千万人的生命,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1938年黄河改道,滚滚洪水南下,冲进淮河,淹没了豫东、皖北和苏北大片土地,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89万,使得黄淮平原的千里沃野变成一片凄惨、荒凉的“黄泛区。”
黄 河“ 地 上 河”
黄河变化的原因
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
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重量达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泥沙上。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每到洪水季节,黄河这些地段的堤坝很容易决口,造成可怕的大水灾。
黄河的治理
荒漠化严重
——还草还林
水土流失严重
——植树造林
“地上河”,洪水、改道
——加筑堤坝、疏通河道
凌汛(上下游)
——科学监测、及时爆破
上游
中游
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