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7 最后一课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 7 最后一课

  • 格式:  PPT
  • 大小:  872K    18张
  • 时间:  2015-02

《最后一课》ppt课件16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最后一课》ppt课件16《最后一课》ppt课件16
最后一课
都德
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
阿尔封斯·都德   
(1840-1897),是法国19世纪下半期的小说家。他曾参加普法战争,短篇中有不少就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
《最后一课》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篡夺了法国革命成果的路易·波拿巴在复辟帝制后,力图通过战争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以摆脱内部危机,巩固王朝统治。俾斯麦则打算通过战争,建立一个德意志帝国,企图占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1870年7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这个掠夺性的战争,正如马克思当时指出的,敲响了“第二帝国的丧钟”。9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第三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阿尔萨斯和洛林等法国的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对于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军队的屠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
最后一课
哽住
赚钱
捂住
踱步
惩罚
祈祷
诧异
宛转
喧闹
皱边
肃静
懊悔
钥匙
郝叟
胳膊
掌握下列词语的音、形、义: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上的是一堂什么课?
自由朗读课文
它的文体又是什么?
最后一课
小说
属于叙事性文学体裁,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最后一课
关于小说
小说的
三要素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语言、外貌、动作、神态、心理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最后一课
以 为顺序安排情节
时间推移、地点变换
最后一课
一、上课路上
二、上课之前
三、上课之中
四、宣布下课
(1-6)
(7-10)
(11-23)
(24-29)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最后一课
1.最后一课和平日上课的情景有怎样的不同?
2.小弗郞士在最后一课上,思想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
3.韩麦尔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思考:
互动交流
气氛
学生
平时
今天
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安安静静,跟星期天的早晨一样。
课前学生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
课前都已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最后一课
平时
今天
教师
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平时“我”会迟到会遭老师的责骂
平时老师穿戴一般
踱来踱去,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今天迟到,老师却很温和地叫“我”“快坐好”,
今天老师穿着只在督学来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漂亮礼服。
小弗郎士心路历程:
上学的 路上
上课之前
知道是最后一课
上课时
怕骂、贪玩
吃惊、诧异
难过、懊悔
悲伤、愤怒
(幼稚)
(成熟)
最后一课
问题探讨
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上,思想感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最后一课
人物形象---韩麦尔先生
重点品读有关韩麦尔先生的语段,分析这一人物形象。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服饰):极为庄重
自责、赞美法语(上课时)
哽咽 (宣布下课)
动作描写(行为):
认真执教
书写“法兰西万岁”
(神态):脸色惨白
恪尽职守、热爱学生
道德高尚、热爱祖国
最后一课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社会环境:“普鲁士兵正在操练”等
交待背景。
反映小弗郎士的幼稚、纯真。
渲染一种悲剧气氛。
最后一课
学了本文后,你联想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感同身受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
3、按课文内容填空:

①本文的作者 ,他是 国的 家.
②本文的体裁是 ,它的三要素是 ,
, , .
③本文以 战争 为背景,描写了韩麦尔先生给学生上最后 一节 课的情景,表现了 国人民强
烈的 热情.
④第一部分是故事的 ,有两个细节暗示了“最后一课”的社会背景,请指出:
都德
普鲁士军队正在操练; 布告牌发布的各种消息.

小说
小说
人物
故事情节
环境
普法
法语

爱国
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