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旧版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7* 青山处处埋忠骨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旧版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 27* 青山处处埋忠骨

  • 格式:  PPT
  • 大小:  458K    15张
  • 时间:  2015-02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7课《青山处处埋忠骨》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7课《青山处处埋忠骨》
青山处处埋忠骨
1 拟 nǐ
2 勋 xūn
3 殉 xùn
4 赴 fù
5 嘛 ma
6 踌 chóu
7 躇 chú
8 黯 àn
词语
1拟定:1,起草制定。2,揣测断定。课文中取第1种意思。
2勋鉴:亦称奉语或提称语,缀于信首收信人的称呼之后。鉴,审看,看;勋,功劳/勋鉴的大意是有功德之人看,多用于政界,文界。
3殉职:因公务而牺牲。 4奔赴:奔向。
5下意识:指不知不觉,没有意识的心理活动。
6踌躇:犹豫不决的样子。
7黯然:1,犹豫。2,停留;徘徊不前。3,得意的样子。课文中取第1种意思。
8何须:为什么要,含有“用不着,不用”的意思。
9马革裹尸:用战马的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英勇杀敌,战死疆场。马革,马皮。
抗美援朝战争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不仅我国人民激动自豪,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高兴万分。可是,一向推行强权政治的美国却坐立不安,妄想吧新生的中国扼杀在摇篮中。1950年6月,美国公然发动了朝鲜战争,并把战火烧到了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1950年8月,党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胜利。然而在战争中,志愿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约有12万志愿军长眠在异国的土地上,其中就有毛泽东同志心爱的长子——毛岸英。
毛岸英简介
毛岸英,1922年10月出生在湖南省长
沙市。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
毛岸英也被关进牢房。杨开慧牺牲后,地下
党安排毛岸英和两个、弟弟来到上海。以后,由于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毛岸英兄弟流落街头。他当过学徒,捡过破烂,卖过报纸,推过人力车。1936年,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在苏联期间,他开始在军政学校和军事学院学习,以后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曾冒着枪林弹雨,转战欧洲战场。194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毛岸英遵照毛泽东“补上劳动大学这一课”的要求,在解放区搞过土改,做过宣传工作,当过秘书。解放初期,任过工厂的党委副书记。他虽然是毛泽东的儿子,但从不以领袖的儿子自居,相反,总是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和普通劳动群众打成一片。
——妻子杨开慧,1930年11月14日,在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
被湖南军阀何健杀害。
——大弟毛泽民,1938年由党派到新疆工作,任财政厅厅长,
民政厅厅长等职。
1942年9月17日,被军阀盛世才逮捕入狱,次年9月27日被害
于迪化(今乌鲁木齐)。
——二弟毛泽覃,1934年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赣南坚持游
击战争,任独立师师长。
同年4月,在江西瑞金红林区被敌人围困在一个简陋的草屋之
中,在掩护战友撤离时,被恶毒的子弹射中,倒在了血泊中。
——堂妹毛泽建,是衡山游击队长,1929年8月,在湖南衡山
县马王庙英勇就义。
——长子毛岸英,1951年10月随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来到烽
火连天的朝鲜平安北道大榆洞。11月25日,志愿意军总部遭敌
机轰炸,正协助值班参谋工作的毛岸英,
为了彭德司令员的安全,他和洪学智副司令员一拉一推将彭总
送到洞内。当他重又返回作战室抢取军事地图中,敌机扔下的
凝固汽油弹吞食了整个房子,也吞食了一个年仅28岁的生命。
——侄儿毛楚雄,1946年8月10日,在随八路军谈判代表赴西
安途中被胡宗南扣押。22日深夜,敌人将张文津、吴祖贻、毛
楚雄等三位谈判代表押至城隍庙背后,活埋在石坎下的小渠旁。
毛楚雄就义时年仅19岁。
1、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毛岸英遗体归葬的抉择过程。
(1)分别用一句简明的话归纳从朝鲜发来
的三封电报的主要内容
1毛岸英牺牲的消息
2彭老总请求将遗体运回国
3金日成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
毛主席在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
(1)“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2)“‘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岸英从小就颠沛流离,在父亲身边并没有多少时间.慈父毛泽东此时已是近60岁的老人了,老来痛失爱子,使他悲痛欲绝.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孩子送到他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在国外的大学毕业后,他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布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毛泽东回忆起岸英和自己的一次次分离及其原因,从中反映出岸英的成长经历。前三次的分离都平平安安的回到了父亲的身边,这一次,儿子真的不能回来了吗?毛泽东感到震惊,简直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表现了毛泽东的无比悲痛。
当“彭老总请求将遗体运回国”“金日成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时,毛主席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
(1)“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
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2)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主席想。
然而,这种想法很快被打消了。他像是自我安慰的说道:“我的儿子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可是,战争嘛,总是想死日人的。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这里可以看出:
(毛主席作为一国的领袖、国家的主席,他强忍悲痛,一切从大局出发,理智地处理了自己的情感.)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当毛主席要在电报记录稿上签字时,他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来的?
(1)“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  (2)“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
毛岸英是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革命胜利而牺牲的六位烈士中的一位,毛主席在做最后的决定时,心底又流露出对亲人的无比眷恋.
当毛主席在记录稿上签字时,他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
(1)“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放在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铮铮的言语下,是毛主席那宽阔的胸怀和那深深的慈父之情.
(2)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这是本文的最后一句话,把它单独一句话作为文章的结尾。透过这句话,我们仿佛看到了漫漫长夜,一位慈爱的父亲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仿佛还可以听到这位父亲在床上失声痛哭。老年丧子谁不哀痛!此时此刻,千言万语,都变得苍白无力,以这句话收笔,留给我们深深的震撼:毛泽东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做一做
课文记叙了毛泽东在得知爱子毛岸英为国捐躯的消息后的心情和所作出的决定,歌颂了   (1)毛泽东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2)毛泽东以身作则,不搞特殊的高尚情操。   (3)毛泽东为革命事业献出一切的崇高品质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的胸怀。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需马革裹尸还。
“忠骨”指忠臣的遗骸,在这里指毛岸英烈士的遗体。“何须”指为什么要,含有“用不着,不用”的意思。“马革裹尸”就是用战马的皮把尸体裹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需考虑,既然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
这里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泽东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既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儿子葬于朝鲜,充分显示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