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知识目标:会认偶、鬓、衰三个生字,会写音、客、何三个生字,了解古诗大意。
能力目标:理解领悟诗意,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情感目标: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作者忧伤之情。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学习过一些古诗,对古诗学习有了一定的兴趣,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感悟古诗意境,达到有感情诵读。低年级学习古诗重在抓住重点字词引发想象,重在感悟诗境情感体验。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的贺知章晚年返回故里的感怀诗。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诗人回到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心情难于平静。诗的感情自然、逼真,内容虽平淡,人情味却浓足。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品诗境,别有一番天地。对二年级小学生来说感悟,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是不容易的,教给学生多样的感悟方法。我通过介绍诗人的生平,指导学生多层次的朗读,使古诗节奏,音律明显表现出来,给学生以美的感受,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加深学生对诗的理解和记忆,达到“熟读成诵”之目的。
1、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大意,把握作者的思乡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2、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1、介绍背景。(出示课件插图)
同学们在上课前,请闭上眼睛感受一首优美的旋律,听老师吟诵一首古诗: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诗,相传贺知章30多岁离开家乡,一生仕途顺利,八十多岁时他非常思念家乡,于是步履蹒跚的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瞧。这就是他回到村口遇到孩子们时的情景。小朋友,请睁开眼睛,仔细观察,说说你从图中看到些什么?
2、揭示题目:
此时贺知章十分激动,于是就写下了一首古诗《回乡偶书》。板书《回乡偶书》。齐读课题。
3、据题质疑:重点理解“偶书”,这里的“偶”“书”各是什么意思?
⑵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1、听范读(出示课件)读出感情,感染学生情绪。
2、出示学习提纲,生认真观看内容。
3、生自学,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4、检查反馈:(课件)
⑴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纠正;分组开火车读,再齐读生字新词。
⑵指名读诗;分组读诗;齐读古诗。
1、师:小朋友,刚才在老师的介绍中已经了解到贺知章在早年就离开了家乡,直到83岁才回到家乡,古诗中哪个诗句向我们介绍了这个内容?
2、引出并学习诗句一:(课件)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意思吗?
●生试着理解回答,教师给予肯定。
第一个诗句的后半句“乡音无改鬓毛衰”你又是怎么理解的?或者你有什么疑问吗?
● 引导理解:
乡音: 家乡的口音
鬓毛:头发
衰:白了
● 师:小朋友们,贺知章在回到家乡时头发都白了,可见模样发生了改变,可是什么没有改变呢?(乡音)
● 指名说说诗句一的意思:贺知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直到很老了才回到家乡。这时,他的家乡话没有改变,但是头发白了,模样变老了。
● 指导感情朗读诗句一。
3、引出并学习诗句二:(课件图片)
●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是贺知章牵着马儿回到家乡来到村口时的情景。请你读读诗句二(出示句子二)并联系图片,猜猜他们在干什么?
● 交流并小结:
孩子们看见贺知章却都不认识,于是笑着问贺知章:“老爷爷,您是从哪儿来的?”
4、指导感情朗读整首古诗。指生朗读,手势作出评价。
5、试着背一背。
教师播放课件音乐,学生根据音乐做眼部放松操。
播放舒缓音乐,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书写要求。
1、看图进行想象,孩子们和诗人贺知章还会说些什么,作些什么?
3、谁来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4、师:小朋友们,这么动人的情景你会忘记吗?你愿意把它讲给家长听吗?(要求学生把古诗背给家长听,并用自己的话把古诗变成故事讲给家长听。)
5、小结。
小朋友们,“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我们的贺知章老爷爷在回到家乡时就有着这样深切的感受。让我们带着一种殷切的思乡之情把古诗背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