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4 烛之武退秦师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 4 烛之武退秦师

  • 格式:  PPT
  • 大小:  342K    32张
  • 时间:  2015-10

《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32页)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32页)《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32页)
烛之武退秦师
《左 传》

丽水中学:钟雅娟
《左传》简介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也是一部富有文学价值的历史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听老师朗读课文,
注意文言文朗读的停顿、重音、语气等。
氾 南( ) 函 陵 ( )
夜缒而出( ) 共其乏困( )
夫晋,何厌之有( )
若不阙秦( ) 逢 孙( )
不 知 ( )
背景介绍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烛之武 退 秦师
为什么要退秦师?
退秦师者何许人也?
烛之武如何退秦师?
“退”的结果如何?
请同学们带问题自读课文,把握文意,理清课文的层次。
整体把握,理清层次
第一段
为什么要退秦师?
秦晋围郑
整体把握,理清层次
第二段
退秦师者何许人也?
烛之武临危受命
佚之狐 郑伯 烛之武
言于 从之,说服 辞,许之
整体把握,理清层次
第三段
烛之武如何退秦师?
夜缒而出
见秦伯
整体把握,理清层次
第四段
“退”的结果如何?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第二课时
检查反馈
本文选自《 》,又名 、 。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 所作,与《 》《 》合称为“春秋三传”。
检查反馈
课文紧紧围绕“退”字展开,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大意。

退
检查反馈
课文紧紧围绕“退”字展开,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大意。

退
重点字、词、句
第一段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 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重点字、词、句 第二段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佚之狐对郑伯说:“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重点字、词、句 第三段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什么好处, 那就烦劳您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很难的,你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你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你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重点字、词、句 第四段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作 业
请讨论并总结归纳:
1、重点虚词
2、重点实词
3、词类活用
4、通假字
5、古今异义
6、文言句式
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省略句、判断句
第三课时
一、一词多义

1、夫晋,何厌之有? 助词,无义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指示代词,那

3、逝者如斯夫! 助词,表感叹

4、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名词,指成年男子
2、鄙
①边远的地方。(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例:“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4、阙
què ①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②城楼;③皇宫,引申为朝廷。
quē通“缺”
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细小,轻微。(同现代汉语)

衰败。国势衰微。

卑贱。

如果没有。(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
①坏,破旧。(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敝人
③疲惫。(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例:因人之力以敝之。)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1、以
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
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二、重要虚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
⑥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三、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3、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4、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5、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 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为疆界”。)
四、通假字
1、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
2、共其乏困。   (共,通“供”)
3、秦伯说。    (说,通“悦”)
4、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五、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六、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这是我的过错。注意:“是”是代词,译为“这”,译文中的“是”是为符合现代汉语习惯而加上去的。)
⒈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军函陵(军:军队) B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C是寡人之过也(是:这) D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⒉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 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C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D 若不阙秦 阙秦以利晋
A
D
试一试
⒊下列“其”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君知其难也 B共其乏困 C又欲肆其西封 D吾其还也
⒋与“许之”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邻之厚,君之薄也 B 夫晋,何厌之有
C 敢以烦执事 D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⒌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
B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很高兴,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况且您曾经接受晋国的恩惠。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能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 道路上的主人。
D
C
C
试一试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