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5 离骚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 5 离骚

  • 格式:  PPT
  • 大小:  1.02M    20张
  • 时间:  2015-11

《无韵之离骚——太史公笔法小议》ppt课件2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无韵之离骚——太史公笔法小议》ppt课件2《无韵之离骚——太史公笔法小议》ppt课件2
无韵之《离骚》
——太史公笔法小议
1、司马迁,字子长 , 西汉 (朝代)史学家、文学家,任太史令。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纪传体通史 ,内容包括本纪 、 世家、 列传 、 书、 表 五个部分。
3、屈原,名平 ,字原 ,战国时期 楚国 (国名)人。,屈原忠于国家,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自投 汨罗江 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 浪漫主义 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 楚辞 ”这种文体。代表作品有 《离骚》 、 《九歌 》 等。
4、庄子,是我国 先秦 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 道家 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 老子 并称为“ 老庄 ”,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为 《庄子 》,被唐明皇封为《南华经》,他本人也被封为南华真人,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 《逍遥游》 、《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5、词语解释(有加点字的解释加点字、无加点的解释词语、括号内填拼音)
1)稍谙( ān )世事 熟悉
2)隽( juàn )永 意味深长 引人入胜
3)风雨如晦 夜晚
4)郁结 指忧思烦冤纠结不解
5)广袤 广阔;宽广
6)战方酣 痛快;畅快
7)为虎作伥(chāng ) 比喻帮助恶人作恶,干坏事。
8)刀笔吏 指撰写公文或状词的人
9)扼腕 形容思虑、愤怒、激动等心理活动
10)门阀 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
11)荒诞无稽 考查
12)怨怼 怨恨
13)檄文 檄文是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现在也指战斗性强的批判,声讨文章。
6、翻译引文“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译:等到回到大汉朝廷,汉武帝派下了监察考评的官吏(对李广的这段经历进行综合考察评价。)(得出的结论是)李广所带部队伤亡太大,况且他本人又被匈奴生擒当了俘虏,(按汉朝律令)理当斩首。(李广花了银子)用钱赎罪成为庶人。
司马迁:司马迁(前145—前87年后),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著有《史记》,又称《太史公记》,他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0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司马迁获宫刑的原因: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他因为“李陵事件”,为投降匈奴的李陵求情,因此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遂把司马迁抓了起来,并遭受宫刑。
《史记》:《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个部分,其中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表10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对后世史学和文学都有深远的影响。原名《太史公记》。该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本纪,基本上是编年体,兼述帝王本人事迹。
世家,主要是记载诸侯和贵族的历史。
列传,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传记。
书,是关于典章制度和有关自然、社会各方面的历史。
表,是用来表示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况和无法一一写入列传的众多人物。
资中筠,1930年出生于上海,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通英、法文。国际问题及美国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另外,她还是一个资深翻译家,翻译过的作品有
《公务员》
《浪荡王孙》
《农民》 法巴尔扎克著
《啊,拓荒者!》 美薇拉·凯瑟著
《哲学的慰藉》 英阿兰·德波顿著
初读课文,品味语言
文章第一段分析:
为什么作者在“那个时候”会特别感受到太史公笔法之奇气呢?
“那个时候”指的是“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的时候,作者不仅感受到许多正直的人受到打击、迫害,更看到自己的父亲乃至无数的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正直的知识分子遭到无情迫害的现实,有着这样的体验,才能体会司马迁《史记》中“意有所郁结”“以舒其愤”的感情。
“我终于找到了太史公文章之‘奇气’所在”,作者找到的奇气可归结于哪几点呢?在全文中找。
a.不仅在于以极其简洁、凝练的文字囊括了广袤的空间和绵远的时间——纵横万里,上下千年;
b.也不仅在于生动地刻画了数以百计的文臣、武将、帝王、游侠、骚人、处士,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c.尤其在于以克制、含蓄的笔法,表达了深沉的感情和强烈的爱憎。通篇没有雕琢的形容词,也极少激昂慷慨的议论,而在那貌似平淡的叙事之中,却蕴藏着极大的感染力。千载之下,仍然能使读者不知不觉跟着作者去爱、去恨,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d.以独特的省略来表达他对汉武帝的怨怼。这省略,这沉默,远胜过一篇洋洋洒洒的檄文,可以收“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效。这,又是太史公文章“奇”之所在。(倒数第四段)
e.当然,为项羽立《本纪》,把当朝开国皇帝手下败将写成悲壮的英雄,这也是太史公一大奇笔,关于这点,论者已经很多。(倒数第三段)
1、 先概述司马迁写作《李将军列传》之因。 然后运用“叙”、“引”交互,“感”、“议”结合的评论手法集中进行论证
本文的评述手法:
作者用了具体的例子来增加其说服力,她紧扣李广的英雄事迹,具体写他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还,赏不行”“当斩,赎为庶人”“引刀自刭”然后由此联想到了李陵的英雄事迹和不平待遇,感叹“何其相似乃尔!”,这里作者就用了典型事例为抓手,增强了评论的可信度,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文章除了对第三点“奇气”的证明之外,对其它几点“奇气”有没有相应的论述?怎么论述的?
1.对第一点“奇气”,文章通过第4自然段开头两句话“《李将军列传》全文不过三千字。从李广的祖先写到他的孙子,也就是从秦始皇到汉武帝,历经一百余年”加以论述。 2.对第二点“奇气”,文章通过第4自然段“写了李广身经百战、屡立奇功的英雄业绩……也有单枪匹马、深入敌阵的惊险场面”这几句话多方面地加以论述。 3. 对第四点“奇气”,以《孝武本纪》为例,对比《汉书》中“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通过例证和对比论证加以论述。 4. 对第五点“奇气”,以《项羽本纪》为例,后世修官史者与司马迁进行对比,加以论述。
文章的题目是《无韵之离骚 ——太史公笔法小议》,那么怎么来理解这里的“小议”呢?
所谓“小议”,就是从小处着眼进行评论,我们通观全文可以发现作者评论的关键点是“以克制、含蓄的笔法,表达了深沉的感情和强烈的爱憎”,而对于《史记》记录的浩瀚历史和跨度以及各色人物,作者并没有过多评价,这就符合“小议”这种“从小处着眼”的写法。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评价司马迁及其《史记》时说:“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请问本文为什么以“无韵之《离骚》”而不是“史家之绝唱”为题?
作者在这里共鸣的是司马迁那些简单文字背后的汹涌情怀,这也是作者所要写所最想“小议”的部分。所以,无关史家,而只言文字,这是资中筠明智的选择。
总结: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篇文章总的来说其写作特点可以概括为:切入点小、观点明确、在论述其观点的时候用详略得当的具体事例来点明文章的中心,以自身的体悟对司马迁文章的奇气加以分析,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