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3 我的第一本书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 3 我的第一本书

  • 格式:  PPT
  • 大小:  817K    14张
  • 时间:  2015-02

《我的第一本书》ppt课件20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我的第一本书》ppt课件20
……
恍惚之中听见一声
石破天惊的咆哮,
有一个不羁的灵魂
掠过我的头顶
腾空而去,
我看见了火焰般的斑纹
火焰似的眼睛,
还有巨大而破碎的
滴血的趾爪!

《华南虎》
——牛汉
导入课题:
我的第一本书
牛 汉
原名史成汉,现当代诗人(属“七月诗派”)、文学家、作家,中国作协全国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协会副会长 。

在“文革”遭难期间,创作了《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等著名诗歌。

先后出版的诗集有《彩色的生活》、《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沉默的悬崖》、《牛汉诗选》 及自选集《蚯蚓和羽毛》等。
作者简介:
牛汉——
酷( )似 枉( )读 
马鬃( ) 磨磨蹭( )蹭

哄( )笑 调 ( )教
哄( )骗
起哄( ) 调 ( )动
hōng

tiáo
wǎng

zōng
cèng
hǒng
hòng
diào

幽默(yōu mò):有趣或可笑而意义深长.
凄惨(qīcǎn):凄凉悲愤.
奥秘(ào mì):奥妙神秘.
翻来覆(fù)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温厚(wēn hòu):温和宽厚.
字词音形义:
第一本书
父亲

父子
乔元贞
(我)
弄不成
同学
师生
1.课文写哪些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2.文章围绕“第一本书”写了哪些内容?
整体感悟:
①交待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来历;
②回忆与第一本书相关的人和事;
③抒发了对第一本书的崇敬赞美之情。
人 物 人 物
线 索
关 系
关 系
从一位诗人来访,引出话题——难忘第一本书。
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来历(2-9) 。
进一步交代这是“真正的第一本书” (10)。
与第一本书相关的人或事(11-13) 。
呼应开头,表达对第一本书的珍视铭记之情(不能忘本)。
3.划分文章的层次,并写出大意。
开头部分(1):
主体部分(2-13)
结尾部分(14):
第一本书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
作者的童年生活是窘迫的,是艰苦而沉重的,因此作者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何言幽默呢?然而,童年与生俱来就是好奇、天真和淘气的,才使他同小伙伴、与一些小动物在一起,到大自然中去玩起来,就会把任何困苦都忘却,就会充满想象梦幻。这就是作者感觉到的生命最初的快乐和幻想。
从下文看,作者的童年生活的确太艰苦了,他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应该是第一本书给他的生活带去了乐趣和知识。
探究问题:
2.当父亲听说我把那一半书给了同学时,为什么“深深叹着气”?“我”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这“深深的叹息”,既包含着对儿子做法的默许,也为儿子同学乔元贞家的生活贫困而深表同情。于是可以看出“我”的父亲是一位通情达理,并且非理解、疼爱儿子的父亲。
3.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述了乔元贞的一生“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等小东西。”这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的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

乔元贞的归宿与作者的成就相比,确实没有出息,但并不是看不起乔元贞,而是在启迪我们去深刻思索生活与人生的命题,认识“知识改变命运” 的积极意义。
枉,白白的,无意义的,无价值的。 “本”,双关语,既指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的第一本书,不仅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不把这第一本书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读的书就白费劲了,写的书就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
“我的第一本书” ,既指那半本国语课本,也指 “我”踏入人生的第一次珍贵经历。这次珍贵的经历就是一本人生之书。
(2)怎么理解“枉读了”、“枉写了”和“人不能忘本”中“枉、本”所揭示的深刻含义?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
3.仔细阅读课文最后两句话,思考后面的问题:
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5.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作者是怀着珍爱、崇敬和赞美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感情复杂,心情沉重,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4. “我的第一本书”为什么“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这第一本书,意味深长,它不仅表明“我”第一次跨进学校大门,走进了知识的世界,更重要的是,在这第一本书里镶嵌着童年的乐趣(人与狗)、同学的友谊、父亲的深情(理解与疼爱)和生活的苦难及其抗争的一段心路历程。正因为这第一本书不仅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才“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本文通过作者对他的第一本书的回忆,反映出了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人间温情以及对作者人生的重大影响。
品味主题:
读了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的内容后,你从中体会到了哪些感情?
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
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我的第一本书
父子之情
同学之情
人与狗的情趣
父亲的深情;
甜:同学、朋友间的友情;
童年的乐趣。
艰辛的生活,贫困的环境;
酸: 学习的艰难;
人生际遇的差别。
全文总结:
影响之大 给予回报
1.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2.知识改变人生命运。
……
积累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