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8 拿来主义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 8 拿来主义

  • 格式:  PPT
  • 大小:  311K    17张
  • 时间:  2015-11

《拿来主义》ppt复习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拿来主义》ppt复习课件
拿来主义

一、字音(红色字)
自诩 残羹冷炙 脑髓 孱头 蹩进 国粹

二、字形(红色字)
礼尚往来 自诩与栩栩如生 磕头与瞌睡、纵横捭阖 残羹冷炙与针灸 蹩进与憋气、鳖

三、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是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原名周樟寿,字豫
山。母亲鲁瑞、父亲周伯宜。后改字豫才,1898年
去南京求学时改名周树人。鲁迅(周树人)是大哥 ,
周作人是老二.周建人是老三。“鲁迅”是他1918年为
《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从此成为世人最
崇敬的笔名。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于上海。
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动地来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
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字。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坟》《花边文学》《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华盖集续编补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集外集拾遗补编》《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附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热风》《三闲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
其他作品《汉文学史纲要》《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与许广平两人的书信结集《两地书》,1933年由青光书局出版。

《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共14部,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发表于1918年5月的《新青年》,作者首次采用了鲁迅这一笔名。 )
《孔乙已》《药》
《一件小事》《鸭的喜剧》《端午节》《故乡》
《阿Q正传》(中篇小说)
《兔和猫》《社戏》《风波》《头发的故事》《明天》《白光》
《彷徨》鲁迅先生写作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象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彷徨》表现了他在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后来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 ,荷戟独彷徨。”这便是题名《彷徨》的来由。他在《彷徨》书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本书收入鲁迅先生1924年至1925年间创作的小说11篇。
《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
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离婚》。
《彷徨》收入鲁迅1924年至1925年所作的小说,首篇《祝福》写于1924年2月16日,末篇《离婚》写于1925年11月6日 ,实际的时间跨度是一年半多,
四、《拿来主义》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
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共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为了维护反动统治,蒋介石提倡以“四维”(礼、义、廉、耻)和“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内容的所谓“新生活运动”。于是文化界的反动文人随之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以此来对抗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由此可见,“媚外”与“复古”二者紧密配合是国民党反动政权和一些反动文人的基本特点。而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和“西崽”,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
  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1934年前后在左翼文艺队伍中进行了对文艺大众化和文艺新旧形式等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有些同志受“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影响,认为“采用旧形式”就是“机会主义”,“类似投降”。根据文章内容来看,当时一些青年看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侵略,出于爱国主义热情和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关心,对一切外国的东西部有一种恐惧心理。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糊涂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
五、理清结构

这是一篇鲁迅的杂文(驳论文)。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怎样先破后立观点的?

杂体文章。狭义的杂文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是随感录、短评、杂说、闲话、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等文体的总称。中国现代杂文产生于五四文学革命中,最初以“随感录”的名称出现在《新青年》杂志上。
  简单讲“杂文”:散文的一种。它是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变或社会倾向的一种文艺性论文。以短小、活泼、锋利为特点。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文化动态以及政治事变的杂感、杂谈、杂论、随笔,都可归入这一类。
杂文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它既是说理的,又具有文学的因素。它短小精悍,以幽默、讽刺的文笔,鞭挞丑恶,针砭时弊,求索真理,剖析人生。好的杂文,被誉为“匕首”或“投枪”。
杂文特征       第一,战斗性与愉悦性的和谐统一。杂文具有战斗性,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杂文又有愉悦性,它使读者在笑声中愉快地和那些旧事物告别,获得美的精神享受。愉悦性伴随战斗性而生。     第二,论辩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结合。杂文的本质是论辩的,它有“论”的色彩。它以逻辑力量制服论敌,作者的最终目的是论是非,辨正误,揭示真理。然而,杂文的论辩是形象性的论辩。杂文的形象性,最主要的是“砭锢弊常取类型”。它虽然写的是“一鼻,一嘴,一毛”,其“形象”却是可知可感的;把它们合起来读,不仅某一形象更加鲜明,而且可以从中看出“时代的眉目”。     第三,幽默、讽刺与文采的巧妙运用。幽默,是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乖讹和不合情理之处。讽刺,是以含蓄的语言或夸张的手法,讥刺、嘲讽落后、黑暗的人或事。杂文笔法,就是以讽刺、幽默为主的笔法。杂文语言还要有文采,精练、别致,往往庄谐并用,骈散结合,妙趣横生,令人叫绝。     此外,杂文还有一个特征:短小精悍。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事例:古董、大师、梅博士
实质:崇洋媚外
危害:贻害子孙,亡国灭种
拿来主义
错误态度
孱头:不敢走进门
昏蛋:放火烧光
废物:接受一切
正确态度
鱼翅:吃掉
鸦片:摔厕所、送药房
烟枪、烟灯:送、毁掉
姨太太:走散
拿来主义者
态度:拿来、占有、挑选
使用、存放、毁灭
条件:沉着、勇猛、有辨
别、不自私
含义: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比喻论证
六、品析语言

1.文中多处运用反语的手法,请找找看,并加以品析。

第1段结尾处的“进步”,

第3段的“丰富”“大度”,

第9段的“国粹”

2.第3段,由“尼采自诩是太阳”为喻写到中国,其实质内容是什么?

3.品析第4、5段的“抛来”与“抛给”、“送来”与“拿来”的不同含义。
4.作者在论述“拿来主义”时采用了比喻论证,请问这些喻体都有什么比喻意义?

穷青年——喻要鉴别精华和糟粕。

大宅子——喻文化遗产。

孱头——喻不敢接受的逃避主义,指出他们不敢面对现实的懦弱本质。

昏蛋——喻全盘否定的虚无主义,指出他们否定一切,实际上是毫无判断力。

废物——喻全盘肯定(继承)的投降主义,指出他们接受旧的一切,与旧主人毫无区别,实际是不加以选择。

鱼翅——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

鸦片——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也有某些有益的部分。

烟枪、烟灯——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姨太太——喻封建文化,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事例:古董、大师、梅博士
实质:崇洋媚外
危害:贻害子孙,亡国灭种
拿来主义
错误态度
孱头:不敢走进门
昏蛋:放火烧光
废物:接受一切
正确态度
鱼翅:吃掉
鸦片:摔厕所、送药房
烟枪、烟灯:送、毁掉
姨太太:走散
拿来主义者
态度:拿来、占有、挑选
使用、存放、毁灭
条件:沉着、勇猛、有辨
别、不自私
含义: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不敢接受的逃避主义
——全盘否定的虚无主义
——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
——喻全盘肯定(继承)的投降主义
——喻糟粕
和精华
——喻糟粕
——喻糟粕
比喻论证
文化拿来,批判继承
民族发展,善于创新
鲁迅的杂文理论
1、运用杂文实行文明批评、社会批评,促进社会的改革。
2、杂文应该锋利隽永,曲折有趣。
3、杂文不应是“无情的冷嘲”,而应是“有情的讽刺”。
鲁迅谈杂文
1933年以后,鲁迅的杂文写作进入了高峰期,这种“论时事不留面子,砭痼弊常取类型”的杂文,是这一时期的一大特色。较之前期,鲁迅更自觉更系统地从战斗杂文革命现实主义和杂文艺术规律的美学特征展开论述,要而言之,有下列几点:
    一、写杂文是一种严肃的工作;
    二、杂文对有害的事物立予抗争,能迅速直接为现实斗争服务。
    三、杂文应当表现时代的眉目和人民大众的灵魂。
    四、杂文需要有典型化特点。在杂文中创造某种社会典型,这是鲁迅杂感艺术的独创性。后来成为杂文艺术的一种特点。
    五、讽刺和幽默。
    六、杂文文体上多样化。
鲁迅杂文
鲁迅:《坟》《热风》是其开创期。鲜明的社会、文明批评。侧重于思想文化、伦理道德。强烈战斗精神。历史广度、思想深度、艺术高度。创造了“咫尺千里”短小隽永的思想艺术境地。赞赏尼采的格言式文体。用杂文战斗。杂文具有革命史诗的历史规模和美学价值。《两地书》《而已集》是发展期。最值得称道的是创造诸多漫画式杂文形象,瞿秋白说:“简直可当作普通名词来读”。 鲁迅后期杂文
1、转折期:《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
2、成熟期:《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
3、高峰期:《且介亭杂文》(含二集、末编)。  表现了气象宏伟的史诗规模和自觉的美学追求与美学创造的完美统一。“百科全书”“思想史上的贡献”“民族灵魂屈辱战斗和解放的史图”。 其杂文是“诗与政论”的结合,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统一。议论的“理趣
化”、“形象化”、“抒情化”,让人“愉悦的”审美的功能。有许多洞幽烛微、启人心智的独特的真理性发现,以讽刺和幽默的“笑”的形式加以巧妙表现。追求思维的具体性。将其独到观察和独特发现融铸在杂文的“类型”和“形象”的艺术创造上。 “鲁迅”风杂文,即鲁迅式的革命现实主义战斗杂文。特征:
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打击敌人、匡正时弊、张扬真理、进行广泛、尖锐、巧妙的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为基本内容;
2、有自觉的美学追求和美学创造,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追求“理趣美”; 3、艺术风格及文体样式不拘一格。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 1、鲁迅的杂文却具有高度的说服力,长篇的论证严密,短篇的一针见血,都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把道理说得清楚、充分、深刻。 2、鲁迅杂文擅长分析,他的论辩能制强敌于死命,揭露矛盾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3、鲁迅在运用逻辑思维来揭露事物的矛盾时,经常通过艺术形象来表现。寥寥几笔,逼真传神。 4、鲁迅经常运用书本或自己创造的故事来构成形象,表达思想。鲁迅的形象化手法,都表现了贴切、平易、新鲜的特点。 5、鲁迅杂文的感情力量,特别表现在讽刺上。他认为:“‘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 6、鲁迅还有一部分杂文,通过“曲笔”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总之,鲁迅的杂文,形式丰富多彩,手法不拘一格,莫不清新独创,给予读者以隽永的艺术享受。 鲁迅杂文所含甚“杂”,主要内容有两大特点:
1.它反映的中国社会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从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面貌。如单从某一篇看,他的杂文所评述的多是具体、细小、平常之事,但汇在一起却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形象。因此,他的杂文又很具概括性和代表性。
2.鲁迅的一生关注中国的国民性改造问题,这一工作主要是由他的杂文来完成的。
瞿秋白在《〈鲁迅杂感选集〉》一文里,强调鲁迅在中国思想斗争史上的功绩。对鲁迅杂文作了经典性的概括,主要是:
  ①鲁迅杂感文是他“直感的生活经验”、“经过提炼和融化这后流露在他的笔端”;
  ②有着神圣的憎恶和讽刺的锋芒;
  ③所讽刺的人物,“科可以当作普通名词读”,就是认作社会上的某种典型;
  ④鲁迅杂文所包括的非常宝贵的传统,即最清醒的现实主义、“韧”的战斗、反自由主义和反虚伪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