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8 咬文嚼字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 - 8 咬文嚼字

  • 格式:  PPT
  • 大小:  371K    14张
  • 时间:  2015-11

《咬文嚼字》ppt课件1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咬文嚼字》ppt课件1
《咬文嚼字》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
主要著作:《西方美学史》《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
作者简介
阅读思考
1.把握中心: “咬文嚼字”指什么?为什么要“咬文嚼字”?怎样做到?目标是什么?
2.掌握材料:文章用哪些材料来阐发? 怎样阐发?
3.分析论述:各从什么角度进行论证?这些论述你接受吗?能举出相关例子吗?
把握中心: “咬文嚼字”指什么?为什么要“咬文嚼字”?怎样做到?目标是什么?
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第三段)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第三段)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末段)
掌握材料,分析论述
郭沫若改台词
王若虚改《史记》
韩贾“推敲”
“烟”与苏轼《惠山烹小龙团》
“柳腰桃面”等套语
郭沫若改台词
你是没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骨气的文人!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你这——
是坚决的判断(郭),
而且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 (朱)
大半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便不适宜。
和“有” 性质完全不同

X
论述角度:文字不同,情感不同。
思考:“你这”真的“大半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便不适宜”?
长辈对幼儿:你这小淘气!
水牛 郭沫若
活也牺牲,死也牺牲,
死活为了人民,你毫无怨艾。
你这和平的象征,
你这献身精神的大块,
水牛,水牛,你最最可爱。
王若虚改《史记》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失去了:

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

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
论述角度:文字不同,意味不同。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不在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 。
论述角度:文字不同,意境不同。
韩贾“推敲”
自掩自推,独往独来,自有一副胸襟气度;
冷寂 ,无声
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剥啄有声,打破岑寂,平添搅扰
思考:韩愈为什么选择“敲”?
以声衬静,更显清幽;
点活一片死寂;
更合情理;
音韵更和谐。
“烟”与苏轼《惠山烹小龙团》
直指意义(月轮)与联想意义(轮外月晕,晕外霞光)
“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情沁肺腑的意味
论述角度:善于运用联想意义,更加丰富、有蕴藉。
“柳腰桃面”等套语
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滑向 “套板反应” 。
克服方法:
“惟陈言之务去”
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
论述角度:运用联想意义,要克服“套板反应” 。
咬 文 嚼 字
材料

郭沫若改台词
王若虚改《史记》
韩贾“推敲”

“烟”与苏轼诗
“柳腰桃面”等套语
角度

情感
意味
意境





层次
1文字和思想情感
2联想意义的运用
中心
谨严的精神
调整思想情感
刻苦自励推陈翻新
达到艺术的完美
延展深化:
举出“咬文嚼字”的实例,加以分析。
举出“套板反应”的实例,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