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友谊中学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得   分
1、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仿徨    历尽心血     杂乱无章定    B、萦带    警报迭起      家喻户晓      
	C、篷勃    炯乎不同     兽挺亡群      D、荒漻    锋芒必露      人迹罕至
2、下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①书诗四句 书:写 ②稍稍宾客其父	 稍稍:稍微   ③何见事之晚乎 见:看见
    B、①弥高	弥:更	 ②著我旧时裳	著:穿     ③迥乎不同     迥:差不多
	C、①兀兀终身   兀兀:劳苦的样子 ②愿为市鞍马	市:买  ③义愤填膺  膺:胸
	D、①当涂掌事	当涂:当权	②刮目相看 刮:擦擦眼 ③辞以军中多务	辞:言辞
3、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邓稼先》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化学学家,获1957年诺贝乐化学学奖。
	B、《音乐巨人贝多芬》的主人公是俄国作曲家,代表作有《命运交响曲》。
	C、《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
	D、《最后一课》作者都德,法国作家,他以作品《小酒店》闻名于世。
4、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___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___会走他已经走过的道路。
   2、他___孤独,___有“永恒”为伴。
   3、过去他___过那么多的不幸和苦难,可是现在他感到非常___。
   A、1如果 仍  2诚然 并且 3遭受  兴奋   B、1如果 也  2虽然 可是 3遭到 高兴  
C、1如果 仍  2诚然 可是 3遭受  高兴   D、1如果 也  2虽然 并且 3遭到 兴奋
5填空:(1分/空,共19分)
(1)、《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的对偶句是                      ,                     。
(2)、《山中杂诗》中描写世外神奇景观的一句是                  ,                    。
(3)、《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作者是___国作家代表作有              被称为               。
(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                        。                                                       
(5)、假如好友多时不见,你决定连夜乘车(或乘船)去寻找拜访他,这时可用              
,                        来抒怀。(《峨眉山月歌》)
(6)、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7)、山际见来烟,                  。(《山中杂诗》)
(8)、“                      ,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城闻笛》)
(9)、独坐幽簧里,                 。《竹里馆》
(10)、                       ,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11)、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使之与上下文句式协调,文意贯通。
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政客说:“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乞丐说:“是色味俱佳的美食。”商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看来,这个问题不会有统一的答案。我们只能说,一个人最重要、最喜欢的就是最宝贵的。
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15分)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来,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她们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 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觉得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 “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6、结合课文内容看,说说“我”急着“快回家去!快回家去”的原因。(2分)
                                                                        
7、选段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8、请从文中找出从“我”的心理的角度暗示爸爸已经去世的句子。(2分)
                                                                        
9、文中两次写弟弟妹妹们在散落的夹竹桃下玩闹,用意是什么?(2分)
                                                                        
10、末尾两段中,“爸爸的花儿落了”有那两层含义?(2分)
                                                                        
11、选文结尾说,“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2分)
                                                                        
12、成长中的你,对于长大怀有的是向往之情还是惧怕之心呢?说说理由?(3分)
                                                                
                                                                        
                     《最后一课》(节选)(20分)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下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3、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个比喻句,句中用“监狱大门”比喻                  
                             ,“钥匙”比喻                      ;这一句话的深刻含义是                                                                                                                                  。(4分) 
14、划直线部分对韩麦尔先生进行了哪些描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4分)
15、韩麦尔先生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你怎么看?(2分)
16、“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钟响了,意味着什么?(1分)
17、“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号声”暗示了什么?(1分)
18、选文有一处侧面描写,请找出来。(1分)
19、韩麦尔“脸色惨白”的原因是什么?(2分)
20、“我”为什么“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2分)
21、作者反复写钟声,用意何在?(3分)
《伤仲永》(18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22、解释句中加点字。(6分)
(1)伤仲永(         )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3)稍稍宾客其父(                 )  (4)或以钱币乞之(           )
(5)父利其然也(         )  (6)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
23、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是不同的,请分别进行解释。(8分)
	(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文理: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即书诗四句
	书: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3) 如此其贤也
	如此: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4) 固众人
	固: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24、课文中“                                 ”点出了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预示了他“泯然众人矣”的结局。(提示:用文中原句填空) (2分)25、我们学习了《方仲永》和《孙权劝学》,比较仲永和吕蒙的不同遭遇和结局,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课外选段(20分)
我见过一个母亲,一个阳光下守望的母亲。母亲就站在七月炙热的阳光下翘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母亲脸上早已狼藉着豆大的汗珠,汗水早就将她的衣衫浸得水洗一样,她的花白的头发凌乱地贴在前额上。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了一尊雕像。
树阴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们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亲。有人劝母亲挪到树阴下,母亲神情肃然的脸上挤出个比仲春的冰还薄的笑,小声嗫嚅道:“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
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人再劝她。
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半个小时,也许是一个小时,母亲就像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众人一声惊呼后都围了上去,看千呼万唤后仍是昏迷不醒,便将她抬到学校大门口的医务室里。
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母亲仍然紧闭着双眼。经验丰富的医生微笑着告诉众人:“看我怎样弄醒她。”
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了句:“学生下考场了。”
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
常常将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我的学生听,学生说,这个故事抵得上一千句枯燥无味的说教。
26、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嗫(      )嚅(      )
27、段①中“盯”字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2分)
28、文中刻画母亲的形象,段①主要使用___描写和___描写。段⑦主要使用___描写和___描写。(4分)
29、为什么当有人劝母亲挪到树阴下时,她神情肃然的脸上挤出个比仲春的冰还薄的笑?(2分)
30、母亲在烈日下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只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这说明了什么?(2分)
31、你怎样理解第三段那一句话?(2分)
                                            
32、为什么说“这故事抵得上一千句枯燥无味的说教”? (3分)
34、面对如此令人感动的母爱,你可曾想到过给母亲怎样的回报?请把你的想法写出来。(3分)
35:(50分)
有一个电视节目叫《梦想剧场》,它的口号是:“梦想剧场,圆您美丽人生。”俗语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可见,梦想这一话题并不陌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奇思妙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理想的人生追求,“梦想”出现了,我们为之朝思暮想,为之魂牵梦绕。不为别的,就为铺就自己人生前行之路,让美梦成真,让人生更加绚丽辉煌!
请以“梦想”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