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月考试卷

嵩口学校2014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嵩口学校2013-2014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七 年 级 语 文 试 卷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亲爱的同学,又到了展示你才能的时刻了,别匆忙,别慌张,请你微笑着拿起语文试卷,愉快地接受检验,相信你平日的辛勤耕耘定会在这里收获到累累硕果。
一、本大题共7小题,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5分)
(1)鸟向檐上飞, 。(吴均《山中杂诗》)
(2)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3) ,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4)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6)我们的生活难免烦恼,如何面对烦恼,许多名家对我们提出了谆谆告诫。普希金告诉我们,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 。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分)
(7)《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的句子是___ _ __, ___。
(8)《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2分)
, 。
(9)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那一句?(2分)
, 。
(10)有关黄河的诗句很多,请写出相应的两句: ,
。(2分)
(11)请写出一句有关黄河的俗语: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写拼音(3分)
炽痛( ) 脑髓( ) 讪笑( )
污huì( ) lán( )语 lí( )歌
3、今年是农历的马年,请同学们把你积累的有关“马”的成语写下来(至少4个):(2分)
4、在括号中填写正确的字。(2分)
①( )人听闻 ②崎( )不平
③五彩斑( ) ④人声( )沸
5、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把相应的字母填在横线上(3分)
吃水的时候,感激挖井的人,只有真正懂得 ,我们才会更加珍惜泉水的甜美;收获的时候,感激播种的人,深谙 的艰难历程,我们才会更加明白劳动的艰辛;成功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曾经支持并帮助过自己的人,心中能永远铭记,这也是一种 。
A.投桃报李 B.饮水思源 C.春华秋实
6、口语交际。
星期天,小明到红军湖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红军湖怎么走?老实告诉我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明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小明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 
(1)、老大爷的言外之意是什么?(1分) (2)、如果你是小明,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请写出你问路的话。(2分)

7、综合性学习(2分)在“成长的烦恼”综合性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少年也识愁滋味,烦恼是无法避免的。
(1)、当你遇到烦恼时如何去解决呢?

(2)、当你的朋友遇到烦恼,你会如何去开导他呢

二、阅读:(30分)
(一)本大题共4小题,文言文阅读,阅读选文,完成8—11题。(11分)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②未尝识书具( )
③稍稍宾客其父( ) ④指物作诗立就 ( )
9、翻译下列句子(3分)
(1)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10、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用文章中句子回答)(3分)三个阶段:①童年时期, 。
②少年时期, 。
③青年时期, 。
11、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3分)

(二)本大题共4小题,课内阅读,完成 12—15题。(10分)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懊悔当初没常到学校里来。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2、老师为什么在最后一课时穿戴礼服?郝叟等人为什么坐在教室里? (用原文句子回答,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 _
13、选文的第二段加点的“这种方式”指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为什么韩麦尔先生听到钟声和号声后“脸色惨白”? (2分)


15、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在黑板上写了“法兰西万岁!”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大题共4小题,课外阅读,完成16-19题。(9分)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6、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
。(2分)
17、文中画线句子是 描写,作用是
(2分)
18、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
(2分)
19、“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分)

20、文中“撞人”和“吃晚饭”这两件事情是 (详写,略写),而照顾老奶奶却是 (详写,略写)。请从括号中选出答案填在横线上。(1分)
四、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21、以“有你的日子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附加题)(5分)
22、名著阅读:(3分)
  名著《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形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步曲中的第一部。(1)、其它两部分分别为   《          》和  《        》。
(2)、主人公 在艰难困苦、令人窒息的环境里,变成了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23、名著知识积累:(2分) 中国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欢的是<<____________>>,喜欢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