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四中2012年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佳木斯四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初一语文试卷
一、语言识积累与运用(完成1-7题,共37分)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拼音。(4分)
   ①脑髓 (    )              ②伫立 (     )
   ③炽痛 (    )              ④嫉妒 (     )
2、在横线处按指定音节填字组词。(4分)
   ①惊涛澎(pài)                 ②崎(qū)不平           
   ③ 五彩斑(lán)                ④人声(dǐng)沸          
3、文学常识(6分)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
原名_________。
(2)《丑小鸭》作者_________,国籍_________。
(3)《最后一课》作者_________
4、改正下列病句(2分)
    我们只要了解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它的内涵。
改正:                                                
5、综合性学习(10分)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其实,成长中的少年也有挥之不去的烦恼。现在,班上准备开展一次“成长的烦恼”的语文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完成以下任务:
(1)、如果请你筹划活动,你准备设计那些项目?请例举三项。(3分)
(2)、请你从你设计的三项中选一项,写出开展这项活动的主要环节,并陈述设计该环节的理由。(4分)
项目名称:
主要环节:
设计理由:
(3)、如果推选你当主持人,请你为班会设计一个开场白。(3分)
6、根据语境仿写句子,和画线句子构成排比。(2分)
有理想,才会有追求。鲜花有理想,才会用美丽装扮大地;蜜蜂有理想,才会用辛劳酿造甜蜜;_______________,                            。
7、语文的功底来自积累。聚沙成塔,我们应时时不忘积累。(9分)
(1)独坐幽篁里,                   。
(2)峨嵋山月半轮秋,                   。
(3)                     ,云从窗里出。
(4)《山中杂诗》中描写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句子是:
                           ,                            
(5)假如好友多时不见,你决定连夜乘车(或乘船)去寻找拜访他,这时可用                      ,                  来抒怀。《峨眉山月歌》
(6)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二、现代文阅读(完成8-14共20分)
  (1)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
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2)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懊悔当初没常到学校里来。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3)接着,韩麦尔先生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8、课文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表现的主题是                 精神。(2分)
9、老师为什么在最后一课时穿戴礼服?郝叟等人为什么坐在教室里?
(用原文句子回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0.文中第(3)段写到“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里的“监狱大门”指的是什么?“钥匙”指的是什么?全句的含义是什么?(6分)
11.小弗郎士觉得老师讲的“挺容易,挺容易”的原因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选文的第二段加点的“这种方式”指什么?(2分)
                                                       
13. 文中加点的“恨不得”和“一下子”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心情?
                                                          (3分)。
14、学了《最后一课》,你对汉语的感情一定会大大加深,写一句话表达对汉语的热爱之情。(2分)
三、文言文部分(15--19共13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
15.本文选自《     》,作者是                   (2分)
1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稍稍宾客其父           (            )
 父利其然也             (            )
贤于材人远矣           (            )
余闻之也久
17、翻译句子(    )(2分)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18.方仲永小时候是位“奇才”,长大后却变成一位平庸无奇的人,其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19. 方仲永从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矣”,从这件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3分)
        
20、作文(30分)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中,那么他就学会平静幸福地生活;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那么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卑……,同学们,你生活在什么当中呢?
请以“我生活在__  ___之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选择一个适合你自身情况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400字;(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初一语文答案
一、
1、①suǐ ②zhù ③chì ④jí
    2、①湃  ②岖  ③ 斓  ④鼎
3、(1)朝花夕拾 ,鲁迅,周树人
   (2)安徒生,丹麦   (3)都德
4、将“只要”改为“只有”。
5、见练习册。
6、符合要求即可。
7、(1)弹琴复长啸。(2)影入平羌江水流。
   (3)鸟向檐上飞(4)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5)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6)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二、  8、爱国主义精神。
9、韩麦尔先生穿礼服,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郝叟等人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10.“监狱大门”指普鲁士对法国的统治和封锁   “钥匙”指法国语言
全句的含义是:语言可以把民族凝聚起来,反抗外来侵略,求得民族解放。
11.他在“最后一课”的特殊环境下,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懂得了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性,因而细心听讲了。(意思对即可)
 12. 坐在教室里上最后一堂法语课
13. 表达了先生希望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牢牢掌握祖国语言的迫切心情。
    体现了他的爱国之情。
14、谈出感受即可   15.伤仲永   王安石本
16.以宾客之礼相待或:把……当做宾客
    认为……有利可图   比    听说
17、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花钱求他题诗。
18.不使学  19. 围绕“后天学习的重要性”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