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1 敬畏自然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 11 敬畏自然

  • 格式:  PPT
  • 大小:  968K    42张
  • 时间:  2015-02

《敬畏自然》ppt课件(42页)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敬畏自然》ppt课件(42页)《敬畏自然》ppt课件(42页)《敬畏自然》ppt课件(42页)
敬 畏 自 然
看看这些美丽的自然风光
奇 妙 的 大 自 然
间歇泉(中国 西藏)
骷髅岛(印度洋)
热唇草
大 自 然 的 愤 怒
海 啸
龙 卷 风
地 震
导语
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人类离不开大自然的庇护,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在她的怀抱中成长壮大。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发展,人类已渐渐忽略了自然的感受,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一度宣称要征服自然,而人类遭受到自然惩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
学习本文后,相信我们会多一些思考。
作者简介
严春友,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他撰写的《责任与生存》提出,责任是一种智慧,根植于心间,有责任感的人生才是真正的快乐人生。自利利他才是对自我的完美实现。而爱护自然就是一种责任。
1998年《散文选刊》请专家评出散文排行榜,入选作品十七篇,其中一篇就是他的作品。
鲲鹏( )( ) 斥鴳( ) 蓬蒿( )( ) 相形见绌( ) 混淆( ) 咫尺( ) 深邃( ) 狼藉斑斑( )
注 音
kūn
péng
yàn
péng
hāo
chù
xiáo
zhǐ
suì

阅读课文,思考:
1、本文写了什么内容?饱含了作者怎
样的感情?
2、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
本文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 “爱护自然”,表达一种忧患意识和情感。
2.本文中最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是哪些?
文章最后一段“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做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二、整体感知
1.人与自然的关系。
2.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
3.划分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一段:人与自然的关系。
①“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 “孩童”;
②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 一部分”;
③“人类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历史)
(关系)
(智慧)
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
读第二、三、四段
试找出人类的智慧的体现
并体会作者对人类智慧的态度
阅读第五段,
体会大自然的智慧
阅读课文第六、七段回答问题:
1、第六段论述的是什么内容?
2、通过第六段的论述,得出了什么结论?
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
①人类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式,人类智慧与宇宙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
②人类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人类智慧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结论:人与宇宙是一体的
我们要爱护自然
阅读第八、九、十自然段回答问题:
1、八段论述了什么内容?
2、如何看待那些死气沉沉的物质,他们和人类有着怎样的关系?
3、由此,课文总结出一个什么结论?
宇宙是有生命的
死气沉沉的物质和人类一样,也是宇宙生命的存在方式,
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兄弟。
朗读最后一自然段回答:
课文最终总结出一个什么结论?
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作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作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作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作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作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敬畏自然
行文思路总结
征服自然(否定)
人类智慧
自然智慧
二者关系
宇宙中一切生命都是兄弟宇宙是有生命的
敬畏自然
层层递进
(对比)
论述结构
一(第1段)
否定“人能征服自然” 。
二(2—10段)
比较人类智慧与自然的智慧。
1层(2—4)
人类的智慧与自然相比显得渺小。
2层(5)
宇宙创造了一切,这是人类不能及的。
3层(6—7)
人类的智慧是宇宙的智慧,人是自然的
一部分。
4层(8—10)
宇宙的一切都具有生命。
三(11段)
人应当敬畏自然。
理清思路
开篇以水滴与大海比喻人类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
具体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能自傲
航天事业在大宇宙中很狭小
人的认识是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
矿坑也可能成为人类自掘的陷阱
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
大自然的智慧无与伦比
大自然创造出精妙绝伦的艺术品
人类智慧与自然智慧的关系
人类智慧是大自然赋予的
人类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
宇宙是有生命的,人类的高级生命是物质的另一种生存方式,人类与大自然的其他事物应是兄弟关系。
结论:敬畏自然
三、重点研读(师生共同完成)
■“敬畏自然”的含义是什么?
备注:
1.重放两组课件(奇妙的自然、大自然的愤怒)加深对“敬重”“畏惧”之意的理解。
2:可从理解作者对“苍蝇蚊子乃至灰尘”所表现出的大自然高超的智慧这一点上来理解对自然的敬重。(从苍蝇蚊子的身体构造和生理机制,看其精巧)
3:可引导学生补充其他自己熟悉的事例,用以表述对畏惧自然的含义理解。
畏惧自然就是要认识到,破坏大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处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人类应该调整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不应该与大自然对立起来,自然界不是人类征服的对象,而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人类应该与自然求得和谐的发展,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使自然界更美好,从而使人类的生存更为美好。
四、交流探究
教师结合文本,从哲理、修辞手法,句式等方面设计问题,与学生交流,品析语言,解决问题,以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示:
本文使用的是文学性的语句。文学性的语句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形象化和不确定性。这对于表达人类还没有形成科学定论的宇宙宏观认识,是非常有用的。我们要在作者文学语句的召唤下,展开丰富的想象,获得一定的科学认识,而不要进入空对空的玄想和谈论、乃至争辩中。
1..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籍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井呢?
(理解:比喻,人类开采煤碳、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后果,危及人类自身。形象地写出人类面临的危机。)
2.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兄弟。
(理解:比喻,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弟兄”体现了宇宙间的一切生命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
3.宇宙到处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
(理解:拟人。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宇宙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都是生命的一种形式。
4.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来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理解: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5.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理解:反句,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6.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理解:反问,更能激发读者的思考,语气也更强烈,且有催人深思的效果。)
研读赏析
1.本文从表达方式看有什么特点?
本文以议论为主,富有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可以说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
3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对比:
鲜明的效果
拟人:
生动、形象、亲切的效果
反问 :
语气更强烈,且有催人深思的效果
结束语
《敬畏自然》赋予了我们思维的力量。在我们意识到大自然需要“善待”的时候,是否察觉到她已近乎不能再承受我们的“虐待”!
人类要生存.合理开发即利用,乱砍滥伐即掠夺。
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加深对宇宙的宏观认识,并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勤于思考,从而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世界观。
2.文章是怎样推出议论中心的?
作者运用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
最后引出结论。
如,从否定“征服自然”到做出“敬畏自然”的结论。
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是一层,指出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是进了一层。从论智慧到论生命,又进了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