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综合练习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 综合练习

  • 格式:  DOC
  • 大小:  147K    27张
  • 时间:  2016-02

人教版八年级下古诗词专题复习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人教版八下古诗词专题复习
夏邑县实验中学高智伟
简括
酬赤过水山
饮行茅白己
赠送登终宣【1】
早无相登苏【2】
篇目
课内10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赤壁》
《过零丁洋》
《水调歌头》
《山坡羊 潼关怀古》
《饮酒(其五)》
《行路难(其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己亥杂诗》
课外10首
《赠从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登幽州台歌》【1】
《终南别业》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云》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无题》
《相见欢》
《登飞来峰》【2】
《苏幕遮》
内容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方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赠丛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古诗词练习
一、单篇训练
《赠从弟(其二)》
1、名句默写
(1)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2)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3)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4)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5)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6) 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呤》)(答案不惟一,仅供参考)
(1)诗中赞颂松柏挺立不倒,经严寒而不调的诗句:
(2)诗中以松为喻,借松的高洁品性赞“从弟”品格高洁的诗句:
(3) 诗中展示松柏意态从容、坚贞志节的诗句:
(4) 诗中赞颂“松柏”守志不阿,不肯向恶势力屈服的诗句:
(5) 陈毅诗中写道:“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本诗中与此意思相似的诗句:
(6) 古诗词中有许多托物言志,表达诗人高贵品质或远大理想的诗句,请写出其中边疆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2、单篇诗词赏析训练
赠从第(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 五、对下列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赠从弟①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注释]①从弟:堂弟。②罹(lì):遭受。
A.首句中,“亭亭”的意思是“高耸的样子”,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
B.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
C.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全诗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出“谷中风”的迅疾。
D.本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对从弟的劝勉之意不言而喻。
 
(2)
《送本少府之任力蜀州》
 
1、名句默写
(1诗中表达诗人旷达胸襟,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诗句:
(2诗中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劝勉之情的诗句:
(3)诗中能够做为送给即将远行的朋友的一句话:
(4)诗中的千古名句:
(5)诗中表明不因行迹的疏远而淡漠感情的诗句:
(6)唐代陆龟蒙《离别》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的句子,由此我们可联想到此诗中的句子:
(7)有诗云:“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本诗中此意思相似的诗句:
(8)本诗中与欧文的“志同道合的人是不需要永远在一起的”意思一致的句子:
(1)海内存己知,天涯若比邻。
(2)海内存己知,天涯若比邻。或: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 海内存己知,天涯若比邻。
(4) 海内存己知,天涯若比邻。
(5) 海内存己知,天涯若比邻。
(6) 海内存己知,天涯若比邻。
(7) 海内存己知,天涯若比邻。
(8) 海内存己知,天涯若比邻。
2、单篇诗词赏析训练
送杜少府之任蜀洲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
(2)
(3)
《登幽州台歌》
1、名句默写
(1)诗中感怀大志之人的大悲怆、大寂寞的诗句:
(2)诗中俯仰古今,暗示自己怀才不遇的诗句:
(3) 诗中写登楼远眺,表现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情绪的诗句:
(4) 屈原《远游》中有句云:“惟天地之无穷,哀人生之生勤。”本诗中与此意思相似的诗句:
(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3)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4)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单篇诗词赏析训练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课外阅读训练
 
 
 
1、名句默写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2、单篇诗词赏析训练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3、课外阅读训练
 
1、名句默写
(1)诗中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自己被时间所抛弃、心绪被时间所扰乱的诗句:
(2)诗中能够表现诗人远大抱负的诗句:
(3) 诗中表现诗人精神极度苦闷,无法解脱的诗句:
(4) 诗中包含哲理,并写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的诗句:
(5) 诗中借他人自况,表达诗人对李云和谢公的推崇和高度评价的诗句:
(6) 诗中巧借比喻来抒发自己用远离现实来摆脱苦闷和烦忧的诗句:
(7) 诗中饱含诗人怀才不遇,理想不能实现,内心充满苦闷的诗句:
(8) 诗中诗人用以表达自己避世隐居思想的诗句:
(9)古诗词中有许多写愁绪的名句,请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
(1)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2)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3)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4)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5) 蓬来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6)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7)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8)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9)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答案不惟一,仅供参考)
2、单篇诗词赏析训练
宣州谢脁楼钱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菜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具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这首诗通过高楼饯别的描写,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对岁月如流年华虚度的烦恼,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怀才不遇的愤怒,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对理想一定会实现的执着。
2、你认为诗中哪一句可以概括李白的诗歌的特点。答:中间小谢又清发。
3、赏析名句“抽刀断水水更愁,举杯销愁愁更愁”,说说你喜欢的缘由。
答:比喻奇特而富有独创性,同时又是自然贴切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表明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带来的烦忧苦闷。
3、课外阅读训练
 
1、名句默写
(1)诗中诗人以细腻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视角勾勒出春天走近的过程的诗句:
(2)诗中对早春加以赞颂,且极具有哲理的诗句:
(3) 请写出你熟知的古诗中具有哲理性的诗句,并写出出处。
(4) 诗中表现春天朦胧美的诗句:
(5) 诗中用反衬手法表现诗人对早春景色喜爱之情的诗句:
(6)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本源,才能将事物描绘得具体、生动,请写出古诗词中通过观察所得的名句,并标出作者或出处。
(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答案不惟一,仅供参考)
(4)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5)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6)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2、单篇诗词赏析训练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七、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①、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答: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②、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3、课外阅读训练
 
1、名句默写
《无题》
(1)诗中运用比喻修辞,以谐音双关的手法表达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诗句:
(2)诗中用设想的语气设想对方为情所困,字字充满关切的诗句:
(3) 诗中原为表达思念之情,现常用来表达对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的赞颂的诗句:
(4) 诗中借助神话传说,表达对思念之人的关切之情的诗句:
(5) 诗中写作者抱有无限希望,但又深知这只是一种祈祷和祝愿的诗句:
(6) 诗中与“留命以待沧桑,保己以俟悦己者”意境相似,写尽甜情蜜意的诗句:
(7) 诗中与李煜《浪淘沙》中“别时容易见时难”具有相似情感的诗句: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呤应觉月光寒。
 (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5)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6)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7) 相见时难别亦难。
2、单篇诗词赏析训练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象征手法描绘至死不渝的爱情,对此你还有有何看法,如有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这两句诗在今天看来,也表达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
3、课外阅读训练
 
 
1、名句默写(1)词中点破题旨,直抒离愁的词句:
(2)词中勾勒出词人孤独身影的词句:
(3) 词中词人眼望楼外之景,心头笼上凄冷之情的句子:
(4) 词中现在经常被人们用来形容心绪烦乱,某事令人难以解决的词句:
(5) 词中人们用业形容只有自己内心知晓的那种难以言说的感受的词句:
(6) 词中表达亡国后,词人因失去自由而寂寞悲伤的词句:
(7) 词中点明亡国的离愁不是一般人所能体会到的独特感受的词句:
(8) 词中运用形象的比喻,将难以言状的愁绪描绘出来的名句:
(9) 请你写出你所喜爱的古诗词中与“剪不断,理还乱”一样,运用比喻的手法来表达无限愁绪的名句。并标明作者或出处。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销清秋。
(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3) 寂寞梧桐深院销清秋。
(4) 剪不断,理还乱。
(5)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6) 寂寞梧桐深院销清秋。
(7)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8) 剪不断,理还乱。
(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单篇诗词赏析训练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3、课外阅读训练
 
 
1、名句默写
(1)  诗中描写飞来峰概貌,并通过传说写飞来峰之高的诗句:
(2)诗中表现诗人高瞻远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
(3) 诗中表现诗人虽然变化遇到挫折,但仍矢志不改的诗句:
(4) 诗中表现诗人不畏艰难,极具有深刻哲理的诗句:
(5) 王之涣《登鹳雀楼》一诗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诗中与之意境相似的诗句:
(6) 诗中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用来表现塔高的诗句:
(7) 诗中寓境、景、理为一体,且含有深刻哲理的诗句:
(8) 诗中与孟浩然“鸡鸣见日出,常与仙人会”意境相似的诗句:
(9)  虞世南《咏蝉》诗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之句,此诗中也能表现“登高望远”之意的诗句:
(10)请写出你积累的诗词名句中含有“登高才能望远”的哲理诗句连续的两句,并标明作者和出处。
(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4)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5)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6)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7)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8)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9)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0)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单篇诗词赏析训练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答:指困难、挫折、障碍等
2.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答: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任何时候都不要怕困难、挫折)
3.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答: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4.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
答: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意思对即可,2分)
 
1、名句默写
 
(1)
(2)
(3)
(4)
(5)
(6)
(7)
(8)
 
 
 
2、单篇诗词赏析训练
苏幕遮
范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3、课外阅读训练
 
1、名句默写
(1)
(2)
(3)
(4)
(5)
(6)
(7)
(8)
2、单篇诗词赏析训练
 
3、课外阅读训练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完成11-12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2分)
答: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                         
2.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划线诗句,作简要分析。(2分)
答:①“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②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3.对这首诗分析错误的——项是( C )
A. 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
4.“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①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 ②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答: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答出“运用比喻”、“生动形象”,“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或“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即可)
三、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完成7-14题。
六、读杜牧的《赤壁》,然后答题。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①、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
②、“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
答: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古诗词名句默写提示   《赤壁》杜牧   ⑴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零丁洋》文天祥   ⑴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⑵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⑶表现诗人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⑴词中写由月光转为思绪的过渡排比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⑵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⑶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⑷“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⑴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城由盛到衰令人伤心的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⑵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主旨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⑶《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写出其险要,并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课外古诗   ⑴《赠从弟》中描写风狂的反复句是: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主旨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宽慰友人,表达送别情感的千古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慰友人不要做儿女之情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⑶《登幽州台歌》中指生不逢时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描写空间辽阔抒发悲哀苦闷心情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⑸《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描摹愁绪的千古名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运用想象写作者壮志豪情的诗句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⑺描写秋天的古诗词: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⑽古诗词中的爱国情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默写填空练习。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诗人无限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