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综合练习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 综合练习

  • 格式:  DOC
  • 大小:  58K    4张
  • 时间:  2016-02

人教版八年级下课内文言文复习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课内文言文复习
一、词语释义
1.直视无碍( ) 2.望峰息心( ) 3.经纶世务者( )
4.横柯上蔽( ) 5.因以为号焉( ) 6.性嗜酒( )
7.每有会意( ) 8.造饮辄尽( ) 9.期在必醉( )
10.衔觞赋诗( ) 11.环堵萧然( ) 1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13.骈死于槽枥之间( ) 14.一食或尽粟一石( )
15.无从致书以观( ) 1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17.援疑质理( ) 18.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
19.暂凭杯酒长精神( )20.自将磨洗认前朝( )21.留取丹心照汗青( )22.高处不胜寒( ) 23.隶而从者( ) 24.俶尔远逝( )
25.四面竹树环合( ) 26.增其旧制( ) 27.巴陵胜状( )
28.横无际涯( ) 29.浊浪排空( )30.薄暮冥冥( )
31.春和景明( ) 3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33.或异二者之为( )34.醉翁之意( ) 35.云归而岩穴瞑( ) 36.山肴野蔌( )37.非丝非竹( ) 38.冻风时作( )
39.偕数友出东直( ) 40.柔梢披风( )
41.恶能无纪( ) 42.结庐在人境( )
43.问君何能尔( ) 44.直挂云帆济沧海( )45.高者挂罥长林梢( )46.秋天漠漠向昏黑( ) 47.将军角弓不得控( )
二、通假字(找出通假字,写出所通的字,并释义)
1.蝉则千转不穷 ( ) 2.窥谷忘反 ( )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
4.才美不外见 ( ) 5.食之不能尽其材 ( ) 6.其真无马邪? ( )
7.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 8.同舍生皆被绮绣 ( ) 9.百废具兴 ( )
10.属予作文以记之( ) 11.玉盘珍羞直万钱 ( )
12.恶能无纪 ( ) 13.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
三、古今异义
1.造饮辄尽 古义: 今义:
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古义: 今义:
3.日再食 古义: 今义:
4.尝趋百里外 古义: 今义:
5.横无际涯 古义: 今义:
6.南极潇湘 古义: 今义:
7.恶能无纪 古义: 今义:
8.每有会意 古义: 今义:
9.亲旧知其如此 古义: 今义:
10.崔氏二小生 古义: 今义:
四、一词多义
1.策:策之不以其道 ( ) 执策而临之( )
2.足:以中有足乐者( ) 足肤皲裂而不知 ( )
3.至:色愈恭,礼愈至( ) 至舍 ( )
4上:负势竞上 ( ) 横柯上蔽 ( )
5.言:闲静少言( ) 黔娄之妻有言 ( )
6.清:水尤清冽( ) 以其境过清( )
7.和:春和景明 ( ) 政通人和( )
8.乍:波色乍明 ( ) 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 )
9.安:安得广厦千万间 ( ) 风雨不动安如山 ( ) 今安在 ( )
10.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 ) 不可久居( )
11.开:连月不开 ( ) 开我东阁门( ) 旁开小窗( ),
12.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 )
之;或置酒招之 ( ) 无怀氏之民欤 ( ) 策之不以其道 ( )
鸣之不能通其意 ( ) 倩女之碛面 ( ) 郊田之外 ( )
14而:执策而临之 ( ) 可以出而仕矣(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隶而从者 ( )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
以:全石以为底 ( ) 卷石底以出 ( ) 以其境过清 ( )
属予作文以记之 ( ) 以衾拥覆 ( )
16.国:去国怀乡(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17.其:亲旧知其如此( )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 ) 安求其能千里也 ( )
18.临:执策而临之( ) 翼然临于泉上者( )
五、词类活用
1.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 2.互相轩邈 ( ) 3.亲旧知其如此( )
4.腰白玉之环 ( ) 5.主人日再食( ) 6.猛浪若奔 ( )
7.以乐其志 ( ) 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9.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 10.心乐之( ) 11.斗折蛇行( )
12.凄神寒骨( ) 13.百废具兴( ) 14.或异二者之为 ( )
15.名之者谁? ( ) 16.至于负者歌于途( )
17.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 ) 18.犬牙差互 ( )
19.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
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
六、成语探源
1. :政令推行顺畅,人民团结;形容国泰民安的景象。语出《岳阳楼记》:“越明年, ,百废具兴。”
2. :许多被废置的事业又都兴办起来。《岳阳楼记》:“越明年,政通人和, 。”
3.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 ,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4. :指另有用意或别有用心。《醉翁亭记》:“ ,在乎山水之间也。”
5. :指野味野菜。《醉翁亭记》“……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6. :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醉翁亭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起坐而喧哗者……”
7. :只求知道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五柳先生传》:“不慕荣利,好读书,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8. :形容交界处参差不齐,象狗牙一样。泛指局面错综复杂。《小石潭记》:“其岸势 ,不可知其源。”
七、句子翻译
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译文:
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译文:
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问。
译文: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译文;
5.其真元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6.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译文:
7.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文:
8.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文:
9.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译文:
10.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译文:
1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译文:
1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译文:
1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
14.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译文:
15.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译文:
16.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译文:
17.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译文:
18.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
19.山峦为晴雪所洗。
译文:
九、名句默写
1.《与朱元思书》中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译文:
2.黔娄之妻有言:“ , 。”
译文:
3.《水调歌头》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
译文:
《马说》中写千里马的悲惨遭遇的句子是 。表现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译文:
5.以中有足乐者, 。
译文: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深厚感情的诗句是 , 。
7.东风不与周郎便, 。8.山河破碎风飘絮, 。
9. ,病树前头万木春。
10.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也有类似的生死观: 。
11.《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达作者对老百姓同情的句子 。
12.登斯楼也,则有 ,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文:
13.范仲淹借写《岳阳楼记》之机,称赞好友不以个人沉浮为意,一心系情于民的高尚情怀,并以 的远大抱负与好友共勉。
译文:
14.《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四季景色的句子是
译文:
15.《醉翁亭记》借醉翁亭来抒情,道出的千古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
16.《饮酒》中反映“晋陶渊明独爱菊”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抒写到了极致的句子是
18.《行路难》中运用典故写出诗人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己亥杂诗》中,作者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诗人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和他的美好理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