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综合练习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 综合练习

  • 格式:  DOC
  • 大小:  56K    4张
  • 时间:  2016-02

人教版八年级下课外文言文测试卷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一)
唐子西云:“诗初成时,未见可訾(诋毁,指责)处,姑置之。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乃反复改正之。隔数日取阅,疵累又出,又改正之。如此数四,方敢示人。”此数言,可谓知其难而深造之者也。余云:“知一重非,进一重境;亦有生金,一铸而定。”
诗改一字,界判人天,非个中人不解。齐己《早梅》云:“前村深雪里,昨夜几枝开。”郑谷曰:“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齐乃下拜。某作《御沟》诗曰:“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以示皎然。皎然曰:“‘波’字不佳。”某怒而去。皎然暗书一“中”字在手心待之。须臾,其人狂奔而来,曰:“已改‘波’字为‘中’字矣。”皎然出手心示之,相与大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姑置之 (2)方敢示人
(3)无处濯尘缨 (4)某怒而去
2下列黑体字与“皎然暗书一“中”字在手心待之”中的“书”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妇抚儿乳 B处处志之 C亲贤臣,远小人 D策之不以其道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

(2)须臾,其人狂奔而来
4文中郑谷认为“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为什么?

5两文的内容都与作诗有关,但各有侧重,请分别概括。
(二)唐太宗论弓矢
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③,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④,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⑤,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选自《资治通鉴 唐纪》)
注释:①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②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③弓工:造弓的工匠。④邪:不正。⑤: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更,轮流。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
1解释下列黑体字。
(1)朕少好弓矢 (2)皆非良材
(3)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4)数延见
2 选出与“问以民间疾苦”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以塞忠谏之路也
C皆以美于徐公 D咨臣以当世之事
3从这个语段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
(三)鲍君
昔有人设罝①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注:①罝:网,用以捕鸟兽.
1解释文中黑体字。
(1)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 (2)问其故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

3本主“不敢持归“的原因是什么?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四)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③。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⑤,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⑥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⑦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③馔:准备食物。④果蔬:泛指菜肴。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⑥脔:切成小块的肉。⑦啖:吃。
1解释下列句中的黑体字。
(1)因谒公 (2)觉饥甚而不敢去
(3)旁置菜羹而已 (3)公取自食之
2下列句中黑体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方命坐(才) B萧氏子颇骄纵(很,非常)
C惟啖⑦胡饼中间少许(只) D其人愧而退(表转折,但是)
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4王安石具有什么品质?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五)田不满怒斥髑髅
田不满夜行失道,误经墟墓间,足踏一髑髅,髑髅作声曰:“毋败我面,且祸尔!”不满戆且悍,叱曰:“谁遣尔当路?” 髑髅曰:“人移我于此,非我当路也.”不满又叱曰:“尔何不祸移尔者?” 髑髅曰:“彼运方盛,无如何也.”不满笑且怒曰:“岂我衰耶?畏盛而凌衰,是何理耶?” 髑髅作泣声曰:“君气亦盛,故我不敢祟,徒以虚词恫喝也.畏盛凌衰,人情皆尔,君乃责鬼乎?哀而拨入土窟中,公之意也.”不满冲之竟过.惟闻背后呜呜声,卒无他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髑髅{独楼}:死人的头骨,即骷髅。
1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词。
毋败我面,且祸尔
败: 祸:
2“且祸尔”与“戆且悍”中的“且”,分别作何解释?
3翻译文中画线句。
尔何不祸移尔者?

4作者写这段志怪文字的用意是为了批评怎样的社会现象?请从原文中找出最关键的一句话。
(一)
1(1)放置,放下(2)给……看,让……看(3)洗,洗涤(4)离开
2C
3(1)第二天拿出来读一读,就发现毛病很多。
(2)一会儿,那个又狂奔回来。
4“一”字表明梅花只开一枝,极言数量之少;也可能是第一枝,更能体现“早”的特点。
5前文:作诗要反复修改;后文:作诗炼字很重要。
(二)
1(1)喜爱,爱好(2)全,都(3)从前(4)屡次,多次
2D
3关心民间疾苦,善于治理国家,善于自省,善于纳谏的君主。
(三)
1(1)离开(2)原因
2这是我的鲍鱼,哪里有什么神呀?
3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
4要主动探究事理;要敢于质疑等。
(四)
1(1)拜见,拜访(2)离开(3)放,摆(4)吃
2D
3菜肴都没有准备,那人心中已经对此感到奇怪了。
4节俭,不铺张浪费
(五)
1(1)毁坏 (2)使……受到灾难
2将 而且
3你为什么不使搬动你的人受到灾难?
4畏盛凌衰,人情皆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