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中旅附中 教案
可根据章节内容增加页数
授课时间
课 型
文言文讲授课
授课班级
课  时
第一课时
课   题  
《送东阳马生序》
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积累文言词语,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初步感受作者学习的“勤且艰”。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文词语,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疏通文意。
教学难点
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教学方法
小组学习 朗读
教学手段
PPT
教学过程
环节
一、导入
二、了解作者及写作目的
   
三、初读感知
教师活动
1、作者简介
2、通过阅读注释了解本文文体特点和写作目的。
(一)范读课文、注意字音
 叱咄(chìduō)  俟(sì) 负箧(qiè)曳屣(xǐ)媵(yìng)  烨(yè) 皲(jūn) 
缊(yùn)袍
(二)学生自由诵读、指名朗读、齐读课文
(三)小组学习:
1、参照书下注释,口头翻译全文。
2、课堂交流,答疑解惑。
通假字
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
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
3、古今异义
走送之。(古:跑    今:走路、步行)
持汤沃灌(古:热水 今:饭汤、菜汤、汤汁)
4、一词多义
之 (1)弗之怠(代,读书之事)
(2)走送之(代,书)
(3)益慕圣贤之道(助,的)
(4)当余之从师也(结构助词,不译)
以  (1)无从致书以观(表目的,来)
(2)计日以还(表修饰,不译)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①因为,介词。②把,介词)
(4)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因为,连词)
(5)以衾拥覆(介词,用)
学生活动
学生交流资料
齐读注释1
明确: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自由诵读  指名朗读  齐读
小组学习
口头翻译全文
课堂交流
在笔记本上写重点词意思及译文
在笔记本上归纳重点词语
设计意图
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读准字音
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积累文言词语,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初步感受作者学习的“勤且艰”。
四、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及要求:
作业:《目标》p46/1-5题   背诵第一段
要求:先复习笔记,然后认真作答。
课后小结(含 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及教学体会等):
检测题
一、解释画线词语
(1)致书以观 (2)假借(  )(3)弗之怠(  )
(4) 走送之( )(5) 既加冠(  )(6)无硕师名人与游(  )(7)填其室(    ) (8) 稍降辞色(  )
(9) 援疑质理(  )(  )    (10)叱咄 (  )
(11)俟其欣悦(  )   (12)持汤沃灌(  )
(13)腰白玉之环 (  )(14) 负箧曳屣  (  ) (  ) 
(15)略无慕艳意(  )  (16) 四支(  )(17)被绮绣(  )
二、翻译
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达成度
80%
板书设计
                                         送东阳马生序
                                               (明)宋濂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四支:通“肢”  肢体        持汤沃灌:古义“热水”  今义“喝的汁水”
被绮绣:通“披”穿          容臭:古义“气味”      今义“臭味”
                                                   走送之:古义“跑”      今义“行走”
课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