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学科:八年级语文 主备:刘超丽  审核:八年级语文组 课型:新授  时间:2012年6月 
《茅屋为被秋风所破歌》  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背诵课文,理解文意,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2、 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一、导读
(1)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他被誉为“诗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工部诗》。
(2)背景简介:杜甫生于士大夫家庭,怀有“致君尧舜上”的理想,却因奸臣李林甫当道,屡试不第,756年才得一小官,“安史之乱”时被俘,757年逃出虎口,投奔肃宗,任左拾遗。759年,关内大饥,遂弃官西行至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盖一间茅屋栖身。后遇大风吹破此屋,乃作此歌。
(3)检查预习   给下列加字的读音:(1、4号,2、3号交换检查)
怒号(     )    挂罥(     )    长林梢(     )    庇护(     )   突兀(     )   布衾(     )  三重茅(     )      沉塘坳(     )   飘转(     )    俄顷(     )       丧乱(     )   广厦(     )    见此屋(     )
(4)朗读的基本要求:(先自由诵读后小组推荐诵读)
1、读音要准确
2、停顿要恰当(在词语、句子层次之间进行恰当的停顿)
3、重读要突出
4、要富有节奏
5、能明了大意
二、译 读  (结合要求自主翻译,划出疑难后提出共同解决)
(1)翻译文章的要求:
 读一读文章  想一想意思  看一看注释  议一议难点  说一说理解
(2)当堂检测    翻译下列句子:
1、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三、品 读  (结合要求自主学习后小组讨论,然后小组展示)
(1)要 求:
读出诗人的愁苦,读出诗人的潦倒,读出诗人的痛心、痛惜、痛苦,读出诗人发自肺腑的祈盼,读出他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
(2)自主合作探究
1、你能用几个四字短语依次来概括本诗的情节内容吗?并用心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3号回答)
情节
心情
2、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的读出来,并说出喜欢的理由。(2号回答)
3、“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杜甫在这样艰难困苦的处境之下,他又在想些什么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号回答)
四、延 读
假如我们能够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站在诗人杜甫的面前,你想对这位可敬的老人说些什么?可参考示例,也可不拘泥于形式,写一段话在下面,然后小组展示。
示例:你是茫茫黑夜中的一把火炬,即使身处狂风暴雨,你依旧倔强地绽放着,始终没有泯灭那善良博大的人性之光,无数人的心灵因你而点亮。 (提示:明星、航标、风帆、灯塔、旗帜、丰碑、高山、大海、舵手…… )
    
【收获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