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单元复习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 - 单元复习

  • 格式:  PPT
  • 大小:  332K    21张
  • 时间:  2016-02

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一单元复习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一单元复习ppt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一单元复习ppt课件
我爱这土地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11月,当时日本侵略军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饱经沧桑的祖国又一次遭受日寇铁蹄的践踏。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艾青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写作背景
乡 愁
Zx``xk
小时候—邮票
长大后—船票
新婚不久夫妻离别
后来—坟墓
现在—海峡
—对母亲的思念
—对妻子的依恋
—对母亲的怀念和哀痛
--对故土的眷恋
期盼祖国统一
求学在外母子分别
母亲离世生死隔绝
游子与大陆分离忧思绵绵
个人思乡之情——
普遍的家国之情
四个人生阶段,作者都因什么而愁?
(1)从整体结构上,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 美在一唱三叹的音乐节奏上。 (2)从构思立意上,美在从小到老的时间顺序上。 美在身处各地的空间变化上。 美在托物寄情的比喻形象上。
2 我用残损的手掌
Zx`xk
戴望舒全家照
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
梦鸥。生于杭州,祖籍南京。1923年秋
入上海大学中文系。
1929年4月,戴望舒的第一本诗集
《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
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
诗人”。抗战爆发后,在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起出版《耕耘》杂志。1941年底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下了《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心愿》《等待》等诗篇。
小结
本诗的情感呈现出一种前后的对比:前半部分主要是冷色调的,低沉伤感;后半部分主要是暖色调的,高昂、憧憬。对比手法的运用,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明显,表现出他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热切期盼。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Zx``xk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龙海市石码镇。她的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舒婷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握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情感的复杂、丰富常常被她用假设、让步等特殊句式表现得淋漓尽致。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辨力量,又楚楚动人。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舒 婷
祖国→贫困    “我”→悲痛
祖国→痛苦    “我”→痛苦
祖国→新生    “我”→欣喜
祖国→富饶    “我”→献身
祖国←血肉相连→我
荣辱与共zxx```k
祖    国
莱蒙托夫(俄)
1.统摄全文的句子是哪一句?
2.奇异表现在何处?
“无论是鲜血换来的光荣, 无论是充满了高傲的虔信的宁静, 无论是那远古时代的神圣的传言, 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藉的幻梦。
几个表示让步的句子,强调诗人对祖国的这种“爱情”是无以替代的。
诗歌赏析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但我爱──我不知道为什么──”,
转折词“但”和接连的两个破折号,表明“爱”是强烈的、不可动摇的。
主题
《祖国》:运用丰富的意象,在流动、变幻中描写景物和民俗,融会了诗人忧郁和欣喜,叹惋和赞美等复杂的感情,仿佛对俄罗斯的乡村大地,作了一次有趣的巡礼。通过对俄罗斯河山风景和俄罗斯人民生活的热情讴歌,抒发了对祖国强烈执著的“爱情”。
祖 国
莱蒙托夫
对祖国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统摄全诗)
俄罗斯原野景色:
草原 森林 河流 白桦
农家生活:
打谷场 农家茅房 小窗 饮酒 笑谈 舞蹈(平实中见真情)
黑人谈河流
兰斯顿·休斯
主题:《黑人谈河流》:诗人以“河流”这一高度凝练的意象回顾了人类的历史,突出了黑人种族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地位,显示了黑人对自己种族的自豪感,具有很强的号召力。
黑人谈河流
休 斯
核心词 :
“河流”(历史的象征)
中心诗句: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
幼发拉底河沐浴
黑色 刚果河畔盖茅舍
河流 尼罗河畔建金字塔
密西西比河听歌声
1.你怎样理解“河流”这一高度凝练的意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节诗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节诗列举了四条河流,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老的黝黑的河流”比喻: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节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历史的象征
承上启下
这是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回顾历史,“我”的身影掠过亚、非、美三大洲,从古代到现代,在每一个地方都有令“我”难忘的河流。
.黑人的历史
这是诗人代表全体黑人发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强化突出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