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中考知识点之完全笔记填空版
第1课 散步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嫩         芽    霎          时    拆散            水波粼粼             臧          克家
2. 解释下列词语。(1)信服:               。(2)嫩芽              。(3)霎时:             。(4)拆散:              。(5)委屈:                                               。(6)水波粼粼:                                             。(7)各得其所:                                                 。
二、文学常识  《散步》选自1985年8月2日《中国青年报》,作者          。叙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
第2课 秋天的怀念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瘫痪              沉寂          捶          打  憔悴            央         求   诀        别
2. 解释下列词语。(1)暴怒:           。(2)沉寂:              。(3)捶打:             。(4)憔悴:                  。(5)央求:              。(6)神色:                                           。(7)敏感:                         。(8)诀别:                   。(9)淡雅:               。(10)深沉:             。(11)烂漫:                      。(12)喜出望外:                            。(13)絮絮叨叨:                              。
二、文学常识 《秋天的怀念》,短篇散文,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著。选自《                 》。
第3课 《世说新语》两则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挛         撒         柳絮         拟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寒雪日内集  集:         (2)白雪纷纷何所似  似:         (3)俄而雪骤  骤:         (4)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             
(5)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          (6)相委而去  委:       。 去:       (7)下车引之  引:     (8)元方入门不顾  顾: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 尊君在不   “        ”通”        ”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兄女曰:“                       。”
(2)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对子骂父,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规代汉语。 
(1)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                                                                                                 。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译:                                                                                 。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世说新语》是由           宋人            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第7课 再塑生命的人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搓捻                惭愧              譬         如   灵魂           企盼         
2. 解释下列词语。(1)搓捻:           。(2)感慨:            。(3)疲惫不堪:           。(4)恍然大悟:            。(5)花团锦簇:              。(6)悔恨莫及:             。(7)美不胜收:           。(8)截然不同:                。(9)混为一谈:                                          。
二、文学常识 《再塑生命的人》选自《                   》,作者         ,        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第 8 课 《论语》十二则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愠             三省          吾身   论          语   罔             
2.解释下列词语。 (1) 学而时习之 时:          。(2) 不亦说乎 说:           。(3) 人不知而不愠 愠:                 。
(4) 思而不学则殆 殆:         。(5) 吾日三省吾身 日:        。省:          。(6)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                。 
(7) 学而不思则罔  罔:                                        。(8)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凋:                              
3.请写出三个出自本课的成语:                                                                                          。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 阐明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                                            ,                                       。
 (2) 孔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明智?                                       ,                                                。 
(3) 孔子认为对先进和落后的态度应是:                                         ,                                      。 
(4) 赞美松柏坚强品格的句子是:        ,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                                                                                      。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译:                                                                                   。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孔子,名       ,字         ,春秋时期伟大的          、          。 
2.《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 20 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第 11 课 春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宇注音。 朗润           水涨            宛           转   应和           嫩          撑          伞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            )酝酿   鸟(          )巢   披(          )蓑戴笠   抖(         )擞 
3.解词。 (1)卖弄:         。 (2)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烘托:        。
二、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        散文(体裁)。 
2.《春》的作者是          ,字佩弦,        家、        人、学者(称谓),著名的散文有《         》、《             》等。
第 12 课 济南的冬天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暖和         着        落   镶           宽敞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秀气:                                           。 
(2)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响晴:          。 (3)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设若:          。
二、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老舍,原名           ,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北京市政府曾授予他“人民艺术家”荣 誉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等,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第 15 课 古代诗歌四首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碣         石   澹           竦        峙         堤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 次北固山下  次:         。(2) 客路青山外 客路:        。(3) 最爱湖东行不足  不足:        。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秋风萧瑟,                                   。2.                       ,风正一帆悬。
 3.                               ,清风半夜鸣蝉。4.枯藤老树昏鸦,                                    。
5.《观沧海》中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                   ;                   ,                 。 
6.《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句是:                                ,                                   。 
8.《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                               。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观沧海》选自《           》,作者       ,字        ,        汉末年(朝代)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2.《次北固山下》选自《             》,作者是          朝诗人         。 
3.《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          ,字        ,号        ,        朝大诗人。 
5.《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天净沙”是        ,“秋思”是        。其作者是元朝著名戏曲作家          。 
第 16 课 紫藤萝瀑布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瀑      布 迸       溅 忍俊不禁      盘虬      卧龙 伶仃      绽        放  穗      伫      立 仙露琼浆       沉浸          
2. 解释下列词语。(1) 忍俊不禁:               。 (2) 伶仃:             。
二、文学常识 
1.《紫藤萝瀑布》是一篇               的散文,作者是当代女作家         。 
2.散文按表达方式分        散文和        散文,散文最重要的特点是             。
第 17课 走一步 再走一步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啜        泣 纳罕        峭         壁  目眩        颤        抖 闷         热 屡        次。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训(jiè)         瘦骨(lín xún)        小心(yìyì)         (sǒng)        立 
3.解释下列词语。(1) 纳罕:                 。 (2) 啜泣:                     。
二、文学常识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        国作家           。 
第20课 虽有佳肴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勿、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佳肴               兑        命     学        学半    自强             教学相长        
2.解释下列词语。 
(1)虽有嘉肴 虽:         。嘉肴:         。佳:        。肴:        。(2)弗食不知其旨也 食:        。其:        。旨:        (3)至道:        。至:        。(4)弗学不知其善也 善:        。(5)是故:        。(6)困:          
(7)自反:        。(8)自强:        。(9)故:        。(10)教学相长:        。(11)学学半:意思                。
3、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兑命  “        ”通“        ”,指             。
4、一词多义 (1)不知其旨也  其:            其此之谓乎  其:表         (2)学学半  学(第一个):         学(第二个):        
5、古今异义  ①教然后知困  困  古义:            。 今义:          ②虽有至道   虽  古义:        今义:         
③不知其旨也   旨 古义:         今义:         ④教学相长也  长  古义:         今义:         
6、词类活用。  ① 不知其旨也   旨,            ,甘美   ② 不知其善也   善:           ,好处
二、判断句式:
(1)倒装句:其此之谓乎?(               )    (2)弗食,不知其旨也。(                 )
三、文学常识 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专著。   
第 21课 化石吟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骸           骨   猛犸           葱茏          雕        刻 
二、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化石吟》是一首        诗,作者是        。 
第 22 课 看云识天气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峰峦          轻盈         粼         波   绸         幕   绫        纱   弥        漫
2.解释下列词语。 
(1) 一霎间:              。 (2) 预兆:             。. (3) 弥漫:            。 (4) 征兆:             。
二、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看云识天气》是一篇        文,是朱泳根据有关资料改写的。 
2.常见说明方法有        、        、                 、        、        。
3.说明顺序有三种即        顺序、        顺序、        顺序。 
第25课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干(        )  曳(        )铁钯(        )  圮(        )  棹(        )   木柿(        )  湮(        )  啮(        )咬  臆(        )断
2.解释下列词语。 
(1)沧州:             。河:         。干:        。(2)山门:             。圮:        。(3)阅:        。
(4).棹:船桨。          。(5)木柿:        。(6)湮:        。(7)颠:           。(8).河兵:            。 
(9)啮:                  。坎穴:洞坑。(10)臆断:             。(11)已:          。(12)是非:           。
(13)如:        。(14)设帐:        。(15)竟:        。(16)并:        。(17).临:        。(19)曳:          。 (20)钯:通“        ”,        。(21)但:        。(22)倒掷:        。(27)临:        。(30)求:        。
3、古今异义
(1)一寺临河干  干  古义:                    ;今义:                。(2)阅十余岁  阅  古义:         ;今义:          。  (3)你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 古义:                                        ;今义:                                        。
(4)是非木杮  是  古义:           ;今义:         。  (5)但知其一  但  古义:        ;今义:                 。
4、一词多义
1.之   闻之笔曰(                  )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一老河兵闻之(                  )
2.为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众服为确论(            )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
3.其   其反激之力(              )  如其言(              )  4.如   如是再啮(            )  如其言(            )
五、特殊句式
1、倒装句:状语后置句:  示石兽于水中。果得于数里之外。  2、省略句:  (大家)以为顺流下矣;  一讲学家设帐(于)寺中。
二、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            》。作者纪昀,字晓岚,        代著名学者、文学家。
2.《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第26课 小圣施威降大圣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掣(        )  鹚(        )  翎(        )  嗛(        ) 淬(        )  青鹞(         )  鹭(        )鸶(        )  鹳(        )  鳜鱼(        )  鲂鱼(        )    撺(        )    花鸨(        )   木木樗樗(        )    蓼(        )汀(        )    躘(        )踵(        )    窗棂(        )    愕然(        )    擎(        )   哪(        )吒(        )    幌(        )    提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