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 期中考试

  • 格式:  DOC
  • 大小:  65K    4张
  • 时间:  2016-02

田家庵区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田家庵区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本试卷共三大题,满分100分,其中卷面分占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卷面分
总分



(一)
(二)
(三)




得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0分)
1、补写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4句。(4分)
(1)气蒸云梦泽,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 , 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3)晴川历历汉阳树, 。 (崔颢《黄鹤楼》)
(4),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
(5)树树皆秋色, 。 (王绩《野望》)
(6) ,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
2、请默写杜甫的《望岳》后四句。(4分)


3、阅读下面这段话,完成①-③题。(5分)
冬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冷酷无情的,而冬雨却是温和dūn( )厚的。他不慌不忙地飘落,融化着积雪残冰; , ;他不疾不徐地降落,准备着春的到来。你听,窗外冬雨的声音,分明是春的前奏。你怡然进入梦乡后,冬雨就会在屋檐下留给你一个梦呓( ):春天快到了!
 ①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 dūn( )厚 梦呓( )
②文中“怡然”的意思是 。(1分)
③在“ ”上填写一句话,使之与前后两句构成排比句。
, (2分)
4、名著阅读。(3分)
⑴鲁迅原名 ,《五猖会》选自他的散文集《 》。
⑵《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主人公祥子最大的梦想是 。
5、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这则新闻短讯,完成后面题目。(4分)
  本报讯 9月14日,全国大豆食品加工技术与市场发展论坛暨2011中国豆制品行业年会在贵宾楼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豆制品行业的专家和企业家以及其他嘉宾共话豆制品行业的发展。这次年会探讨了大豆食品的营养健康、产品发展、加工技术,表达了对豆腐始祖刘安的感念,众多业内人士表示豆制品行业有责任进一步研制出更多安全、营养的大豆食品。
①请给这则新闻拟个标题。(2分)
②请你为淮南豆腐文化节拟一条宣传标语。(2分)

二、阅读(37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分别回答问题。
(一)(14分)
背影(节选) 朱自清
①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也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②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③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6、车站送别,父亲为孩子做了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4分)


7、第②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为什么着力描写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3分)


8、父亲爬月台的艰难与后文的“心里很轻松似的”是否矛盾?为什么? (3分)


9、文章结尾处,作者再次想到那次背影,对父亲除了感动,还有什么?纵观选文,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4分)



(二)(13分)
阳光的味道 美红
阳光能有什么味道?很久以前,一个贫穷快乐的女孩儿让我知道了阳光的味道。
初中,我是在偏僻的乡下度过的,那种艰苦不是十几年后的今天所能想象的。小镇破败不堪,学校亦简陋得不成样子,我们十几个女孩儿挤在一间土坯泥屋里,夏天还好说,一到冬天屋里又冷又潮,冰窖一般。每天临睡前,我们总忍不住抱怨一通。①只有霞,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她穿打补丁的衣服,啃咸菜窝头,冻得红肿的脸却仍然挂满微笑。
因为天冷屋潮,我们常把被子抱出去晒。有一次,我和霞一起去收被子。夕阳正是最好的时候,金黄的余晖斜斜地照着,被子晒得鼓鼓的,抱在怀里松松软软温暖极了。“阳光的味道真好!”霞把头埋在一大团被子中,深深地嗅着。“阳光有什么味道?”我感到奇怪极了。
霞不好意思地笑了,“甜丝丝的,暖暖的,我也说不清楚,你使劲闻闻就闻到了。”
我按霞的话去做了,但什么也没闻到,然而从那以后,我记住了霞,记住了霞的话。
当我第二次听到有人说起阳光的味道时,已经是许多年之后,这期间我读完初中、高中,上了大学,再留在省城工作,十几年的时光匆匆而过,霞的故事也在淡漠中远去,直到前年那个明媚的春日,我在山脚下漫步,霞又从纷纷杂杂的记忆中清晰地走出来。
那是个星期天,阳光灿烂极了,天蓝得高远,我和几个朋友在山脚下的草地上玩儿,一个很轻柔的声音随风飘来,“阳光的味道真好”。我的心蓦然一惊,循声望去,一位中年妇女正揽着一个活泼美丽的小姑娘坐在青青的草地上。②中年妇女眯着眼,微仰了头,阳光洒满她的脸,那上面漾着浅浅的幸福的笑意。
“妈妈,阳光是什么味道?我怎么闻不到啊。”女孩儿轻摇着妈妈的胳膊。中年妇女笑了,她拍拍女儿的头。“你闭上眼睛,用心去闻就能闻到了。”女孩儿真的闭紧了眼睛,而且闭了很久,待她再睁开眼时,已经是满眼的晶莹,“妈妈,在黑暗里是不是很难受?”
中年妇女似乎没有看到女儿的眼泪,她又笑了,“傻孩子,妈妈怎么会难受呢?我能闻到阳光的味道,能听到风的歌声,还能听到你骨头生长的声音,妈妈快乐还来不及呢。”
我恍然间才明白,中年妇女原来是个盲人。这一发现,震得我心痛,不知怎的,霞抱着一团被子在夕阳余晖中幸福微笑的样子一下子涌现到我的眼前。曾经读过一篇《花开的声音》,当时怎么也不明白花开能有什么声音,但作者却说,花开有着极美丽动听的声音,但只有那些对生命充满热爱并以一颗感激之心去看待世界的人才会听到。
我紧紧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阳光的抚摸。风很温暖,轻轻柔柔像母亲的手。阳光融在风里,缓缓淌过我的脸,我的身体和我的灵魂,有花和草的清香,有虫鸣和蝴蝶展翅的美妙之音,一切都好极了,生在这世上原本就是一种幸福。
有一股凉凉的东西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我知道那是久违了的眼泪。突然间,我闻到了一种味道,清清的,浅浅的,就像我们平平淡淡的生活。我想,这也许就是阳光的味道吧。
10、从文中划“ ”的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联系上下文进行赏析,注意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分)


11、细读课文,填空。(4分)
⑴霞挨饿受冻的日子却闻出“阳光的味道”是“甜丝丝的,暖暖的”。多年后,“我”在平淡生活中闻到“阳光的味道”是“清清的,浅浅的”。根据你的理解,中年妇女虽盲但闻到“阳光的味道”是: , 。
⑵文中句子“ ”为“中年妇女原来是盲人”埋下伏笔。
12、划“ ”句子中作者为什么流泪?为什么“眼泪”还是“久违了的”?(3分)


13、作者说“用心去感受”,那么怎样“用心”才能闻到“阳光的味道”?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4分)



(三)(10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不蔓不枝
15、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子。(2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
16、此文用了 的写法,作者借莲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即: 。(3分)
17、文中还有对菊的描写,你认为陶渊明“独爱菊”的理由是什么?(3分)


三、写作(40分)
18、作文题:我学会了
【提示与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写“种菜、读书、吃苦、尊重别人……”也可以填写别的词语或短语。
(2)文中不要出现能泄露你身份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不得抄袭;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