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 期中考试

  • 格式:  DOC
  • 大小:  82K    7张
  • 时间:  2016-02

监利县外国语学校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监利县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
命题教师:马江山 审题教师:刘凤英

题号
第一
部分
第二
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
部分
总分




(一)
(二)



得分








第一部分:才华小试(共30分)

一、积累与运用(14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歼灭(jiān) 惊骇(hài) 记载(zǎi) 惟妙惟肖(xiāo)
B、随即(jì) 杀戮(lù) 竹篙(ɡāo) 鸣钟击磬(qìnɡ)
C、阻遏(è) 矗立(chù) 寒噤(jìn) 亭台轩榭(xiè)
D、匍匐(pú) 匀称(chèn) 瞥见(piě) 重峦叠嶂(zhànɡ)
2、下面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拒绝 驻足 张皇失措 响彻云宵
B、抱怨 签订 名副其实 巧妙绝沦
C、赃物 推崇 因地治宜 永垂不朽
D、帷幕 铺砌 不可名状 锐不可当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神曲总是层出不穷,现在最红的神曲当属韩国大叔PSY的《江南Style》,这首歌推出2个月来,不仅登上韩国各大音乐榜单首位,还打入了欧美市场。
B、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C、神舟九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直上云天,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D、继“狼爸”“鹰父”事件之后,近日浙江温岭曝出的幼师虐童事件再度成为焦点。不少幼童遭遇胶带封嘴、铁桶罩头、垃圾铲盖头、扔进垃圾桶等虐待行为,场面令人发指。
4、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好声音火了吴莫愁,诺贝尔文学奖火了莫言,在近期的微博上,却流行这样的一句话:“莫愁、莫言都火了,但我们最需要的是‘莫急’。”
B、继“你幸福吗”街头采访之后,央视再度推出系列采访,在街头随机采访老人,“最开心的是什么”“最遗憾的是什么”“爱国是什么?”。
C、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城成为扬州的城市特色。
D、2012年10月28日,总体性能名列全球第四、亚洲第一,能观测到百亿光年外
天体的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正式落成。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古代文人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往往不采用直白的方式,而常常以物为喻,
写得比较含蓄,这叫做“托物言志”。
B、《背影》《信客》都是记人的散文,作者分别是朱自清和余秋雨。
C、杜甫是唐代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
称“诗仙”。
D、2013年9月27日,“火星弟弟”华晨宇豪夺2013年“快乐男声”全国总冠军。
这个句子中的宾语是“豪夺”。
6.下面对杜甫《春望》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这首诗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B.首联写望中所见:国都沦陷,草木不生。
C.颔联以“感时”承上,以“恨别”启下,章法分明。
D.“抵万金”形容家书的珍贵,表现作者对妻儿的强烈思念。
二、文言文阅读,回答8~11题。(8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7、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屋舍俨然 俨然:好像,仿佛
B、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具:详细地
D、欣然规往 规:计划
8、下面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中括号内被省略的人称代词依次应为 ——渔人、渔人、村中人。
B、听渔人“具言所闻”后,村人叹惋,是为自己未能经历复杂多彩的社会变迁而感到遗憾。
C、“黄发垂髻”,是用借代的写法,指桃花源中的老老少少。
D、作者描绘这一理想社会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
9、翻译下面句子。(3分)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10、默写。(8分)
①《望岳》中,诗人化用孔子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要攀登泰山极顶,更要攀登人生的诗句是“ , 。”
②《春望》是杜甫的五律名篇,诗中的“ , ”是传诵千古的名句,既写战乱旷日持久又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之情。
③《石壕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不仅刻画出了衙吏的如狼似虎,更表现了老妪的苦不堪言。
④《长歌行》中劝诫人们要珍惜少年时光的名句是:“ , 。”

第二部分:美文共赏(共30分)

(一)阅读莫言《母亲》完成文后题目。(15分)
母 亲
莫言
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 。”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1、文章第①段,母亲捶打野菜情景的描写很有特点,试作赏析。(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2、理解文中两处划横线句子的含义。(4分) (1)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答:_____________ 13、第③段中,画波浪线句子“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4、根据文意,请补写出第④段中父亲严厉批评“我”的话。(不超过40字)(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文题目为“母亲”,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二)阅读莫言《我为白菜狂的日子》完成文后题目。(15分)
我为白菜狂的日子
莫言
1967年冬天,我12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社斗,去找个篓子来吧……” “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 “今天是大集。”母亲沉重地说。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的,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透过蒙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三棵白菜从墙上钉着的木橛子上摘了下来,放进了篓子里。
到了集上。母亲让我走,去上学,我也想走,但我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白菜的价钱。母亲回答了她。她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是她没有走,而是蹲下,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她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用弯曲的、枯柴一样的手指。她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去看看吧,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吧。” 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
老太太抬起头,惊讶地看着我,问母亲:“这是谁?是你的儿子吗?”
“是老小,”母亲回答了老太太,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
老太太用手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经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的、洁白的菜帮。在清冽的寒风中,我们的白菜散发出甜丝丝的气味。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搬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
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母亲因为偏头痛,算了一会儿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我找了一根草棒,在地上划算着。我报出了一个数字,母亲重复了我报出的数字。 “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 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母亲也一张张地点…… 等我放了学回家后,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那个篓子摆在她的身边,三棵白菜都在篓子里。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 “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娘,”我哭着说:“我……” “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 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选自《意林》2013年第12期,有删改)
16、本文标题为“我为白菜狂的日子”,阅读短文,请概述文段中“我”的“狂”有哪些
表现?(3分)
答:


17、第①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8、根据第⒇等段划线句子,请概括老太太的家境状况。(2分)
答:

19、文中的母亲是怎样的人?(4分)
答:

20、怎样理解作者最后一段“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的心情?(4分)
答:


第三部分;综合性学习(10分)
21、 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10分)
监利外国语学校学校开展“争做最美中学生”的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1)、【我宣传】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2)、【我表达】“最美消防员”李鹏,在救出了26名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后,由于长时
间在冰冷的水中浸泡,体力严重透支昏倒在现场,被送到医院。
如果你作为学生代表到医院看望李鹏,你会对他说什么?(4分)

(3)、【我行动】监利大地不断涌现出“感动监利”的最美人物:带着胰岛素针水坚守
在棋盘乡抗贫的李昌平、17年自愿无偿献血的志愿者姜惠民、第一位捐献造血
干细胞的监利新闻工作者雷明……
其实我们都可以成为“最美”的人,你准备如何做一名“最美中学生”?(4分)
第三部分:妙笔生花(50分)
24、从下面两道题目中任选一道,按要求作答。(50分)
(一)、请以“在飘雪的日子里等候花开”为题写篇记叙文。
(二)、有一首歌唱道:“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她不在柳荫下,也不在温室里。她在辛勤的工作中,她在艰苦的劳动里。……她在精心的耕作中,她在知识的宝库里。
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题目一除外);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600字左右;
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