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 期中考试

  • 格式:  DOC
  • 大小:  159K    8张
  • 时间:  2016-02

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无答案)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八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测试题
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共26个题。考试中请一定静心阅读,仔细审题。语文试卷还要特别做到:书写规范,字迹美观、卷面整洁。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一)诗文默写。(共6分)
1、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 ,___________”,石青糁之。《核舟记》
2、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
3、 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春望》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_____________。《爱莲说》
5、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陋室铭》
6、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
(二)语言基础、名著阅读和语文实践活动。(12分)
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差使(chāi) 颓唐(tuí) 拭干(shì) 愧怍(zuò)
B.蹒跚(pān) 奔丧(sàng)晶莹(yíng) 交卸(yù)
C.迂腐(yū) 踌躇(zhù) 伎俩(zhī) 尴尬(gāng)
D.惨淡(cǎn) 赋闲(fù) 举箸(zhù) 诘问(jiē)
8、下列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横渡长江 转弯抹角 家庭锁屑 荡然无存
B.锐不可当 颤颤巍巍 步履蹒跚 长途跋涉
C.纷纷溃退 穷愁缭倒 颠沛流离 低眉顺眼
D.厉声诘问 荒谬绝伦 卑鄙伎俩 大厅广众
9、名著阅读。(共4分)
A觉得在这世界上,他一定要生根的。要长得牢牢的。他不管他自己有这份能力没有,他看看别人也都是这样做的,他觉得他也应该这样做。于是他照常地活在世界上,他照常地负着他那份责任。
  于是A自己动手喂他那刚出生的孩子,他用筷子喂他,他不吃,他用调匙喂他。喂着小的,带着大的,他该担水,担水,该拉磨,拉磨。(早晨一起来,一开门,看见邻人到井口去打水的时候,他总说一声:“去挑水吗!”(若遇见了卖豆 腐的,他也说一声: “豆腐这么早出锅啦!”他在这世界上他不知道人们都用绝望的眼光来看他,他不知道他已经处在了怎样的一种艰难的境地。他不知道他自己 已经完了。他没有想过。
①上面文段节选自 (人名)的《呼兰河传》。人物A 是 。(2分) ②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文中人物A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10、综合性学习(4分)
同学们参与了《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综合性学习,请展示你的学习成果。
(1)请写出两句描写战争的诗句或者四个与战争有关的成语。(2分)


(2)和平是人类共同的呼声,请你就人类和平事业设计一则宣传语。(2分)


二、古诗文阅读(15分)
(一)阅读《望岳》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作者创作这首诗正是青春勃发之时,请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12、作者在这首诗中炼字极为生动,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哪里。(3分)


(二) 文言文阅读(10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有仙则名 ( ) 谈笑有鸿儒( )
人不堪其忧( ) 惟吾德馨 ( )
14、翻译下列句子。(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5、[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 ;〔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 ,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2分)
16、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2分)
三、现代文阅读(27分) (一)阅读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
⑴玩的时候倒是没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⑵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对她说了。
⑶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⑷“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回来了!”
⑸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⑹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⑺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⑻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⑼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的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⑽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⑾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17、从选文内容来看,“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18、结合文章内容,品味下面句子的深刻含义。(4分)
(1)当阿长说给我买回《山海经》时,为什么“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

(2)“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19、第⑹段划横线句采用的是什么样的表达方式?你怎样理解文中所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2分)

20、文中一再提到“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按你的理解,“我”为什么对这类书感兴趣?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吗?请说一说。(2分)
(二) 洁净之莲 (17分)
①莲是一种有灵性的植物,是我挚爱的意象。在我居住的水乡,有水的地方就有莲的倩影,我爱的是莲的优美和慧心。
②一湾碧水澹澹,起伏着一层 涟漪。那水的绿哟,绿得蓬勃,绿得纯正,绿得深湛,绿得温柔,绿得恬雅,绿得醉人。绿锦缎似的水面之上,洁净的莲亭亭如盖。碧波有幸,能照它的影;鱼儿有幸,能吻它的足。莲与碧水结下不解之缘,涟漪了整个夏季。
③整个莲塘像一块绿色的陆地,一层层地远去。间或,有一支支或白或粉或嫣红的花,在翡翠般油绿发亮的叶间隐现。莲的身上不曾沾染一星尘埃,瘦长的腰身娉娉婷婷,在风中款摆,韵致绝佳。B.红莲穿破碧波,擎着炽烈的火焰,逼出明丽的色调。白莲冰肌玉肤,素巾缟袂。一派清远的风度。每朵莲花都仰着脸,专注而矜持,每张脸都不重复。偶尔微风拜访,举起一张张阔大圆滑的绿叶,漾起无边的清凉。莲的芬芳,香气盘桓,久久不肯逸去。那摇曳着交叠的红、白、绿,荡漾起 更加动人魂魄的娇媚,染满我的心壁。
④我尤爱月光下的白莲,我疑心那白荷的皎洁晶莹是由月华浸染而成的。A我仿佛看见莲瓣怯生生地伸出手掌,收集着四周的露水的月光,给了田园生活一个精致的点缀。碧水之下,是污浊的泥沼,一枝枝莲花挤破 黑夜,从污泥中绽放出一个个美丽的音符。
⑤莲塘流动着今人心神摇荡的优美。走过莲塘的人,谁都无法拒绝,无法躲避,只有沉浸其中。莲也盛开在古今中外的诗文与画幅中,透露洁净清爽之意。
⑥文人墨客用五笔倾慕的眼神和姿态为莲写诗作词,王维有“莲动下渔舟”的闲适情怀,李白有“清水出芙蓉”的审美雅趣,他们为后人留下了莲的清香,诠释了莲的品格与精神。
⑦垂暮之年的印象派画家莫奈,把清淡素雅的莲作为他追求至美的理想主题,他用颜料把莲塘上众多的瞬间和形象永久地凝固在画布上。终于他力竭倒在了莲池旁,躺在了他心爱的莲的怀抱,混沌散开,污浊逸去,心中的莲瓣 展开,亘古与莲相伴。
⑧莲的精魂,如一帧写意水墨画,在馥郁的莲的气息中,我渐静、渐净,心扉突然洞开,心静静空出来。它以菩提树的身影摇曳出我心中的清凉,它似晨钟暮鼓,击 出清风竹韵;他似圣洁之水,涤净尘间的污浊。莲是一面心灵的镜子,只有纯正的心灵才能看得见心灵的纯正,被纯正所感染。愿一切爱莲之人以莲为镜,拥有莲的 慧心,做洁净的人。
21、通读全文,说说以“洁净之莲”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22、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写的词语是 、 、 、 。(只填字母)(4分) A 袅袅的 B 缓缓的 C 微微的 D浓浓的 23、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①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赏析(A)处画线句。  我仿佛看见莲瓣怯生生地伸出手掌,收集着四周的露水的月光,给了田园生活一个精致的点缀。
②从意义和作用等角度赏析(B)处加点的词语。 红莲穿破碧波,擎着炽烈的火焰,逼出明丽的色调。
24、请谈谈选文第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3分)
25、在作者细腻的笔端下,莲花栩栩如生。你心中一定也有一种最美的花儿吧,请你将它描写出来。(提示: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50字左右)(3分)
四、作文(40分)
26、请以 “        也美丽”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