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 期中考试

  • 格式:  DOC
  • 大小:  66K    7张
  • 时间:  2016-02

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测试题(无答案)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综合测试题
姓名 分数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根据提示填空。(12分)
① ,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
②迷津欲有问, 。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③“乡愁”是古今诗词中共同的主题之一。崔颢《黄鹤楼》中“ ,
”抒发了浓浓的乡愁。
④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被誉为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的句两句是“
, 。”
⑤把人的喜怒哀乐投射到具体的事物上,以美景衬哀情,这是我国古代诗歌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如杜甫《春望》中的“ ,
。”
⑥《长歌行》中表现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
。”
⑦《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 。”
2.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接济(jì) 稀罕(hǎn) 噩耗(è) 诘问(jié)
B、焦灼(zhuó) 伎俩(zhī) 吊唁(yàn) 跋涉(bá)
C、颠沛(pèi) 愧怍(zuò) 唏嘘(xī) 呵斥(chì)
D、烦躁(zào) 尴尬(gān) 磕碰(kē) 滞笨(zh ì)
3.下列词语中不含错别字的一组是( ) (2分)
A.蹋败 和蔼 莫明其妙 微不足道
B.仲胀 惧惮 名符其实 铸剑为梨
C.潦倒 交卸 张惶失措 山青水秀
D.跋涉 狼藉 转弯抹角 风尘苦旅
4.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2分)
A.信客教地理栩栩如生,效果奇佳。
B.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C. 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不合坐一条板凳。
D. 农妇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5.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连线,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朝花夕拾》
B.朱自清——《背影》——诗人、学者、散文家、民主战士
C.钱钟书——《围城》——小说
D.余秋雨——《信客》——小说
6.选出句子表达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品味诗文优美的语言是一种艺术享受。
B.通过两个月的实践,终于使他能够熟练地操作机器。
C.菜园里种着茄子、西瓜、豆角和许多蔬菜。
D.只要稍微深思一下,就会理解这篇文章的含义。
7、根据以下材料写一句话新闻。(2分)
2012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隆重举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身着黑色燕尾服上台,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的手里接过了诺贝尔奖证书、奖章和奖金支票。

二、综合性学习(8分)
亲爱的同学们,在《让世界充满爱》这次综合性学习中,你们一定会感受到爱心的可贵,你们的精神世界也会又一次得到升华。的确,只要人人献出自己的爱心,我们这个世界将会变成无比美好的人间。那就请试着完成下列题目吧!
1请为此次活动写一个主题语。(2分)


2、《让世界充满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形式有多种,你们班采用了哪些形式?请举出两种与同学交流。(2分)


3、2009年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日,为了继续支持灾区的建设,八年级(1)班要开捐款赈灾主题班会,为明确主题烘托气氛,请你用对偶的形式写出活动主题。(2分)


4、在灾区,涌现了许许多多的抗灾英雄,如:解放军战士、医务工作者、教师……面对这些英雄,你最想对谁说些什么?请用得体的语言表达出来。(2分)


三、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在文中横线处填上相应的内容。(2分)
10.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4分)
①可爱者甚蕃     ②不蔓不枝     
③陶后鲜有闻 ④宜乎众矣
11. 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水陆草木之花 B.花之隐逸者
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之爱
12.翻译句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13、作者在文中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用“莲”自比,又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概括喜爱的原因,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二)(12分)
烧炭工和绅士 亚米契斯
(1诺比斯的父亲是当地有钱的绅士,因此诺比斯便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他父亲身材魁梧,蓄着浓密的黑胡子,表情十分严肃,几乎每天送儿子上学,接儿子放学。昨天上午,诺比斯跟班里最小的一个孩子——烧炭工的儿子倍梯吵架。诺比斯自知理亏,无法辩解,就冲着倍梯气急败坏地说:“你父亲是个乞丐!”倍梯委屈得要命,顿时面红耳赤,默不作声,热泪夺眶而出,回到家里,便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 (2)午饭过后,全身黑糊糊、个子矮小的烧炭工领着孩子来到学校,向老师抱怨。大家都不吱声,只是静悄悄地、全神贯注地听着。跟往常一样,诺比斯的父亲正在门口给儿子脱外衣,他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便走进教室,问是怎么回事。 (3)“是这位先生在抱怨您儿子。您儿子对他儿子说:‘你父亲是个乞丐!’”老师回答。 (4)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羞愧得有点儿脸红,于是询问儿子:“你说那句话了吗?”诺比斯站在教室中间,当着倍梯的面,低着头不言不语。父亲紧紧抓着儿子的胳臂,把他拉到倍梯的面前说:“快道声对不起。” (5)烧炭工以和事老的口吻连声说:“算了吧,算了吧。” (6)可绅士不理睬他,依然谆谆劝导儿子说:“照我的话这样说:‘我说了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的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将是非常荣幸的!’” (7)烧炭工做了个果断的手势,好像在说:“我不愿意。”绅士不听他的话,逼儿子照他说的办。他的儿子头也不抬,轻声细气而断断续续地说:“我说了——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那将是非常——荣幸的!” (8)绅士向烧炭工伸过手,烧炭工用力紧握着。然后,烧炭工推了儿子一把,儿子心领神会,扑到诺比斯怀里,两人紧紧拥抱。 (9)“老师,请您帮个忙,让他俩坐在一起好吗?”绅士问老师。于是,老师把倍梯安排到诺比斯旁边坐下。待他俩坐好后,诺比斯的父亲打了个招呼告辞了。 (10)烧炭工若有所思地站了片刻,全神贯注地凝视着靠近坐好的两个孩子,然后,来到课桌前,带着爱怜和歉意的表情端详着诺比斯,仿佛想说些什么,可什么也没说出来。他伸手想慈爱地跟他亲热一下,似乎又没有这个胆量,只是用他那粗大的手指轻轻地碰了一下诺比斯的额头。他走到教室门口,回头瞥了诺比斯一眼,才迈着慢慢的步子走开了。 (11)“孩子们,你们要牢牢记住今天看到的事情。”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了!” 14.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30字左右)(3分)

15.选择下列句子中的一句,结合上下文,品析加点词或短语的含义,指出其表达效果。(2分) (1)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羞愧得有点儿脸红。 (2)绅士向烧炭工伸过手,烧炭工用力紧握着。 16.第(10)段中说“(烧炭工)仿佛想说些什么,可什么也没说出来”。请揣摩烧炭工当时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把它表述出来。(30字左右)(3分) 17、.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绅士的形象。(2分) 18.小说的结尾,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了!”你认为“精彩”在哪里?(2分)
(四) (12分)
再也见不到父亲了!我羡慕那些父母尚在的同事,常常呆望和父亲一般年纪的老人……
母亲病故,父亲不到四十岁。怕我们姐弟受气,没有续弦。我记不得母亲的音 容,懂事起就在父亲爱抚下,父亲也是母亲。抱我串门,背我看病;冬夜,屋破被薄,父亲搂着我入睡。父亲盼我长大,问我长大干什么?我说:“我长大当官,挣老多老多钱,给爹打酒喝!”父亲高兴地从头抚摸到我脚趾。父亲找不到固定的工作,我们常挨饿,我们每天像小鸟一样等着父亲回家。遇到下雨,我站在门槛上,透过被雨淋坏的门纸看地上的雨泡,我一遍一遍念叨:“天老爷,别下雨,包子馒头孝敬给你。”心里酸酸的,直到父亲湿淋淋回来。
父亲说我孝顺,我自己也以为孝顺。
我长大了,结了婚,有一双儿女。渐渐我和父亲没话说了,父亲把慈爱给了他的孙子孙女。春天缺菜,顿顿捧着咸菜酱碗,父亲就去钓鱼,有就揣张煎饼,没有就饿着,一钓一天。看着孙子孙女围看鱼盆欢喜的样子,父亲就捋着胡须很开心。
有一年我得了中毒性痢疾,父亲焦急地坐在我身旁,这时,只有这时我忽然想到了童年。
父亲在我家不多,加起来也就一年。这年父亲80岁,耳不聋眼不花,腰板很硬朗。闲着也闷人,不如挣个酒钱,于是在附近一家工厂打更。愈近年关,酒也喝得甚多,一日三顿,夜里还要喝几口。不久,父亲中风了。
人老了就怕得这病。我连夜乘车买抢救药,也曾给上海一位医生去信,他用手笔楷书回了信。他的母亲也得过脑血栓,经他穴位按摩,终于站立起来,87岁还能上街买菜。他告诉我要有信心,有耐心,有孝心。
我试着给父亲按摩过几次,开头几天父亲不断呻吟:“疼死我了! “疼有什么办法呢?谁让你喝那么多酒!”父亲不再呻吟,不认识似地看我,然后转过头去。
1985年暑期,我离开故乡,调到150公里外的林区。行前我去看望父亲。那天很热,满街西瓜,四角一斤。我在瓜摊前犹豫片刻,终于空着手进了哥家。父亲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话也说不清了,口舌起泡,嘴唇干裂。我给父亲喂水,父亲只呷了一小口,不喝了。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父亲!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
半个月后,我像平常那样,备完课回到单身宿舍躺下了。 曚昽中突然听到一声“崇昌——”,那声音、那语调分明是父亲!我激灵坐起,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一
看表,刚好10点。第二天中午,我收到哥哥发的电报:父亲昨晚七点去世了!
我赶回县城,跪在父亲灵前,我托起父亲瘫痪的左臂,把手贴在我的脸上……
不少人都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在父亲最需要的时候,我既没有在衣食住行上尽人子之责,也没有从精神上赡养父亲,让他带着缺憾走了!
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
19.作者说“父亲也是母亲,”第2段中哪些语句体现了这一点?(2分)
答:
20.“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而“我”却分明听到父亲的呼唤,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一种心理?(3分)
答:
21.“不少人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请举出文中的两个事例概括说明 “孝子”的表现。(2分)
答:

22.文章结尾处写到:“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说说作者不能原谅自己的原因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最好引用一句名言。(3分)
答:
23.本文与朱自清《背影》很相似,在内容上它们同是写 ,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是一致的。不同的是《背影》处处紧扣父亲的背影,写出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而本文则侧重写 ,体现了父恩难忘。(2分)
三、作文(50分)两道题目任选其一
24.数不胜数地人和事,让我看到了人心的温暖。一份又一份藏在心里的感谢,编织起了曼妙的人生。有些东西,我们不该忘记,因为他们是一颗颗闪光的小珠子,映照出了一颗颗善良的心。请以“藏在心中的感谢”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字数不得少于600。
②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一颗树上开一朵花,这棵树就有了生机;一条路上绽放一朵花,这条路就有了情趣。一句美丽的问候是一朵花;一个亲切的微笑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一次跌倒后的搀扶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谎言是一朵花……
请以“ 是一朵花”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2、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字数不得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