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 期中考试

  • 格式:  DOC
  • 大小:  174K    11张
  • 时间:  2016-02

2013年11月份人教版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学科试卷(无答案)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2013年11月份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学科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命题人:崔学峰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提示将完整的句子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要求准确、规范、美观。(2分)
事常与人(wéi),事总在人(wéi)。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狼籍(jí) 阌乡(wén) 仄歪(zè) 锐不可当(dǎnɡ)
B.烦燥(zào) 疟疾(nüè) 鼹鼠(yǎn) 郑重其是(zhènɡ)
C.蹒跚(pán) 颓唐(tū) 尴尬(ɡà) 大廷广众(tínɡ)
D.荒僻(pì) 愧怍(zuò) 诘问(jié) 触目伤怀(chù)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当全球人士从电视、网络中广泛 “神十飞天”时,当人们激动于太空与地面实时视频通信成功时,对于我国移动视频技术的发展来说,则正式宣告了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
这个时代, 与最新的云计算落地应用密不可分。
A 关注 只有 都 B 关注 而 也
C 注视 只有 也 D 注视 而 都
4. 下面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在原句上加以修改,使之通顺无歧义。 (2分)

①是否多阅读,也是提高一个人作文技能的途径。

②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呐喊》
B.《老王》 ——杨绛—— 作家、文学翻译家 ——代表作《围城》
C.《背影》 ——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 ——代表作《荷塘月色》
D.《信客》 ——余秋雨——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代表作《文化苦旅》
6.仿写,用句中加点的词语再写一段话。(2分)
我以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门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的不好看,况且颈上还有很多灸疮疤。
答:

7. 认真阅读下列文字并按要求填空。(2分)
他决定去拉车,就拉车去了。赁了辆破车,他先练练腿。第一天没拉着什么钱。第二天的生意不错,可是躺了两天,他的脚脖子肿得像两条瓠子似的,再也抬不起来。他忍受着,不管是怎样的疼痛。他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事,这是拉车必须经过的一关。非过了这一关,他不能放胆的跑去。
所选语段出自《 》,作者 。所选语段突出了主人公
(人物名) 的性格。
8. 默写诗文(10分)
①杜甫在《望岳》一诗中,想象自己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 。
②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中描写秋风乍起、树叶飘零、大雁南飞的两句是:
, 。
③颜真卿名言:“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在我们所学的诗歌《长歌行》中,与其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④《野望》中流露出作者孤独抑郁之情的句子是:
, 。
⑤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表现洞庭湖壮观景象的句子是:
, 。
9. 综合性学习(6分)
(1)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5个字)(2分)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2013年8月12日电】(记者王春燕)第八届“中国·赤峰红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8月12日在赤峰宾馆召开,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波士顿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国内外知名大学的众多专家学者齐聚赤峰,围绕“红山文化与中华文化五千年文明”的主题进行红山文化学术研讨。研讨会为期5天,至16日结束。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是赤峰撤盟建市30周年活动中的其中一项,也是第八届红山文化节的其中一项,是自治区文化厅、赤峰市政府主办,赤峰学院主办、承办的。研讨会期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严文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主席郭旃,英国剑桥大学考古学系主任马丁·琼斯教授,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华盛顿大学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80余人,围绕红山文化与遗产保护、红山文化聚落、红山文化分区与分期、气候、环境和地理以及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地位与作用、红山文化在西辽河流域文明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红山文化产业方式、社会性质、红山文化与早期东西方文明起源比较、全球视域下的东方文明起源等方面展开研讨和交流。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文物报等十几家媒体将关注报道。赤峰市常委、宣传部长佟国清说:“通过交流和研讨,旨在把红山文化研究提高到更多的层面,取得更多的学术成果。”研讨会期间,与会国内外专家学者还将赴敖汉博物馆、哈民忙哈遗址、牛河梁遗址考察。
















标题:

(2)阅读下面的材料,给文中的空缺处补上恰当的内容。(2分)
辽宁省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历史学教授雷广臻有关牛河梁红山玉文化在国际论坛上发表了自己的最新见解,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关注。雷广臻说,根据古文献记载,黄帝图腾主要有5种:一是熊。二是龙。三是龟。四是云。五是鸟。在朝阳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考古发掘中,不但出土了泥塑的熊下颚和熊掌残体,还出土了双熊头三孔玉器;蛇形龙玉器;神龟玉器和玉龟壳;勾云形玉器;玉鸟。雷广臻强调,在中国著名新石器时代史前文化中,只有红山文化(主要是玉器)与黄帝有这么多的契合。雷广臻教授进一步分析,黄帝多图腾,哪个为社会所共同崇拜、从而成为共同的图腾呢?从文献上看,一是龙,二是凤。从出土玉器实物上看也是如此:以蛇为原型的龙,以猫头鹰为原型的凤,组成了玉龙、玉凤系列。
由此可以推断, 和 是黄帝部族的最高图腾, 、 是红山最尊崇的玉器。
(3)根据所给情境按要求表达。(2分)
京沈客运专线(俗称“京沈高铁”)预计2013年11月开工,2016年1月竣工。 建成后,北京、沈阳两地联系更加紧密,辽宁凌源市的“牛河梁站”作为途经地也会大大受益,有望缓解火车票一票难求的现状,特别是“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被称为“女神的故乡”,届时将会迎来八方来客。
作为凌源三中的一名小记者,如果你将就此事分别采访凌源市市长、旅游局局长,你想问一个什么问题?请将你的问话写出来。
①采访市长:
②采访旅游局局长:

二、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8分)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
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②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③者;竹心空,空以体道④,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⑤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⑥名行⑦、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
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①本:根。②建:树立。③倚:偏颇。④体道:包含仁德。⑤虚受:虚心接受。⑥砥砺:磨炼。⑦名行:名节操行。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不蔓不枝 ②陶后鲜有闻
③竹本固  ④夫如是 
11.下列四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 )
A.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 ①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②故君子人多树之 ②犹贤之于众庶
B. ①同予者何人 D. ①莲,花之君子者也
②于人何有哉 ②君子见其节
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译文:
②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
译文:
13. 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甲】文中的“ ,
”表达的意思恰好与之相反;人们常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乙】文中的“ , ”表达的意思恰好与之相同,强调了用人者的重要。(2分)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4——18题。(9分)
①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②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贴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哪里了。
③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④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⑤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⑥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⑦“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⑧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⑨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14.“我”为何没有对阿长说起《山海经》的事?用原文回答。(2分)

15.结合原文选出对“无益”解释正确的选项( )(1分)
A.没好处 B.没用
16.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说明了什么?(2分)

17.“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一句中的“这”指代什么?(2分)

18.如何理解画横线的句子?(2分)

(三)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9——23题。(10分)
世界上最爱撒谎的那个人
①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个人,在你小的时候,总是喋喋不休地告诉你:“不能撒谎,撒谎的小孩会长出长鼻子,就像小木偶匹诺曹那样。”于是你信了,不敢撒谎,不想长出丑陋的长鼻子。
②可是,你后来渐渐发现,这个教你不要撒谎的人,原来最爱撒谎。
③你最爱吃的东西,注定是她最不爱吃的的东西。譬如吃鸡,他总说不爱吃鸡腿、鸡翅、鸡爪,而这些恰恰是你最爱吃的。于是,你心安理得地啃着鸡大腿、鸡翅、鸡爪,一边纳闷地想,多好吃啊,怎么会有人不爱吃呢?可是,有一天你透过厨房虚掩着的门发现,她在啃你吃剩下的鸡翅、鸡爪。
④那天你在玩风车,满房间里跑来跑去,她正扶着门框不知在想什么。你呼呼地跑过去,碰到了敞开着的门,一下子就将她的手夹住了,听见她“啊”的大叫声,你吓得大哭。她用另一只手攥着被夹的手,过来告诉你:“没事的,我不疼。”她努力地保持着有些难看的微笑,让你止住了哭。后来几天里,你看到她的手肿得像小馒头。
⑤后来,你长大了,读初中,要住校。你舍不得离开她,她就说:“谢天谢地,你终于要住校了,我的耳根可以清净几天了。”你真以为她嫌你在家吵得慌,于是赌气头也不回地就去了学校,两个星期没回家。后来,你听邻居说,你不回家,她伤心得抹眼泪呢。
⑥你读大学了,喜欢上班里的一个女生,经常给她买礼物,生活费常常花得精光。你打电话回家,说要买书,她很快就汇钱来了,说:“只要是买书,我支持,我现在在村里的砖厂打工呢,活儿一点儿都不累。”你放假回家,见她不在家,就去村外的砖厂找她。老远你就看见她了,她推着一辆装满土的独轮车,腰弯成了弓形。
⑦你毕业参加工作了,风风火火地忙事业,天南海北地跑业务,有时路过老家也不回家。她偶尔给你打电话,只是说:“没事儿没事儿,就是想听听你的声音。在外面好好干,家里挺好的,别挂念家里。”于是,你认为她真的挺好,家里一切都好,就放了心,一年没有回家。年底回家,去邻居家串门,邻居说:“你这孩子,可真狠心,你妈上山采药,腿摔骨折了,你都没有回家照顾一天。”
⑧如今你和她坐在一起时,每每看着她头上花白的头发,总想给她讲讲小木偶匹诺曹的故事,就像小时候她给你讲的那样。你语重心长地告诉她:“千万别再撒谎了,撒谎的人要长长鼻子。”
⑨可是,现在你也学会了撒谎。你买了贵重的东西,总是把上面贴的标签撕掉,然后告诉她:“很便宜,商场大降价呢。”如此,她才不会生气。你在工作上遇到了挫折,受了很大的打击,但是你给她打电话时,总是用很高兴的语气说:“我工作挺好的,你就放心吧。”
⑩你告诉自己,今后,也要学会做一个爱撒谎的人,为了她的微笑,为了这个世界上最爱撒谎的人——母亲。

19.本文的线索是什么。(2分)

20.文章以“世界上最爱撒谎的那个人”为题有什么好处?(2分)


21.作者按什么顺序介绍“那个人”撒谎的事?其作用是什么?(2分)


22.作者运用什么手法塑造了“那个人”的形象,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2分)


23. 作者一边语重心长地劝告母亲千万别再撒谎了,一边自己却学会了撒谎,这是否自相矛盾?为什么?(2分)




(四)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24——27题。(8分)
非凡的蜻蜓
昆虫中,蜻蜓的飞行别具一格。不仅飞快的速度令人惊叹,还有那悠闲、自如的飞行姿
态也常是变幻莫测,尤其是在变换方向时,仍可完成漂亮的飞行动作。它们可作短距离飞行;也可成群地自转飞行;时尔滑翔向前、回转,时尔垂直向上,去追捕具有相同飞速的苍蝇。
②它们在飞行中交配,常作结伴飞行,而最值得惊诧的是它们的飞行耐力。一位昆虫学家曾这样描述它们:在连续几个月内,每天,当太阳初放光芒之时,它们便开始不停地飞,仅在晚上(天气不好时,偶尔也在白天)作片刻休息。有些蜻蜓擅长旅行,它们可飞越几千万公里,从某一大陆飞往另一大陆。
 ③蜻蜓具有异常发达的翅肌和腹背面的气囊,囊内贮有空气,可调节体温,也是使之毫不费力地停留在空中的奥妙所在。正如保罗·贝尔所说:“这就是为什么昆虫能够轻松自如地在空中飞行如此长的时间,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总是在有阳光时飞行的缘故吧!否则,一旦气温下降,它们的比重就会增加。”
 ④蜻蜓发达的头部和那更为发达的眼睛构成了真正的头盔,使它们能观察周围的一切。蜻蜓的复眼中有一二十个到三万个单眼,每一个眼与“脑”的神经末梢连接。这就给我们解释了蜻蜓捕食的高超技能,以及其他捕食者难以接近它们的原因。另外,它们有连着前胸的细长的颈,通常缩在头部后面,所以蜻蜓的头部异常地灵活。
 ⑤蜻蜓凭着自己高超的飞行技能,有力的咀嚼口器和其他特点,无疑已成为一种可与鸟类中的猛禽相比的可怕的捕食昆虫。那么,它们究竟以何为食呢?它们在飞行中捕食活的昆虫,主要是虻、苍蝇、蚊子,也吃蝴蝶。它们似乎十分害怕具毒腺的昆虫,如蜜蜂、金龟子等。蜻蜓也相互吞食,尽管这并不普遍,但毕竟存在着弱肉强食的现象。
 ⑥蜻蜓如此善于飞行,而它们的幼虫(称水虿)却只能在水中成长:独特的“脸盖”使这些水虿成为池塘中的一霸,腹部尽头的鳃是供其呼吸的器官。蜻蜓由水虿变为成虫要经过多次蜕壳,少者七次,多者达十五次。此时,蜻蜓开始离开水面,告别昨天的水栖生活,开始真正的空中生活。
 ⑦在通常情况下,蜻蜓的生命周期为一年,成虫一般活到春末或夏季,而它们的卵则可以度过秋冬,直到第二年的初春。欧洲地区的蜻蜓一般每年繁殖二代。
 ⑧那么,蜻蜓的天敌是谁呢?事实告诉我们:在生命的大千世界中,任何肉食者对比它更强大的对手来说,终究只能是牺牲品。比如:鱼,尤其是鳊鱼、鳟鱼、鲈鱼都捕食蜻蜓的幼体,而对于雌性成虫来说,它们到水中产卵的时候,也有可能遇到这些克星。
 ⑨青蛙和鼩鼱似乎也偏爱捕食蜻蜓,蹼足类、涉禽类也都把正在孵化中的水虿作为主食,而成虫则常常遭到隼的追捕。
 ⑩众所周知,鸣禽类中的翠鸟最善捕食蜻蜓幼体,保罗·贝尔写道:“我在翠鸟的胃里,发现了八条正在羽化的幼体。这种漂亮的翠鸟也把蜻蜓的成虫带给自己的孩子,在它们的鸟窝里经常可以发现不少的翅膜和家宴的剩餐。”
 ⑾昆虫类中的斑蝥、水边蚂蚁、龙虱以及灰蝎蝽也会向蜻蜓发起进攻。
 ⑿在欧洲上空飞翔的蜻蜓有几百种,在热带地区,在亚马逊河源头,在喜马拉雅山脚下,有成千种!除了南北极之外,蜻蜓几乎无处不飞翔!

24.文中“蜻蜓”的飞行具有怎样的特征?(2分)

25.文中介绍蜻蜓的天敌部分可否删去,试说明理由。(2分)

26.下面这句话中加点词有何表达效果。(2分)
  此时,蜻蜓开始离开水面,告别昨天的水栖生活,开始真正的空中生活。


27.下面这句话是从原文某段的段尾摘除的,请你把它放回原处。(2分)
有些种类的蜻蜓的生命周期可长达三年四年,甚至五年。
应放在 段,因为
三、写作(35分)
28. 阅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