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 期中考试

  • 格式:  DOC
  • 大小:  86K    8张
  • 时间:  2016-02

长泰一中2012-201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长泰一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人教版初二语文试卷
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6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文绉绉( )狼藉( )震悚( )瓦砾( )
2、解释下列词语。(2分)
触目伤怀:
大庭广众:
3、根据课文填空(13分)
(1)《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 __、
_____ _ _
(2) 《长歌行》中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 。
(3) 《野望》中颔联是对偶句,请写出来: 、
(4) 《鲁山山行》“好峰随处改, 。”
(5)《春望》中移情于物的句子是: 、
(6)《望岳》中体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千古名句是: 、
(7)是故谋闭而不兴, , 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阿长与三海经》选自鲁迅的诗文集《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其中的作品。
B、《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的字是佩弦。
C、杜甫是我国伟大的诗人,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他和李白都是唐代“豪放派”的代表。
D、《老王》的作者是杨绛,他的代表作品是《洗澡》。
5、综合性学习(8分)
同学们参与了《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综合性学习,请展示你的学习成果。
(1)“铸剑为犁”的雕像在联合国总部前已矗立来四十多个春秋,你能说出这个雕像的创意吗?(2分)
答:


(2)请写出一句描写战争的诗句(2分)
答: 、

(3)拓展:读下面一则新闻,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2分)
【环球网报道】据日本新闻网10月25日消息,日本海上保安厅第11管区海上保安本部发表的消息称,日本当地时间25日清晨6点半左右,中国3艘海监船驶入钓鱼岛周围12海里的“日本领海”。
日海上保安厅称,这3艘中国海监船分别是海监51号、海监75号、海监83号。日海保厅巡视船在现场正在拦堵中国海监船,并不断警告中国海监船离开“日本领海”。
报道指出,这是本月3日以来,中国公务船再次驶入“日本领海”。日本首相官邸危机管理中心已经成立了“官邸对策室”,收集和应对中国海监船“侵入日本领海”的问题。

答:

(4)拓展:综合下面几则材料,联系社会实际,你一定能产生一些感想,请将你的结论简要表述出来。(2分)
四海之内皆兄弟,君子何患无兄弟也?《论语》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答:



6、名著阅读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哪些情节最能体现保尔“钢铁”意志,请概括。并说说什么是“保尔精神”? (5分)
答:情节


保尔精神:

(2)、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答(60字左右)(4分)
①请概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相关情节
②请概述“华容道义释曹操”相关情节。
答:



第二部分:阅读能力(44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16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迢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襄物之用。是芙蕖⑤者也,无一时一刻,这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③菡萏:未开的荷花。④异馥:异香。⑤芙渠:荷花。

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⑴不蔓不枝(   ) ⑵陶后鲜有闻(   )
   ⑶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 ⑷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A.何陋之有    水陆草木之花            
B.有仙则名      名之者谁
  C.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神情与苏黄不属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⑵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10.甲文写牡丹、菊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1.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

二、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①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③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 我给你买来了!”
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⑦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流。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12、仔细品味加点的词语,说说它们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2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答:

13、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大意:(2分)
答:
14、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2分)
答:


15、“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样说?(2分)
答:


16、选文部分“我”的心理活动是发展变化的,试写出其变化轨迹。(2分)
答:

17、从选文看,课文以“阿长与《山海经》”为题有何用意?(3分)
答:


三、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15分)
绿 朱自清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的绿了。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瀑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
   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指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用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
   潭大约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18.本文的语言精美,请你任选一处进行赏析。(3分)
答:句子:

赏析: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
答:


20.文章的结尾比开头多了两个字——“不禁”,说说这两个字在文中的重要作用(3分)。
答:


21、在写梅雨潭的绿之前,朱自清先生用了整整一段来写梅雨瀑和梅雨亭,是否多余?为什么?(3分)
答:


22、第3段从“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开始,作者改换了人称,以“你”来称呼梅雨潭。仔细品读“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答:


人教初二语文答案
1----3略 4、(2分)( D )
5(2分)答:象征着人类要求消灭战争,把毁灭人类的武器变为创造的工具,以造福全人类。
(2)(2分)答: 黄少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3)(2分)答:中国海监船驶入钓鱼岛周围。(4)(2分)略
6、(1)、(5分)答:情节1.保尔和父兄们同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军浴血奋战
2.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继续为党工作。
3.他在病榻上还继续写作
保尔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有着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2)(4分)答: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冲被发配到沧州看守草料场。高俅派陆虞候到沧州谋害林冲。一把火烧了草料场并想把林冲烧死。林冲出门打酒,下着大雪,想在神庙过夜。在山神庙中林冲听到陆虞候说要烧死林冲,才明白了原委,将陆虞候杀死,无奈上了梁山。
“华容道义释曹操”: 赤壁之战曹操大败逃跑,沿路遭遇了张飞等人的截杀,身边只剩下几百人马。经过华容道,关羽已经在这里埋伏多时。此时曹操已经走投无路,便请求关羽看在往日的情份上放他一马。关羽是个很重情义的人,想起了往日寄居在曹操那里时曹操对他的恩义,心一软,就放了曹操。
7.(4分) ⑴蔓(  生枝蔓 ) 鲜( 少) ⑶已( 停止) ⑷目( 看、观赏 )
8.(2分)( C )
9.(4分)⑴对于莲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⑵    无时无刻不适合人观赏。
10.(3分)答:用菊和牡丹来衬托突出莲的高洁品质。菊是正面衬托,牡丹是反面衬托。
11.(3分)答: 甲文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是基于莲花洁身自好又不孤高自诩的品格。乙文作者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可看”“可闻”“可吃”“可用”,有实用价值。(3分)
12、(2分)答:表现了“我”接到《山海经》时的震惊、激动和感激之情。
13、(2分)答:阿长给“我”买《山海经》及对“我”的影响。。
14、(2分)答:对《山海经》的关心就是对孩子的关心,突出了阿长疼爱孩子,善良朴实的性格特点。
15、(2分)答: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
16、(2分)
答:不抱任何希望——惊讶和震撼——产生新的敬意。
17、(3分)答:为了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赞美阿长的真诚、善良、能干和乐于助人,表达“我”对阿长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18.略(3分)
19.(3分)答:本文是赞颂梅雨潭的“绿”,这里却提到了其他许多地方的“绿”,而且一一指出它们的缺点,很显然是与梅雨潭的“绿”形成对比,来突出梅雨潭的“绿”恰到好处。
20.(3分)。答:不禁, 写出了虽然是第二次到那里,还是不由自主的‘惊诧’了,显示了梅雨潭的绿的特别。
21、(3分) 答:不是多余的。用梅雨瀑和梅雨亭为背景,更能衬托出梅雨潭的绿显的特别,奇异,更与众不同。
22、(3分)答:这是拟人的写法,使读者更接近作者所写的内容, 显得更亲切,能更好抒发对梅雨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第三部分 写作(70分)
23、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母亲的一声呼唤,荡漾着爱的涟漪;朋友的一声呼唤,打开了紧闭的心扉。地球呼唤我们警醒,时代呼唤我们前行。呼唤是提醒,是关注,是引领。呼唤来自思考,呼唤源于真情。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