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0 《论语》十二章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 10 《论语》十二章

  • 格式:  PPT
  • 大小:  1.68M    71张
  • 时间:  2015-02

《论语》十二章ppt课件(71页)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论语》十二章ppt课件(71页)《论语》十二章ppt课件(71页)《论语》十二章ppt课件(71页)《论语》十二章ppt课件(71页)《论语》十二章ppt课件(71页)
孔子(前551~前479),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yuè),序《周易》,撰(zhuàn)《春秋》。孔子曾任鲁国司寇,治理鲁国三个月,便使强大的齐国畏惧。因身处乱世,他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拜老子为师。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弟子多达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
有关孔子
公元前522年,孔子开始收徒讲学。主张“有教无类”:不分贫富,不分贵贱,不分老少,不分国籍,四方弟子云集。庄子的一则寓言里说,孔子每到一处就在杏林里讲学,休息的时候,就坐在杏坛之上。后来人们就把“杏坛”称作孔子讲学的地方,也代指教育。关于“杏”有两个不同说法,一指杏红飘香;一指银杏,“多果,象征着弟子满天下。树杆挺拔直立,绝不旁逸斜出,象征弟子们正直的品格。果仁既可食用,又可入药治病,象征弟子们学成后可以有利于社稷民生。”
有关孔子
孔子重视因材施教。注重“学”、“思”结合,其理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政治、经济、军事、伦理、教育,几乎无所不包。
孔子还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 。他认为做人应该善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
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有关孔子
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下来,作成《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孟子》《大学》《中庸》并称“四书”,(《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北宋宰相赵普赞曰:“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简介
老师示范朗读
检查预习
论语


三省




lún
yuè
yùn
xǐng
wǎng
dān
dài
gōng
陬邑
Zōuyì


逾矩

yújǔ

检查预习
为人谋而不忠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逝者如斯夫
wèi
yòu
hào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小组内大声朗读纠错;
学生朗读打分;
全班齐读成诵。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第一二章文意疏通:讨论重点词,进行文句口译,标示出不清楚的地方。
共同解决解释和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老师提示。
子曰:“学而时 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时常,经常
通“悦”,愉快。
了解

生气,发怒
《学而》章
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
朋友,志同道合的人

复习
先生,指孔子
不也是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一件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一件事)吗?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他),(我)不也是君子吗?”
文句翻译
《学而》章
曾子曰:“吾 日 三 省 吾 身:
为 人谋而不 忠 乎?与朋友交而
不 信 乎?传 不 习 乎?”
人称代词,我
虚指,泛指多次
检查,反省
wèi,替,给
尽心竭力
真诚,诚实
chuán,老师传授的知识
每天
自己
复习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给人家谋划做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文句翻译
同学进行文句翻译。
同样方法学习第三-五章。
《为政》章
通“又”。再如“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站立,站的住。能独立做事情。
有志于做学问
迷惑,疑惑
子曰:“吾十 有 五而志于学,三十
而 立,四十而不 惑,五十而知 天命,
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比如:上天的旨意、自然的禀性与天性、人生的道义和职责等 。
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逾
矩。”
能听得进不同意见。
能随心所欲。
越过,超过
规矩,规范
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会逾越规矩。”
文句翻译
《为政》章
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
可 以 为 师 矣。”
旧的,学过的知识
wéi ,做,当
了解,意译为“领悟,获得”

可以凭借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后,能有新理解、新体会,就可以凭借(它)做老师了 。”
文句翻译
《为政》章
子曰:“学 而不思 则 罔,
思而不学则殆。”
有害
迷惑,即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但,可是

孔子说:“(只是)读书而不开动脑筋,就会(被知识表象)所迷惑;(而)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文句翻译
学习第六、七章。
《雍也》章
子曰:“贤哉,回也!一 箪

食,一瓢饮,在陋巷,人 不 堪

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

也! ”
指孔子的弟子颜回
别人,人家
古代盛饭用的竹器
忍受
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多么有)贤德啊,颜回!”
文句翻译
子 曰:“知 之 者 不如

好 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 之者。
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的人
喜欢,爱好
《雍也》章
以……为乐趣
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文句翻译
学习第八、九章。
《述而》章
子曰:“饭 疏食 饮 水,

曲 肱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 而富且贵,于 我如浮

云。”

粗粮
冷水。“汤”,热水
胳膊
(用)不正当的(手段)
对于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文句翻译
《述而》章
子曰:“三 人行,必有我

师 焉 ;择 其 善者 而 从

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虚指,几个
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选择
优点,长处
学习
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块儿,在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文句翻译
学习最后三章。
《子罕》章
子在 川 上曰:“逝 者如

斯 夫,不 舍 昼夜。”
河,河流
流逝

放在句尾表示感叹、议论。无实在意义。
舍弃
孔子对着滔滔江水,(感慨地)说:“时光就像这流去的江水一样,日夜不停呀!”
文句翻译
《子罕》章
子曰:“三军 可 夺 帅

也,匹夫 不可 夺志 也。”
军队的通称
改变
普通的人,男子汉
改变志气
孔子说:“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但哪怕是一个)普通的人,也不可以改变志气。”
文句翻译
《子张》章
子夏曰:“博学 而 笃

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忠实,坚守
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广泛地学习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文句翻译
齐读、试背全文。
重点词总结。
文言文词语学习方法:
1、“单”变“双”:
学—— 朋—— 温——
乐—— 师—— 知——
思—— 见—— 改——
择—— 逝—— 舍——
学习
朋友
温习
快乐
老师
知道
思考
看见
改正
选择
流逝
舍弃
2、通假字:
说:通“悦”,高兴,愉快
有:通“又”
(通假字的读音和所通的字应该一样。
3、古今异义:
时:常常,经常。按一定的时间
三:多次
可以:可以凭借
水:冷水
善者:优点,长处
不善者:缺点
这类词要多比较,留心,记忆
3、词类活用:
温故而知新
饭疏食饮水
名词活用为动词。吃,吃饭。
这类词要多领会,留心,记忆
均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故,旧的知识。新,新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
5、语气词:
乎———
相当于“吗”
矣——
相当于“了”
也——
有时相当于“了”,有时无义
焉——
有时是“了”,有时无义,文中是“在里面”
这类词多读多体会,就会明白,无须死记
6、虚词:

它,它们。他,他们。(分别指代不同的对象。)
学而时习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曲肱而枕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

1、在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2、对于
于我如浮云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而”字的用法有:

表转接(转折)(可是,但是,却)

表顺接:表并列、表承接(顺承)、表修饰
如: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4)面山而居

(表承接)然后
(表转折)可是,但是,却
(表并列)
(表修饰)
判断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

(1)人不知而不愠

(2)为人谋而不忠乎

(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5)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表转折)
(表转折)
(表转折)
(表承接)
(表承接)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曲肱而枕之

(8)不义而富且贵

(9)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表转折)
(表修饰)
(表承接)
(表承接)
(表并列)
完成“研讨与练习”二、三。
源于本文的常用成语:
不亦乐乎 三省吾身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温故知新 博学笃志
切问近思
择善而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醉翁之意不在酒
大声齐背课文。
全文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①学习方法
②学习态度
③修身做人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正确的学习方法:
复习旧知识
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正确的学习态度:

虚心求教,取长补短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高尚的个人修养:

自求长进,提高修养
小组讨论,然后请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三方面有关的句子。
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学习了以后一定要花时间进行巩固。
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一定要学思结合。
既要广博地学习,又要有坚定的志向,既要多提问题,又要多想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事情。
学习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 ~ ~
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时光流逝的慨叹,实际上是劝人们要珍惜时光。
修身做人: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
古人治学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德才兼备”,每天自我反省——是否尽心尽力做事;是否以真诚交友;是否认真复习功课。
学习的乐趣。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高度赞扬颜回安贫乐道、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的思想,认为真正有道德、有理想的君子,不会为物质享受而奔波忙碌。并且认为不凭道义而获得的富贵,就像虚幻的浮云一样。
人一定要有志气、品格。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改变自己的心志,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再次齐背课文。
“研讨与练习一”:在本文论述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研讨与练习四”。
1、子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5、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课外拓展阅读
它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宽宏大量。倘若自己所讨厌的事物,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
曾子杀彘(zhì)

课外拓展阅读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之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选自《韩非子》)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赶集,她的孩子哭着也要跟着去。母亲就对他说:“你先回家待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夫人从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猪去杀。她就劝阻他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夫人)这可不能开玩笑啊!孩子不知道(你)在和他开玩笑。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在欺骗他,这就是教育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啊。”于是曾子把猪给杀了,煮了之后把猪给孩子吃掉了。
翻译
课后作业
背诵默写全文。
完成学案“课时反馈”部分。
完成 “文科”练习。
预习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