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综合练习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 综合练习

  • 格式:  PPT
  • 大小:  126K    11张
  • 时间:  2016-02

人教版八年级上课内外古诗词闯关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课内外古诗词闯关ppt课件
课内外古诗词闯关
一、望岳 1.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 2.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  B.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 D.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 3.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
4.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B.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C.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可谓形神兼备。 D.诗歌语言精炼传神,如“钟”“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为什么千百年来都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6、“ 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 的特点。
7、请从“钟”“割”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作简要分析.
二、春望
1.本诗首联写作者春望所见,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古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本诗尾联中的“搔”字锤炼得好,好在哪里? 。

3.这首诗共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一一指明。
4.“国破山河在”中的“在”字透露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5.说说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诗的理解。
6.“家书”指什么?如何理解“家书抵万金”这句诗的意思?
7、诗题为“春望”诗人望到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8、诗句“城春草木深”中的“深”能否改为“生”?为什么? 不能。
三、归园田居 其三
1.这首诗流露了 的心情。
2.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3、“草盛豆苗稀”中的“盛”和“稀”的对比说明了什么?

4、“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你是如何看待陶渊明归隐“遁世”的?   

5、这首诗表明了作者怎样的生活地趣或理想? 

6、试描绘“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的所现的画面。

7、“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两句诗描写的是一种 田园生活。这种生活在陶渊明的其他诗中也有反映,如:(1): ;(2)、 。
6、下列关于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两句起得平淡,明白如话,好像一个老娓娓道来,透露了诗人热爱农村劳动的心情。 
B、 三四两句写一早一晚:早起去锄草,直到黄昏月出后才扛着锄回家。截取两个片断,归纳一天劳动的苦辛,从“理荒秽”中可体现出来。
C、 五六两句承上句而来,描绘了道路狭隘、草木丛生、夕露沾衣的画面,写诗人垦荒南亩的劳动的艰辛。 
D、 “但使愿无违”是全诗的归结和主旨。“愿无违”是说诗人不怕劳动的艰辛,不怕露水沾衣,只怕朝廷又要他去做官的思虑。
答案: D(“愿无违”表明诗人愿意保持人格的完整,坚持人生的理想,以真诚的态度、自然的方式,完成短暂的生命)
四、使至塞上
1、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
2.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

3.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4、根据此诗写出四种西北高原特色的自然景物。

5.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 分)
A、首联写作者出使,已经过了属国的居延这一地方。一个“单”字,写出了他出使的孤单与无奈。 
B、颔联借用比喻,写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显得形象而生动。 
C、颈联中,“孤烟”、“长河”、“落日”,写出了大漠景色的单调与荒。“直”“圆”写出了边塞人民不惧生活艰苦,奋勇向前以圆美好愿望的豪情斗志。 
D、尾联意思是说在萧关遇到巡逻侦察的骑兵,才知道都护还在很远的燕然山。至此,并未交待“出使”结束,给人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 
E、全诗叙事与写景相结合,而重点在于写景,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画面宏大,意境开阔,景色壮丽的塞外风光图。
答案:BD
五、渡荆门送别
1、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2、诗歌第四联或这首诗 抒写了诗人 的情感。
3、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或“入”字好在何处。
4、这首诗非常讲究炼字。请自选一个字加以赏析。

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6.此诗想象奇特,颈联描绘出了两幅美丽的画面,第一幅是 ;第二幅是 。
7.此诗的尾联艺术地抒发了诗人丰富的情感。请指出这种情感并简析其抒情的方法。
8.这首诗前六句着重 ,后两句 ,抒发了诗人思乡的情。 
9.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作简要赏析。
2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李白乘船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随着眼前景物的变换,诗人自然地描绘出画卷般的景色,乡思旅情,尽在诗中。 
B.颔联炼字精妙,“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 “入”渲染出江水汇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C.颈联描写了一幅空阔辽远的月夜云天图,想象大胆奇特,有灵动之感,情韵悠长,表达出诗人豪迈的心情和新鲜的感受。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用拟人手法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之情,收束全诗,余音袅袅。
六、登岳阳楼(其一)
1.这首七言律诗借景抒情,把自然之景、 和 融于一体。
2.对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及近。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D.尾联“风霜”语意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
3、试赏析尾联“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4.诗中表现岳阳楼宏伟气势的句子是 。
七、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1、一个“僵”字,写出了诗人 。
2、“夜阑卧听风吹雨”既是眼前 的描写,又象征 。抒发了 。
八、鲁山山行 梅尧臣
1、诗人山行中的“所见是 ;“所感 。
2、“幽径独行迷”句中“迷”字传神,欣赏其妙处。
3、尾联“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有何言外之意?
九、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1、诗的三、四句“蒸”、“撼”写得非常有气势,赏析其写作妙处。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十、长 歌 行 汉乐府

1、诗的最后两句精炼醒目,与岳飞《满江红》中的“( )”有异曲同工之妙。
2、这首一首咏物诗,采用 的手法,通过自然景物的盛衰规律来警示人们要 。
十一、 黄 鹤 楼 崔 颢

1、这首诗的前四句书写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其中两个“空”字写得好,简要分析好在何处
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为咏黄鹤楼的绝唱,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怀?